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干细胞来源施万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运动皮层损伤模型

脂肪干细胞来源施万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运动皮层损伤模型

论文摘要

施万细胞在周围神经系统轴突损伤修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部分学者提出用施万细胞来修复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但是由于施万细胞为终末细胞,其来源和增殖能力有限、体外培养较困难,故很难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并不能完全满足种子细胞的要求和特点。MSCs的发现为种子细胞来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表明,BMSCs在体内外均能分化成类施万细胞。ADSCs和BMSCs不仅具有非常相似的生物学特性,而且在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上也非常相似。与BMSCs相比较,ADSCs具有来源广,取材方便,含量较丰富,在体外较易培养增殖等优点,使得它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并很可能取代BMSCs,成为新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本试验通过对SD大鼠腹股沟脂肪的提取和培养,获得脂肪干细胞,并在体外诱导其分化成施万细胞。然后将ADSCs来源施万细胞移植,治疗运动皮层损伤大鼠偏瘫模型,取得了初步成功。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取SD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以加有10%FBS的低糖DMEM培养基,在5%CO2、饱和湿度、37℃恒温培养箱培养,传代。采用第4代亚融合状态细胞,去除培养液,借鉴BMSCs定向分化成施万细胞的方法,以β-ME,ATRA,Forskolin,Heregulin,bFGF,BDNF等按一定方式序贯作用下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并行免疫组化检测施万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GFAP,S-100。同时在显微镜下损毁大鼠运动皮层,制作出偏瘫大鼠模型。最后将脂肪干细胞来源的施万细胞移植到偏瘫大鼠受损脑皮层局部,观察试验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longo评分较客观评价运动功能恢复程度。SPSS13.0软件对所有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利用I型胶原酶成功从SD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中分离出ADSCs,在体外培养获得增殖和传代,并采用骨髓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施万细胞的方法,同样诱导分化出类施万细胞,表现施万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染色检测到大量细胞表达施万细胞特异性标志物GFAP,S100。最后将ADSCs来源施万细胞移植到运动皮层损伤的偏瘫大鼠模型脑内受损局部,与对照组比较,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用I型胶原酶能够从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组织中分离和培养出ADSCs,ADSCs可以在含10%的FBS和2mmol/L的L—谷氨酰胺的低糖DMEM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增殖。2.ADSCs在体外可以被诱导分化成类施万细胞,并表达其特异性标志物。3.ADSCs来源的施万细胞移植大大改善运动皮层损伤的偏瘫大鼠模型术后运动功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施万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7(05)
    • [2].GDNF-Enhanced Axonal Regeneration and Myelina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is Mediated by Primary Effects on Neurons[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9(04)
    • [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类施万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J]. 广东医学 2012(22)

    标签:;  ;  ;  ;  

    脂肪干细胞来源施万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运动皮层损伤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