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复杂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通道,在地圈—生物圈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观点出发,通过对典型流域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小气侯、土壤等观测,对其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内小气候特征:林内温度变化幅度较林外小3.91℃,年平均气温林内比林外低0.1℃;林内相对湿度较林外高8个百分点;使林内降水强度、降水量显著小于林外。2.祁连山青海云杉林试验区内,在海拔梯度上,小流域内一个植被类型与另一个植被类型的过渡带上,降水量剧烈变化。表明该区域不同植被类型在一定地理环境与尺度上对降水影响明显。3.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对降水的分配:林冠层截留特征:在一定降雨级范围内,截留量总趋势随着降水量的增大而增大,截留率总趋势随着降水量的增大而减小;降雨强度越大截留率越小;相同降雨强度下,截留率随林分郁闭度增大而增大。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对降水分配过程:林冠层、苔藓枯落层和土壤层截留特征大致相似,可以划分为3个过程:随着降水量的增加,第一阶段为截留阶段,截留量、截留率随着雨量输入的增大而增大;第二阶段为渗透阶段,截留量累积量较第一阶段在增大,但截留率逐渐减小;第三阶段为饱和阶段,截留量达到最大值,截留率趋近于0。冻土作为不透水层和贮水层:多年冻土抑制水分向深层土壤的下渗,增加了径流深度。同时在春末夏初可以提高径流,到秋天可以滞留秋夏冬降水,提高流域的蓄水量。?4.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下苔藓枯落物组成及水文特性: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林内苔藓枯落物平均厚度8.2cm ;苔藓枯落物中未分解成分占总量的42.8%;半分解和已分解成分分别占23.8%和33.4%;其中枯落物组成成分,叶子占67%,枝占17%,果实占16%。?苔藓枯落物层最大持水率在276.65%~370.48 %之间变化,平均为322.53%,青海云杉林区苔藓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约为其自身干重的3倍左右;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在7.6~29.1mm,平均为18.4 mm。5.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下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文特征:青海云杉林下土壤物理性质与牧坡草地(对照)比较,青海云杉林土壤容重(0.764g/cm3)小于牧坡草地(1.231 g/cm3)。土壤非毛管孔隙度(16.77%)小于牧坡草地(10.2%);在土壤表层,牧坡草地土壤的容重(1.45 g/cm3)是青海云杉林土壤容重(0.42 g/cm3)的3倍多;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青海云杉林土壤容重逐渐接近牧坡草地。青海云杉林下土壤持水性能与牧坡草地(对照)比较,土壤最大持水量分别为131.9%和27.15%,平均最小持水量79.95%和15.05%,毛管持水量105.1%和20.22%;在土壤表层,青海云杉林下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以及毛管持水量显著高于牧坡草地;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以及毛管持水量接近牧坡草地土壤。土壤渗透速度:表层土壤的初渗速度和稳渗速度均大于下层土壤,也高于牧坡草地土壤。青海云杉林下土壤含水量变化与牧坡草地(对照)比较,在土壤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剧烈,且牧坡草地土壤含水量变化高于青海云杉林。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变化逐渐稳定;土壤含水量变化季节变化表现为:土壤水分消耗期(5月到6月),土壤水分积累期(7月到8月),土壤水分消退期(9月份以后),土壤水分稳定期(10月份以后)。6.降水经过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林冠以后,透过雨中各项送检矿质元素的浓度均有变化,离子总量增加一倍。水质中大多数化学元素含量增加,增幅最大为K,在透过雨中浓度是大气降水中的3.4倍;各化学元素含量变化的顺序为: K>P>Ca> Mg>Zn >Mn >Fe>N >Cu

论文目录

  •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综述
  • 1.2 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森林水文学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森林水文过程的研究
  • 1.2.3 森林植被变化对水质的影响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祁连山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
  • 2.1.3 土壤
  • 2.1.4 植被
  • 2.2 实验区(排露沟小流域)自然条件概况
  • 2.2.1 地形特征
  • 2.2.2 气候
  • 2.2.3 土壤和植被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4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经营历史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试验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见图)
  • 3.3 试验研究方法
  • 3.3.1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内小气候观测
  • 3.3.2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区降水观测
  • 3.3.3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林冠截留降水测定
  • 3.3.4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林下苔藓、枯落物水文特征测定
  • 3.3.4.1 持水能力测定
  • 3.3.4.2 截持降水能力
  • 3.3.5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林下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文特征测定
  • 3.3.5.1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3.3.5.2 土壤入渗速度的测定
  • 3.3.5.3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测定
  • 3.3.5.4 土壤冻融测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内小气候特征
  • 4.2 青海云杉林区降水规律
  • 4.2.1 流域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 4.2.2 降水量的海拔变化规律
  • 4.3 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对降水的分配
  • 4.3.1 林冠对降水的截留分配
  • 4.3.1.1 林冠截留分配特征(雨量、强度、郁闭度)
  • 4.3.1.2 穿透雨与树干茎流
  • 4.3.2 苔藓枯落物层截留分配
  • 4.3.3 土壤层对降水的截留
  • 4.3.4 冻土与水源涵养机理
  • 4.3.4.1 冻土变化规律
  • 4.3.4.2 冻土水源涵养机理
  • 4.4 青海云杉林下苔藓枯落物分布及水文特性
  • 4.4.1 苔藓枯落物分布与组成
  • 4.4.2 苔藓枯落物水文功能
  • 4.5 青海云杉林下土壤
  • 4.5.1 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 4.5.1.1 土壤容重差异
  • 4.5.1.2 土壤孔隙度差异
  • 4.5.2 土壤水文性质特征
  • 4.5.2.1 土壤持水性能
  • 4.5.2.2 土壤渗透性能
  • 4.5.3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
  • 4.5.3.1 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
  • 4.5.3.2 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
  • 4.6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与水质
  • 5 结论
  • 6 讨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更新方式对天山云杉林土壤碳氮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20(08)
    • [2].青海云杉林下苔藓层对土壤蒸发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4)
    • [3].不同林龄云杉林土壤持水性及影响因子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2)
    • [4].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17(08)
    • [5].浅析云杉林地土壤水分的特征[J]. 农民致富之友 2014(22)
    • [6].华家岭人工云杉林群落结构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14(01)
    • [7].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林近自然经营技术初探[J]. 甘肃科技 2014(07)
    • [8].大通县东峡林区青海云杉林物种组成及结构特征研究[J]. 青海农林科技 2012(04)
    • [9].大通县东峡林场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调查与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2)
    • [10].东大河林区青海云杉林健康评价[J]. 草业科学 2012(04)
    • [11].塞罕坝两种不同云杉林胸径生长分析[J]. 绿色科技 2020(03)
    • [12].浅谈云杉造林管理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03)
    • [13].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代换性钾、钙、镁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17(01)
    • [14].祁连山南坡青海云杉林的分布规律[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15].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林生境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01)
    • [16].新疆天山云杉林群落分布格局及环境解释[J]. 林业科学研究 2019(06)
    • [17].基于3S技术的天山历史云杉林空间分布的提取[J]. 干旱区研究 2019(02)
    • [18].浅谈云杉的繁育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2)
    • [19].云杉育苗栽培及造林管理技术分析[J]. 现代园艺 2019(18)
    • [20].天山中部不同郁闭度天然云杉林立地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0(01)
    • [21].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林土壤肥力评价[J]. 草原与草坪 2015(04)
    • [22].祁连山北麓中段青海云杉林土壤水热时空变化特征[J]. 干旱区地理 2020(04)
    • [23].甘肃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林二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J]. 甘肃林业科技 2013(01)
    • [24].陕西辛家山林区云杉林分自然更新能力调查结果与分析[J]. 陕西林业科技 2009(01)
    • [25].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研究[J]. 干旱区地理 2019(06)
    • [26].黑河上游山地青海云杉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沙漠 2009(03)
    • [27].新疆西天山巩留林场云杉林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09(06)
    • [28].沙地云杉林研究述评[J]. 生态学报 2020(01)
    • [29].甘肃祁连山保护区青海云杉林恢复技术体系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13(08)
    • [30].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天山云杉林密度估测研究[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9(03)

    标签:;  ;  ;  ;  ;  ;  ;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