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及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及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

论文题目: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及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皮革化学与工程

作者: 王照丽

导师: 张新申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低压离子色谱,铬鞣剂,海水,金属元素

文献来源: 四川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财富,但是与工业化社会结伴而来的环境污染,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同时,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使得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环境中,重金属、悬浮物、酚、氰化物等多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污染大气、土壤和水体,进而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其中重金属是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八大公害中的“水俣病”和“骨痛病”就是由于Hg和Cd的污染造成的。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1)水环境中的微量重金属就可产生毒性效应;(2)微生物不仅不能降解重金属,相反某些重金属离子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金属有机化合物,从而产生更大的毒性;(3)生物体对重金属有富集作用,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之增大;(4)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饮水、呼吸等多种渠道进入水体,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有些重金属对人体的积累性危害往往要一、二十年才显示出来。因此,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环境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控就变得越来越重要。重金属含量水平已成为评价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不断地迁移、转化、循环和累积,使得金属元素的分析更富于挑战性。 目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一般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其精密度高,

论文目录:

第一部分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

第1章 流动注射分析方法概述

1.1 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的发展

1.2 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的特点

1.3 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1.4 流动注射分析的检测方法

1.4.1 流动注射—光度法

1.4.2 流动注射—原子吸收法

1.4.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1.4.4 流动注射—荧光法

1.4.5 其他检测方法

1.5 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的种类

1.5.1 以液体流动方式将自动分析方法分类

1.5.2 以流动注射联用的检测方式分类

1.6 流动注射分析方法流路的种类

1.6.1 传统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流路

1.6.2 自动参比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流路

1.6.3 反向自动参比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流路

1.6.4 三种分析流路的差别

1.7 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的应用

1.7.1 流动注射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7.2 流动注射分析方法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1.8 本部分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8.1 目的

1.8.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反向自动参比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Cr(Ⅵ)、Cr(Ⅲ)和Cd(Ⅱ)的方法研究

2.1 海水中Cr(Ⅵ)和Cr(Ⅲ)的测定

2.1.1 前言

2.1.2 实验部分

2.1.3 结果与讨论

2.1.4 样品分析

2.1.5 小结

2.2 海水中痕量Cd(Ⅱ)的测定

2.2.1 前言

2.2.2 实验部分

2.2.3 结果与讨论

2.2.4 小结

第3章 反向自动参比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铬鞣剂中痕量Cr(Ⅵ)和Fe(Ⅲ)的方法研究

3.1 铬鞣剂中痕量Cr(Ⅵ)的测定

3.1.1 前言

3.1.2 实验部分

3.1.3 结果与讨论

3.1.4 样品分析

3.1.5 小结

3.2 铬鞣剂中的Fe(Ⅲ)的测定

3.2.1 前言

3.2.2 实验部分

3.2.3 结果与讨论

3.2.4 样品分析

3.2.5 小结

第4章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Cu(Ⅱ)的方法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溶液的配制

4.2.3 实验方法和条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测定波长的选择

4.3.2 显色剂DPC浓度的影响

4.3.3 显色剂流速的影响

4.3.4 显色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4.3.5 缓冲溶液pH的影响

4.3.6 表面活性剂CPB和OP用量的影响

4.3.7 反应圈长度的影响

4.3.8 共存离子的影响

4.3.9 工作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4.4 实际样品的分析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

第5章 离子色谱法概述

5.1 前言

5.2 离子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5.2.1 柱后衍生反应

5.2.2 重金属与过渡金属的分析

5.3 低压离子色谱分离柱的分离机理

5.3.1 离子交换平衡

5.3.2 络合平衡

5.3.3 离子排斥效应

5.4 课题提出的意义

第6章 低压离子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Fe(Ⅲ)、Cu(Ⅱ)、Ni(Ⅱ)、Zn(Ⅱ)、 Co(Ⅱ)和Fe(Ⅱ)的方法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仪器

6.2.2 溶液的配制

6.2.3 工作流程图

6.2.4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6.3.2 低压分离柱的选择

6.3.3 洗脱液的选择

6.3.4 显色液的选择

6.3.5 干扰情况

6.4 性能测试

6.4.1 精密度的计算

6.4.2 标准曲线

6.4.3 检出限

6.5 样品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在线浓缩—低压离子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Pb(Ⅱ)、Cu(Ⅱ)和Zn(Ⅱ)的方法研究

7.1 综述

7.1.1 前言

7.1.2 海水中金属元素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7.2 海水中痕量Pb(Ⅱ)的测定

7.2.1 前言

7.2.2 实验部分

7.2.3 结果与讨论

7.2.4 小结

7.3 海水中痕量Cu(Ⅱ)的测定

7.3.1 前言

7.3.2 实验部分

7.3.3 结果与讨论

7.3.4 小结

7.4 海水中Zn(Ⅱ)的测定

7.4.1 前言

7.4.2 实验部分

7.4.3 结果与讨论

7.4.4 方法的评价

7.4.5 小结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题录

声明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08

参考文献

  • [1].在线预反应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研究[D]. 张志琪.西北大学2004
  • [2].流动注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 陈国和.四川大学2006
  • [3].支撑液膜在线萃取与流动注射分光光度分析联用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D]. 肖新峰.四川大学2006
  • [4].不可逆电对体系流动注射双安培分析法研究及其应用[D]. 赵川.西北大学2002
  • [5].增敏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用于活性氧流动注射检测中的研究[D]. 韦秀华.苏州大学2013
  • [6].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气相化学发光分析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叶友胜.苏州大学2011
  • [7].在线固相萃取分离富集与检测痕量重金属的研究[D]. 于洪梅.东北大学2011
  • [8].浊点萃取与原子光谱联用技术在痕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陈建国.浙江大学2008
  • [9].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D]. Zoumana Sekou Traore.吉林大学2012
  • [10].流动注射与化学修饰电极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研究[D]. 郑行望.西南师范大学2003

相关论文

  • [1].流动注射与化学修饰电极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研究[D]. 郑行望.西南师范大学2003
  • [2].电化学检测技术在离子色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徐继明.华东师范大学2003
  • [3].分光光度分析专家系统[D]. 陈国松.南京工业大学2003
  • [4].在线预反应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研究[D]. 张志琪.西北大学2004
  • [5].低压离子色谱单柱法测定阴离子及建立离子色谱保留模型的研究[D]. 李波.四川大学2005
  • [6].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化学发光法及光度法在多组分同时测定中的应用研究[D]. 申金山.四川大学2005
  • [7].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及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刘海燕.华东师范大学2006
  • [8].流动注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 陈国和.四川大学2006
  • [9].FIA-光度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龚正君.四川大学2006
  • [10].支撑液膜在线萃取与流动注射分光光度分析联用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D]. 肖新峰.四川大学2006

标签:;  ;  ;  ;  ;  ;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及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