味觉形容词的句法特征和语义属性研究

味觉形容词的句法特征和语义属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将选择单音节的基本味觉形容词作为研究对象,从语言事实入手,从不同方面对基本味觉形容词进行详细的考察与分析。首先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对基本味觉词进行界定,然后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和细致的描写。着重进行针对句法和语义特征的研究,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给予合理的解释,试图对基本味觉形容词的句法分布进行较系统整理,并对其语义特征作较为深入的描写和解释。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对基本味觉形容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与分析,对语言学界有关形容词的研究,包括从形容词的分类、句法功能、语义特征到不同类别形容词的句法语义功能以及对味觉词的隐喻和认知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经调查发现,语言学界的研究成果中专门针对味觉词形容词的关注较少,一般只是散见于各类与形容词相关的文献资料中,而对味觉形容词的专门研究尚为欠缺。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本文的选题意义,指出本文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本文的语料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章现代汉语基本味觉词的范围和界定:本章将确定本文所研究的基本味觉形容词的范围。首先我们对不同领域包括传统中医学、中国传统饮食、现代生理学等对基本味觉的界定进行考察,从这几个角度来认识基本味觉,同时兼顾现代汉语语言事实来定义现代汉语基本味觉词,将“酸、甜、苦、辣、咸”作为汉语的“基本味觉词”。第三章味觉形容词的句法行为考察:本章对味觉形容词的句法功能进行较为详细的描写,从形容词的主要句法功能出发相继描写了味觉形容词在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时的句法表现和语法意义。分别考察了“V+苦”、“苦+V”以及“AA味+V”结构的,又分析了作谓语时味觉形容词“A味+得+补”的情况,A味作状语部分着重研究“苦”在状语位置的相关特征。通过对味觉形容词这一词群的句法进行一系列的考察和分析,描写了味觉形容词在不同句法位置上的表现,探究味觉形容词内部在句法能力上存在的不平衡性。第四章味觉形容词的语义功能研究:归纳味觉形容词的语义特征,进一步分析受语义特征制约的句法表现,着重研究几个相关问题如:味觉形容词词义的转义性、味觉形容词的能动性、味觉形容词与“了”、“着”、“过”组合中的动态表现和语法意义,又对味觉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语义和“不+A味”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五章味觉形容词“酸”的句法语义分析:这一章在句法上和语义特征上对‘酸”进行详细的描写,尝试对现代汉语味觉形容词句法语义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并以味觉形容词“酸”为例,探讨人类的“通感”对味觉形容词词义转移的影响,从味觉与其他感觉移位的视角,描写味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的具体表现,分析味觉形容词词义的扩散和转移。将汉英“酸”语义进行比较,分析在两种语言中“酸”语义转域的共性和差异,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给予合理的解释。第六章结语:总结本文主要观点,说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概况
  • 1.2.1 性质形容词的句法功能研究
  • 1.2.2 状态形容词的句法功能研究
  • 1.2.3 形容词的次类研究
  • 1.2.4 味觉形容词语义方面的研究
  • 1.2.5 味觉词汉外比较的相关研究
  • 1.2.6 对味觉词的隐喻和认知研究
  • 1.3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1.4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基本味觉词的范围和界定
  • 2.1 不同领域对基本味觉的界定
  • 2.2 本文对基本味觉词的界定
  • 第三章 基本味觉形容词的句法功能
  • 3.1 味觉形容词作主语
  • 3.2 味觉形容词作谓语
  • 味作谓语的形式'>3.2.1 A作谓语的形式
  • 味+宾语'>3.2.2 A+宾语
  • 味+补'>3.2.3 A+补
  • 3.3 味觉形容词作宾语
  • 味作宾语的形式'>3.3.1 A作宾语的形式
  • 3.3.2 "V+苦"结构分析
  • 3.4 味觉形容词作定语
  • 3.5 味觉形容词作状语
  • 味作状语能力'>3.5.1 A作状语能力
  • 3.5.2 "苦"作状语分析
  • 味"作状语结构考察'>3.5.3 "AA"作状语结构考察
  • 3.6 味觉形容词作补语
  • 味作结果补语'>3.6.1 A作结果补语
  • 味作情态补语'>3.6.2 A作情态补语
  • 3.7 小结
  • 第四章 味觉形容词的语义功能研究
  • 4.1 味觉形容词的语义特征
  • 4.2 味觉形容词词义的转义与隐喻
  • 味+点儿'>4.3 动词+得+A+点儿
  • 味与"了、着、过"组合的语法意义'>4.4 A与"了、着、过"组合的语法意义
  • 味+了'>4.4.1 A+了
  • 味+着'>4.4.2 A+着
  • 味+过'>4.4.3 A+过
  • 4.5 味觉形容词作结果补语语义分析
  • 味'>4.6 不+A
  • 第五章 味觉形容词"酸"的句法语义分析
  • 5.1 "酸"的句法功能
  • 5.1.1 "酸"作主语和宾语
  • 5.1.2 "酸"作谓语
  • 5.1.3 "酸"作定语
  • 5.1.4 "酸"作结果补语
  • 5.2 "酸"重叠式的考察分析
  • 5.2.1 从重叠式分析
  • 5.2.2 ABB重叠式分析
  • 5.3 "酸"的认知语义基础
  • 5.3.1 "酸"语义体系的特点
  • 5.3.2 "酸"语义延伸的机制
  • 5.4 "酸"的汉英转域及认知对比
  • 5.4.1 汉英"酸"语义转域的相似性
  • 5.4.2 汉英"酸"转域不对应的表现及解释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写新闻少用形容词[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0(03)
    • [2].再说“量度形容词”[J]. 汉字文化 2020(09)
    • [3].“形容词+得”结构的认知研究[J]. 枣庄学院学报 2020(06)
    • [4].东北方言泛义形容词“大”探析[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11)
    • [5].中·韩空间形容词“高/低(矮)”与“■■/■■”的意义对比研究[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8(02)
    • [6].藏语形容词的结构及搭配统计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 2016(01)
    • [7].定州方言中形容词儿化的类型、分布和语义特征[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 [8].“形容词+一点”中形容词的入位条件[J]. 铜仁学院学报 2016(06)
    • [9].区分形容词与副词的价值及具体方法[J]. 语文建设 2017(08)
    • [10].形容词定谓转换的实现条件与“的”“很”的统一认知功能[J]. 世界汉语教学 2017(03)
    • [11].论常态值形容词及其否定[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2].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3].「~ない」型复合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及极性特征[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7(05)
    • [14].形容词动态化现象初探[J]. 长治学院学报 2015(06)
    • [15].小结品质形容词不作配合的情况[J]. 法语学习 2015(06)
    • [16].现代汉语非谓形容词研究综述[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 [17].法语品质形容词的绝对最高级构成法[J]. 法语学习 2016(03)
    • [18].日语感情形容词的特点和用法[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5)
    • [19].以时间性和评价性为坐标的形容词分类[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4(06)
    • [20].汉英形容词的句法对比及其文化内涵[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10)
    • [21].汉语空间形容词的空间量[J]. 汉语学报 2015(01)
    • [22].形容词转化而成副词的用法浅析[J]. 法语学习 2015(02)
    • [23].基于语料库对“感情形容词词干+がる/そうだ”的认知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5(02)
    • [24].英汉复合形容词比较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翻译策略[J]. 亚太教育 2015(10)
    • [25].英汉形容词的概念化及其对句法的影响[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2)
    • [26].使用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时的常见错误[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19(12)
    • [27].关于妈妈的“形容词”[J].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0(05)
    • [28].基于语料库的形容词“高い”作定语的构式研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12)
    • [29].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解析(一)[J].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20(17)
    • [30].汉维语形容词对比研究[J]. 知识文库 2020(10)

    标签:;  ;  ;  ;  

    味觉形容词的句法特征和语义属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