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和制度支持

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和制度支持

论文摘要

不同的历史、文化、制度和资源禀赋造成了区域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引进和利用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和资本,减小其发展的时间成本和试错成本,从而促进本地区的发展,即落后地区具有某种“后发性优势”。但是,这种“后发优势”只是为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潜在可能性。落后地区如何在区域经济竞争格局中,形成等级有序的效率体系,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将成为发展进程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战略思想。 区域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虽然从多个角度研究了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但还没有真正构建出后发优势实现的理论框架。这样,发现促进区域发展并使潜在后发优势向现实优势转换的动因,成为一个积极命题。 现代技术结构不是“内生”的,可以从外部输入或引进,这种依靠技术引进和创新谋求快速发展的方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本文以后发优势概念为起点,应用后发优势理论,结合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演化、发展模式和发展梯度的动态分析,探讨了技术引进和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技术的创新和引进是落后地区积极利用其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同时,落后地区不仅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而且要注意和本地区传统的科技发展水平相互衔接,才能根本上对落后地区生产力体系进行全面的更新和提升。 技术和制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创造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交易的成本。本文接着从制度的特点、变迁和路径依赖等方面论述了落后地区制度问题的现实选择,提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进行制度模仿创新。 第三,基于技术和制度的相互作用的机制,文章提出,落后地区后发优势的实现,需要技术和制度等要素的有效互动,从而真正实现后发优势的现实转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本文中在理论分析的同时,利用了多种多元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后发优势的存在性,引进外资对上海经济的溢出效应和实施产业

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 1.3.2 技术后发优势和制度后发优势
  • 1.3.3 先发国家(地区)和后进国家(地区)
  • 1.4 主要内容和章节结构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区域经济与后发优势理论回顾与评价
  • 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1.1 古典区域经济学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理论
  •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1.4 空间扩散场理论
  • 2.2 后发优势理论
  • 2.2.1 国外学者的后发优势理论
  • 2.2.2 国内学者的后发优势理论
  • 2.2.3 评述
  • 第3章 后发优势理论研究框架
  • 3.1 后发优势与增长理论
  • 3.2 后发优势优势内容的客观存在
  • 3.2.1 资本、技术与后发优势
  • 3.2.2 人力资本、政策制度与后发优势
  • 3.3 后发优势优势内容的必然存在
  • 3.4 后发优势理论研究框架的构建
  • 3.5 小结
  • 第4章 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支持
  • 4.1 技术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 4.1.1 技术的定义
  • 4.1.2 技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4.2 后发地区创新技术的来源
  • 4.2.1 后发地区的自主创新
  • 4.2.2 后发地区的技术引进
  • 4.2.3 后发地区的技术模仿创新
  • 4.2.4 技术自主创新、引进和模仿三者的辨证关系
  • 4.3 后发地区创新技术的扩散
  • 4.3.1 技术扩散场的构建
  • 4.3.2 后发地区技术扩散的实现
  • 4.3.3 技术扩散场对后发地区技术扩散的启示
  • 4.4 后发地区创新技术的实现
  • 4.4.1 市场需求是前提
  • 4.4.2 企业家创新是保证
  • 4.4.3 产品创新是关键
  • 4.5 技术引进与扩散:一个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
  • 4.5.1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
  • 4.5.2 经济外部性
  • 4.5.3 实证方面的文献
  • 4.5.4 理论模型
  • 4.5.5 实证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制度支持
  • 5.1 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
  • 5.1.1 制度的定义
  • 5.1.2 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5.2 后发地区创新制度的分析
  • 5.2.1 后发地区制度创新的必然性
  • 5.2.2 后发地区制度创新的可能性
  • 5.3 后发地区创新制度的来源
  • 5.3.1 后发地区的制度引进
  • 5.3.2 后发地区的制度自我创新
  • 5.3.3 后发地区的制度模仿创新
  • 5.3.4 制度自我创新、引进和模仿三者的辨证关系
  • 5.4 后发地区创新制度的变迁
  • 5.5 后发地区创新制度的实现
  • 5.6 小结
  • 第6章 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和制度相互作用机制
  • 6.1 关于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
  • 6.2 后发地区技术和制度的互动关系
  • 6.3 后发地区确保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分析
  • 6.3.1 加强后发地区人力资本制度建设
  • 6.3.2 加强后发地区信息制度建设
  • 6.3.3 加强后发地区投融资制度建设
  • 6.3.4 加强后发地区基础设施制度建设
  • 6.3.5 加强后发地区产业结构政策调整
  • 6.3.6 加强后发地区绿色GDP政策建设
  • 6.4 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农业发展的一个实证分析——产业化政策对长三角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 6.4.1 文献和原理
  • 6.4.2 模型的建立
  • 6.4.3 实证结果分析与结论
  • 6.5 小结
  • 第7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后发优势
  • 7.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 7.1.1 长三角上海区域的发展
  • 7.1.2 长三角浙江区域的发展
  • 7.1.3 长三角江苏区域的发展
  • 7.1.4 三地的比较
  • 7.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分析
  • 7.3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及其演变
  • 7.3.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
  • 7.3.2 关于长三角的分析
  • 7.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后发优势:一个实证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变量、数据、程序和软件的使用说明
  • 一、关于变量的说明
  • 二、数据来源
  • 三、计算软件和程序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后发优势[J]. 知识经济 2019(33)
    • [2].论后发追赶进程中的供给侧增长动力转换[J]. 求是学刊 2017(03)
    • [3].对外直接投资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J]. 科学学研究 2017(10)
    • [4].河北省发展航天产业后发争先的路径分析[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5(06)
    • [5].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路径被动锁定成因与应对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11)
    • [6].后发企业的颠覆式创新研究[J]. 现代商业 2016(29)
    • [7].后发企业吸收能力演进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07)
    • [8].云南后发地区的跨越发展及其问题认识[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12)
    • [9].论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评杨小凯、林毅夫之争[J]. 商 2015(31)
    • [10].基于博弈的后发企业技术追赶阻力成因分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11].中国经济为何增长这样快——来自后发优势的视角[J]. 发展经济学研究 2012(00)
    • [12].秘密[J]. 中学生天地(A版) 2009(12)
    • [13].改革开放30年[J]. 初中生世界 2009(Z1)
    • [14].老师,我想对您说[J]. 作文世界 2010(01)
    • [15].基于创新视角的后发企业困境及市场突围路径[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29)
    • [16].试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后发优势[J]. 理论与现代化 2020(02)
    • [17].中国大学的后发战略:以浙江大学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20(02)
    • [18].“两端发力”优化后发山地省份城镇化布局形态——基于云贵4市州的调研[J]. 宏观经济管理 2020(08)
    • [19].后发企业能力追赶研究探析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03)
    • [20].政府支持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创新意愿的中介作用[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4)
    • [21].后发大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3)
    • [22].资源双依赖下后发企业“由外至内”逻辑的研究[J]. 管理学报 2016(11)
    • [23].林毅夫:中国经济后发优势仍大[J]. 中国总会计师 2015(08)
    • [24].后发优势:技术与制度——兼论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启示[J]. 商场现代化 2015(19)
    • [25].后发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来自中国的证据[J]. 创新与创业管理 2016(01)
    • [26].后发优势与后发地区追赶型增长的实证研究[J]. 智富时代 2015(08)
    • [27].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新疆跨越式发展[J]. 21世纪数量经济学 2013(00)
    • [28].后发地区发展总部经济的理性思考——以漳州市为例[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9].后发优势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西部6省的面板数据[J]. 柳州师专学报 2013(05)
    • [30].当前我国军事变革的后发优势研究[J]. 神州 2012(21)

    标签:;  ;  ;  

    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和制度支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