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双重教育目标下的教育模式研究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双重教育目标下的教育模式研究

论文题目: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双重教育目标下的教育模式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天平

导师: 刘玉珊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教育模式,目标,就业

文献来源: 天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教育模式是依据一定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办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办学程序、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是进行办学、实施教学的一般理论,是教育思想、培养目标与教学规律的反映,具有高效性、可操作性、开放性等特点。本文是在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陷入困境,尤其是农林专业严重萎缩,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下开展研究的。通过本研究希冀找到一条适应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也为我国其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推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就业——升学”教育模式产生的背景及基本特征做了表述,然后对为何实施该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最后以具体个案对该教育模式的实施做了实证分析。另外,本文在结尾部分还对如何完善该模式的实施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问卷调查、文献检索、统计分析以及个案研究等方法。通过这些研究方法,指出了“就业——升学”教育模式具有目的性、应变性、选择性、开放性等特征。在现阶段,该教育模式在我国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实施能取得较好的办学效果。坚持以就业为主导同时兼顾升学的观点是本论文的一个创新点。本文对“就业——升学”教育模式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做法及实证分析。“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研究在当前职业教育形势下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1.1.1 模式与教育模式

1.1.2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

1.2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

1.2.1 有利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走出低谷

1.2.2 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稳定的生源

1.2.3 有助于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快速发展

1.3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研究的理论意义

1.3.1 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3.2 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

第二章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产生的背景及特征分析

2.1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2.1.1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业已运用的几种主要教育模式

2.1.2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产生的背景

2.2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生存环境

2.2.1 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建成

2.2.2 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2.2.3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

2.3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类型及特征

2.3.1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主要类型

2.3.2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实施的动因分析

3.1 满足现阶段农村不同阶层的社会需求

3.1.1 现阶段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与职业教育

3.1.2 价值观念、社会分层对“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推动

3.2 追求教育机会均等促进了“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构建

3.2.1 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3.2.2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是追求入学机会均等的体现

3.3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实施.

3.3.1 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必须有机结合

3.3.2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亟待转移

3.4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与应试教育

3.4.1 应试教育的内涵、成因及弊端

3.4.2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不会走上“应试教育”的歧途

第四章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4.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4.1.2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2 终身教育理论

4.2.1 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

4.2.2 终身教育概念的界定、内容和方法

4.2.3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3 福斯特职业教育理论

4.3.1 福斯特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4.3.2 福斯特职业教育思想简介

4.3.3 “就业——升学”教育模式有利于办学形式的多元化

第五章 实施“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典型案例

5.1 湖南省安化县社会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

5.1.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缓慢

5.1.2 安化县的职业教育简介

5.2 安化县第二职业中专实施“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具体运作.

5.2.1 实施“就业——升学”教育模式取得的成绩

5.2.2 实施“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主要做法

5.2.3 实施“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给人的启示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4-17

参考文献

  • [1].中等职业学校订单招生的问题与对策[D]. 李维琳.东北师范大学2009
  • [2].西双版纳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研究[D]. 李翠玲.云南师范大学2018
  •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黄潇文.河北大学2017
  • [4].中等职业学校男生班德育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D]. 王博.华中师范大学2018
  • [5].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D]. 莫佚玲.华中师范大学2018
  • [6].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探究[D]. 吴智婵.广州大学2018
  • [7].校企合作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现状研究[D]. 孙琳.上海师范大学2018
  • [8].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软技能评价的研究[D]. 陆颖晓.上海师范大学2018
  • [9].中等职业学校国学教学研究[D]. 董晓.聊城大学2018
  • [10].沈阳市公立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管理问题研究[D]. 马双.沈阳师范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现状之研究[D]. 姚玲.西北师范大学2007
  • [2].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 尚雪艳.天津大学2005
  • [3].“全面建设小康”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贾青.天津大学2005
  • [4].“三农”问题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透视[D]. 刘永川.天津大学2005
  • [5].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经济学分析[D]. 康敬.首都师范大学2007
  • [6].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D]. 黄彤.东北师范大学2007
  • [7].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王国巍.东北师范大学2007
  • [8].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分析[D]. 陈红艳.陕西师范大学2006
  • [9].吉林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芳.东北师范大学2006
  • [10].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春梅.中国农业大学2004

标签:;  ;  ;  ;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双重教育目标下的教育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