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疗损害责任中医疗水平的认定

论医疗损害责任中医疗水平的认定

论文摘要

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医患纠纷日益增多,医疗损害事件频频发生,数量之多,损害之大,使其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医方认为“医学的进步,却使医师成为法律上的受害者”。但患者却认为自己在医患关系中永远是弱势群体,且对医生的信任感日渐缺失。如何妥善的解决医疗纠纷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如何从法律层面上妥善的处理好医疗纠纷,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医务人员过失的认定。法律、法规和诊疗常规的规定只是衡量医务人员过失的标准之一,也称之为具体标准;“医疗水平”则是衡量医务人员过失的抽象标准。但对于如何来认定“医疗水平”,现行法律并未做出相应规定,这使得该概念在实践中运用时难以把握。医疗水平的优势和劣势均在于其抽象性和概括性。一方面,抽象性和灵活性使得该标准在适用时有灵活性、有弹性,另一方面,该标准在实践中难以操作,且法律条文规定过于简练。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认定医疗水平,以期能够对实践有所帮助。鉴于医疗水平深受医疗行为影响,本文首先在分析医疗行为的特征的基础上来分析医疗水平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分析医疗水平的概念和作用来说明医疗水平认定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及其在实践中的紧迫性且为下文叙述的基础。而后在这个基础上阐述国外的关于如何认定医疗水平的各种学说,在分析各个学说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学术界关于医疗水平认定的观点和我国医疗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笔者自己关于如何认定医疗水平的观点。众所周知,医疗水平不仅是在不断地动态发展中的,而且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例如地域因素、医疗机构级别、医疗专门性因素、医务人员级别、紧急因素等等,本文也对这些影响因素如何影响和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医疗水平的认定加以深入讨论。最后,本文最后提出了笔者个人关于如何认定医疗水平的一些很粗浅的建议。医疗水平不应当只是衡量医务人员诊疗义务的标准,还应该是衡量医务人员说明义务的标准,医务人员的转诊义务也应该是医疗水平概念中应有之义。而且医疗水平认定的主体也不应只是医务人员,法官应该做出价值判断,我国的鉴定制度也有待改善。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医疗水平的概念与作用
  • (一) 医疗水平的概念
  • 1. 医疗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 2. 医疗水平的概念
  • 3. 医疗水平与医学水平
  • (二) 医疗水平的作用
  • 二、医疗水平的认定标准
  • (一) 国外有关医疗水平认定标准的相关学说
  • 1. 普及说
  • 2. 客观说
  • 3. 相对说
  • 4. 医疗规范说
  • 5. 法规范说
  • 6. 医疗执业群体接受标准说
  • (二) 我国关于医疗水平认定标准的学理认识
  • 1. 普遍接受医疗水平可以分为 “医学水平” 和 “医疗水平” 两类
  • 2. 医疗水平是医疗领域的 “合理人” 标准
  • 3. 从运用医疗水平说时需要考虑因素角度来认定
  • 4. 对医疗水平的考量因素和指标的细化
  • 5. 绝对化的医疗水平
  • (三) 笔者之观点
  • 三、医疗水平认定需要考虑的因素
  • (一) 地区因素
  • (二) 医疗机构资质
  • (三) 医务人员资质
  • (四) 医疗的专门性因素
  • (五) 紧急性因素
  • 1. 紧急性因素的认定
  • 2. 因紧急性因素而降低标准的幅度
  • 四、我国现行医疗水平认定制度的立法现状与完善
  • (一) 我国现行医疗水平认定制度的立法现状
  • (二) 对我国现行医疗水平认定制度的评析
  • (三) 我国医疗水平认定制度的完善
  • 1. 我国医疗水平认定可以采纳日本的 “法规范说” ,但需要在 “法规范说” 的基础上做适当的修正
  • 2. 明确将说明转诊义务规定为医疗水平的内容
  • 3. 要明确医疗水平也是说明义务的判断标准
  • 4. 明确医学惯例不等同于医疗水平
  • 5. 完善鉴定制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J]. 中国医学人文 2020(02)
    • [2].对医务人员的暖心政策不会随疫而止[J]. 人才资源开发 2020(05)
    • [3].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通知落实各项措施保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0(03)
    •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36名医务人员组队驰援武汉[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2)
    • [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J]. 中国人事科学 2020(03)
    • [6].赠广东援鄂医务人员[J]. 源流 2020(Z1)
    • [7].七律·驰援湖北医务人员返程[J]. 吉林劳动保护 2020(04)
    • [8].国内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管理现状[J]. 吉林医学 2020(08)
    • [9].新冠肺炎防控中一线医务人员关爱体系建设研究[J]. 医学与哲学 2020(15)
    • [10].山西省儿童医院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16)
    • [11].北京市青年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0(09)
    • [12].创新医院文化 关爱医务人员[J]. 中国卫生 2019(09)
    • [13].医院图书馆提升医务人员信息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08)
    • [14].医务人员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8(02)
    • [15].医务人员心理资本、医患关系和情绪劳动关系研究[J]. 中国医院 2017(05)
    • [16].基层医疗机构新机制对医务人员的激励作用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20)
    • [17].新形势下加强青年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09)
    • [18].请给“逆行者”最有力的支撑[J]. 人民周刊 2020(03)
    • [1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0(06)
    • [20].中央出台措施 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J]. 青春期健康 2020(06)
    • [21].献给战斗在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J]. 晚晴 2020(03)
    • [22].闻全国各地医务人员紧急驰援武汉[J]. 诗刊 2020(07)
    • [23].在生死考验面前——写给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J]. 词刊 2020(06)
    • [24].找到属于自己的色彩[J]. 康颐 2019(05)
    • [25].坏消息[J]. 中国医院院长 2020(05)
    • [26].新冠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休整工作的探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12)
    • [27].道龙: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安全守护者[J].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05)
    • [28].浅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缓解医务人员压力的管理对策[J]. 人力资源 2020(06)
    • [29].医务人员培训管理中的误区以及启示浅谈[J]. 商讯 2020(27)
    • [30].医联体建设,医务人员怎么看[J]. 中国卫生 2018(11)

    标签:;  ;  ;  

    论医疗损害责任中医疗水平的认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