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研究

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检测DDIT3 mRNA和DDIT3蛋白、Galectin-3、CK19和Ki-67蛋白在良恶性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中的表达情况,为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983~2007年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石蜡包埋组织99例,其中包括46例滤泡癌、14例滤泡亚型乳头状癌、25例滤泡性腺瘤和14例腺瘤样甲状腺肿。收集2006年12月~2007年11月的甲状腺病变手术新鲜标本23例,包括4例乳头状癌(滤泡亚型1例),2例滤泡癌,8例滤泡性腺瘤和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所有病例均经HE染色并由两名高年资病理学教授按照2004年WHO最新分类标准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DIT3、Galectin-3、CK19和Ki-67蛋白在良恶性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中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中DDIT3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9例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DDIT3、Galectin-3和CK19蛋白在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良性组和恶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3.1%、10.1%、23.1%和91.7%、76.7%、60%,良性组与恶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其中Galectin-3和CK19蛋白在滤泡亚型乳头状癌组与滤泡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2.9%和69.6%、50%,滤泡亚型乳头状癌组与滤泡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Ki-67在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良性组与恶性组中的表达指数分别为2.49±1.98和8.98±9.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40例甲状腺结节DDIT3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DDIT3 mRNA在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滤泡性腺瘤和23例甲状腺癌中表达指数分别为0.13±0.19、0.55±0.35和1.05±0.36,检测的5例甲状腺癌癌旁组织,DDIT3 mRNA均不表达。结论: (1)结合形态学特点的基础上,DDIT3、Galectin-3、CK19和Ki-67蛋白的高表达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Galectin-3和CK19蛋白对甲状腺滤泡亚型乳头状癌的敏感性更高。良性病变中出现Galectin-3阳性表达,应视为具有恶变潜能的高危病变,临床应加强随访观察。(3)DDIT3 mRNA在甲状腺癌中表达明显增强,可作为甲状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但是否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病例收集
  • 1.2 主要试剂
  • 1.3 免疫组织化学各类抗体
  • 1.4 PCR引物合成
  • 1.5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临床病理学研究
  • 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3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2.4 DDIT3 基因测序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临床病理资料
  • 2. 病理组织学研究
  • 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4.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DDIT3 基因的检测结果
  • 讨论
  • 1 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 2 DDIT3、Galectin-3、CK19 和 Ki-67 蛋白表达
  • 3 DDIT3、Galectin-3 和 CK19 蛋白在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 4 DDIT3 mRNA 在甲状腺癌分子诊断中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胸腺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13)
    • [2].甲状腺样滤泡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09)
    • [3].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Tfh)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0(08)
    • [4].超声与CT联合应用在甲状腺滤泡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4(01)
    • [5].滤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英文)[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06)
    • [6].超声和CT的联合应用在甲状腺滤泡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08)
    • [7].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与HCV感染的相关性[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3(05)
    • [8].护理干预应用于滤泡性咽喉炎液态氮冷冻疗法的效果[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02)
    • [9].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及其相关皮肤病[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07)
    • [10].血管滤泡性淋巴样增生误诊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例[J]. 江西医药 2011(12)
    • [11].滤泡性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 2009(16)
    • [12].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4例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分析[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9(06)
    • [13].科技界声音[J]. 科技导报 2013(15)
    • [14].儿童滤泡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治现状[J]. 医学综述 2018(14)
    • [15].甲状腺滤泡性嗜酸性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4(02)
    • [16].儿童滤泡性细支气管炎2例并文献复习[J]. 医学综述 2018(14)
    • [17].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研究进展[J]. 武警医学 2013(03)
    • [18].甲状腺样滤泡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医药 2018(02)
    • [19].CT在甲状腺滤泡性结节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肿瘤学杂志 2013(06)
    • [20].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研究进展[J]. 浙江创伤外科 2015(06)
    • [21].滤泡性甲状腺腺瘤CT诊断[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08)
    • [22].伴乳头状癌核特征的非浸润性滤泡性甲状腺肿瘤的分子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01)
    • [23].滤泡性甲状腺腺瘤CT诊断[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8(11)
    • [24].液态氮冷冻治疗慢性滤泡性咽喉炎的护理体会[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11)
    • [25].美国FDA批准抗肿瘤药Idelalisib上市[J]. 中国执业药师 2014(11)
    • [26].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的特征[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10)
    • [27].唑来膦酸药物过量1例报告[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5(06)
    • [28].Castleman病1例[J]. 浙江医学 2008(10)
    • [29].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galectin-3和S100A4蛋白的表达[J]. 实用医学杂志 2008(07)
    • [30].十年磨一剑!首个国产生物类似药正式获批[J]. 上海医药 2019(05)

    标签:;  ;  ;  

    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