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动模型的中国利率动态过程实证研究 ——随机波动模型和GARCH模型的比较研究

基于波动模型的中国利率动态过程实证研究 ——随机波动模型和GARCH模型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利率是金融市场最重要、最基础的价格变量之一。它是固定收益产品定价的基础,是投资者在衡量投资回报时候的参考指标,同时它也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参数。可以看出,利率对于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金融分析而言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内对利率动态过程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由于金融时间序列的波动率通常具有时变的特征,因此,本文在利率单因子模型CKL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随机波动模型(SV模型)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模型)来刻画利率波动率的动态过程。本文还对传统SV模型和GARCH模型进行了拓展,引入了跳跃因子、非正态分布等来检验我国的利率是否存在跳跃、尖峰厚尾、水平效应、均值回归等现象。本文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方法(MCMC方法)同时对SV模型、GARCH模型和CKLS模型进行估计,并利用误差信息准则——DIC准则来进行模型优劣比较。这两类波动模型的比较在国外一直存在着争议,没有形成一致的比较方法,本文中使用的方法为这两类模型的比较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文中将MCMC方法引入基于SV模型的利率动态过程的估计,并利用MCMC方法和DIC准则来比较两类波动模型,这两个方面都是国内研究中还未涉及的领域。本文利用WinBUGS软件完成了参数估计和模型比较。实证结果表明,用SV模型来估计我国利率动态过程的效果比GARCH模型和CKLS模型好;我国的利率动态过程表现出均值回归、水平效应、波动聚类效应等现象。本文最后还利用估计出来的各个模型进行债券定价模拟,以检验优劣程度不同的模型在进行产品定价上是否会产生差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本文结构
  • 1.4 研究创新
  • 2. 波动模型介绍
  • 2.1 GARCH模型
  • 2.2 SV模型
  • 2.3 GARCH模型和SV模型的比较
  • 3. 实证估计方法和软件介绍
  • 3.1 MCMC方法
  • 3.2 模型比较准则
  • 3.3 软件介绍
  • 4. 数据和模型
  • 4.1 数据说明
  • 4.2 估计模型描述
  • 5. 实证结果分析及运用
  • 5.1 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 5.2 模型优劣对比
  • 5.3 债券定价模拟
  • 6. 结论
  • 附录 部分 WinBUGS程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基于波动模型的中国利率动态过程实证研究 ——随机波动模型和GARCH模型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