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前水库流域生态地质环境与供水安全研究

黄前水库流域生态地质环境与供水安全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运用遥感及地面调查等手段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黄前水库流域生态地质环境、降水来水、水库水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开展了供水调节优化计算及水库供水安全影响因素的讨论,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运用遥感图像处理的方法,对黄前水库流域近30年来的森林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圈算,得出其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可延长降水入渗时间,增大降水入渗量。所以森林覆盖率增加可减轻汛期洪水入库流量与延迟入库时间,降低洪峰对水库造成的压力,增强水库供水调节能力。2、黄前水库流域地处侵蚀构造中低度切割的中低山区,山体由岩浆岩、变质岩类组成,山高沟深,地势险峻,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这些灾害的规模多为中小型,主要为暴雨诱发而形成,对水库库容有显著影响。3、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的方法对水库水质进行分析并与单因子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前水库主要水质类型为富含氨氮的Ⅴ类水,已经成为水库供水安全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4、研究发现黄前水库流域降水具有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显著、具有2~4年的连续丰枯的特点。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还发现近二十年流域降水系列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黄前水库流域降水是水库来水的主要影响因素,两者之间存在y=-6694+16.7x的线性关系。5、运用VisuaL Foxpro语言编制程序对黄前水库1963——2005年度的来水情况进行优化调节计算,确认黄前水库向泰城日供水量9万m3时,供水保证率在97%以上,且能保证6万亩农田灌溉用水的需要。6、黄前水库供水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降水)、森林植被、地质环境、岩土的污染状况、污染物排放等。这些条件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因而保护好黄前水库流域的生态地质环境对水库供水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内容
  • 2 黄前水库流域生态地质环境概况
  • 2.1 自然地理状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土壤植被
  • 3 黄前水库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分析
  • 3.1 森林植被变化及其涵养水源功能分析
  • 3.2 黄前水库流域地质灾害分析
  • 4 黄前水库水质评价
  • 4.1 水质变化概况
  • 4.2 污染源分布
  • 4.3 黄前水库水质评价
  • 5 黄前水库流域降水来水特征分析及其相互关系
  • 5.1 资料与方法
  • 5.2 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5.3 来水量特征分析
  • 5.4 降水与来水相互关系分析
  • 6 黄前水库供水优化调节计算
  • 6.1 蓄水供水特征
  • 6.2 来水量情况
  • 6.3 优化调节计算
  • 7 黄前水库供水安全研究
  • 7.1 供水安全
  • 7.2 供水安全影响因素
  • 7.3 黄前水库供水安全对策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黄前水库流域生态地质环境与供水安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