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铜板用聚苯醚/环氧树脂体系研究

覆铜板用聚苯醚/环氧树脂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

由于环氧树脂原料易得、价格便宜以及具有优良的加工工艺性,因此目前覆铜板(CCL)所使用的基材,不管是数量上或是技术上,都是以环氧树脂(EP)所制作的FR-4板材为主。但是环氧树脂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较高、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差以及性脆等缺点,已逐渐无法满足高性能CCL的要求。聚苯醚树脂(PPE)具有低介电常数、高的耐热性、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以及低吸水率等特点。采用PPE改性环氧树脂制备新型的树脂体系,可为高性能的覆铜板提供较为理想的基材。把PPE用于改性环氧树脂,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PPE与EP的相容性不是很好以及PPE的耐化学药品性差。由于覆铜板的性能主要是由树脂基材的性能决定的,因此研究PPE/EP树脂体系的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针对PPE/EP体系的相容性和耐化学药品性差的问题,提出在PPE/EP体系中加入自制相容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的基础上,同时添加交联剂TAIC的方法,在改善PPE与EP相容性的同时保证了PPE/EP体系的耐化学药品性。采用非等温DSC和等温DSC法来研究PPE/EP体系的固化反应。非等温DSC研究表明PPE/EP体系的固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受PPE含量的影响较大,Kissinger法计算得到PPE/EP体系在10 wt % PPE,20wt % PPE,40 wt % PPE含量时的表观活化能依次为63.88,55.37,47.31kJ/mol,说明PPE可以促进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等温DSC研究表明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等温固化温度越高,PPE/EP体系的反应速率越快,最终的反应程度越高。对聚苯醚(PPE)/(EP)环氧树脂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和深入地研究,PPE/EP体系表现出最高上临界温度行为,其耐热性和介电性能随着PPE含量的增加而提高。PPE/EP体系的拉伸强度与所用的固化温度关系很大,温度越高,拉伸强度越大;而拉伸模量则基本保持恒定,与固化温度和组成无关;其断裂韧性主要是由热塑性PPE的机械性能所决定的。对PPE/EP体系的相态研究表明,PPE和环氧树脂体系的相分离是通过旋节线分离发生的,且PPE和环氧树脂之间缺乏明显的交联,TAIC可以改善PPE/EP体系的耐化学药品性。随着PPE含量的增加,分散相PPE颗粒的尺寸增大。PPE/EP体系大约在30 wt % PPE时发生了相反转。在PPE/EP覆铜板的热压成型工艺时,热压温度、成型压力以及压制时间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很大,较优的成型工艺为: 150℃+190℃/0.5h/1 MPa +240℃/2.5h/5 MPa。研究热压工艺条件、树脂含量、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覆铜板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介电性能、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比FR-4优良的产品。研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对PPE/EP体系的相容作用和相容机理。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SMA,SMA中马来酸酐的含量为7%时,R-SMA能与PPE完全相容,可以作为PPE/EP体系有效的相容剂,但是SMA不能明显地提高PPE/EP混合物的耐化学药品性。随着SMA含量的增加,PPE/EP混合物的热稳定性升高。PPE/EP树脂基覆铜板的弯曲强度随着SM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其耐水性却随着SMA含量的增加而减弱。PPE/TAIC的固化混合物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其热稳定性随着PPE含量的增加而提高。A-172对PPE/TAIC复合材料来说是有效的硅烷偶联剂。PPE/TAIC覆铜板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及耐水性均明显优于PPE/EP树脂基覆铜板,但是其耐热性较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1 覆铜板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 1.1.1 覆铜板的发展历程
  • 1.1.2 覆铜板的发展趋势
  • 1.2 覆铜板用基体树脂的特点
  • 1.2.1 环氧树脂
  • 1.2.2 氰酸酯(CE)树脂
  • 1.2.3 聚酰亚胺与双马来酰亚胺
  • 1.2.4 聚四氟乙烯
  • 1.2.5 聚苯醚及改性聚苯醚树脂
  • 1.3 增强材料
  • 1.3.1 新型极薄玻璃纤维布
  • 1.3.2 低介电常数的玻纤布
  • 1.3.3 低热膨胀系数的玻璃纤维布
  • 1.3.4 紫外线屏蔽玻璃纤维布
  • 1.4 铜箔
  • 1.5 高频高性能基板的技术性能要求与发展
  • 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 1.6.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6.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6.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4 本论文的创新与特色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苯醚/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前言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
  • 2.1.2 试样的制备
  • 2.1.3 仪器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PPE/EP 混合物不同配比的固化反应
  • 2.2.2 PPE/EP 混合物的固化动力学
  • 2.2.3 Kisserge 法
  • 2.2.4 树脂体系的等温固化反应研究
  • 2.2.5 固化工艺的确定
  • 2.2.6 树脂体系的红外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苯醚/环氧树脂体系性能研究
  • 前言
  • 3.1 实验
  • 3.1.1 原料
  • 3.1.2 仪器及测定
  • 3.1.3 试样的制备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PE/EP 体系的相行为
  • 3.2.2 PPE/EP 体系的相态
  • 3.2.3 PPE/EP 体系的介电性质
  • 3.2.4 PPE/EP 体系的机械性能
  • 3.2.5 PPE/EP 体系热性能的研究
  • 3.2.6 PPE/EP 体系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苯醚/环氧树脂覆铜板研究
  • 前言
  • 4.1 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
  • 4.2 偶联剂对界面的作用机理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原材料及实验设备
  • 4.3.2 玻璃布偶联剂处理
  • 4.3.3 浸胶液的配制
  • 4.3.4 浸胶
  • 4.3.5 热处理
  • 4.3.6 热压工艺
  • 4.4 试样性能测试及表征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热压工艺对覆铜板机械性能的影响
  • 4.5.2 树脂含量对覆铜板弯曲强度的影响
  • 4.5.3 树脂含量对覆铜板剥离强度的影响
  • 4.5.4 树脂含量对覆铜板吸水率的影响
  • 4.5.5 树脂含量对覆铜板介电性能的影响
  • 4.5.6 偶联剂对覆铜板性能的影响
  • 4.5.7 复合材料热性能研究
  • 4.5.8 PPE/EP 树脂基覆铜板的性能
  • 4.5.9 PPE/EP 树脂基覆铜板热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SMA 的合成及其对覆铜板用 PPE/EP 体系性能的影响
  • 前言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料
  • 5.1.2 样品制备及仪器测试
  • 5.1.3 SMA 的合成
  • 5.1.4 SMA 中马来酸酐含量的测定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SMA 的聚合方式和条件
  • 5.2.2 SMA 的溶解性
  • 5.2.3 SMA 的红外光谱分析
  • 5.2.4 SMA 的耐热性
  • 5.2.5 SMA 的玻璃化转变
  • 5.2.6 SMA 对PPE/EP 体系相容性研究
  • 5.2.7 SMA 对 PPE/EP 体系耐热性的影响
  • 5.2.8 PPE/EP(含SMA)覆铜板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TAIC 对PPE/EP 耐化学药品性的影响以及 PPE/TAIC 覆铜板性能研究
  • 前言
  • 6.1 实验部分
  • 6.1.1 原料
  • 6.1.2 试样的制备
  • 6.1.3 仪器测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TAIC 对 PPE/EP 体系耐化学药品性的影响
  • 6.2.2 TAIC 对 PPE/EP 体系耐热性的影响
  • 6.2.3 PPE/TAIC 体系的相行为
  • 6.2.4 PPE/TAIC 体系的红外研究
  • 6.2.5 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动力学研究
  • 6.2.6 PPE/TAIC 体系的耐热性
  • 6.2.7 PPE/TAIC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相态
  • 6.2.8 PPE/TAIC 树脂基复合材料热性能研究
  • 6.2.9 PPE/TAIC 覆铜板的性能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在学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低黏度灌注环氧树脂体系工艺性能研究[J]. 东方汽轮机 2014(02)
    • [2].风电叶片用快速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研制[J]. 东方电气评论 2012(03)
    • [3].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1(08)
    • [4].低粘度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其热稳定性[J]. 中国表面工程 2011(05)
    • [5].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研究[J]. 东方汽轮机 2011(03)
    • [6].含氟形状记忆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与性能[J]. 中国胶粘剂 2020(01)
    • [7].微胶囊对环氧树脂体系性能影响的研究[J]. 热固性树脂 2020(03)
    • [8].4211环氧树脂体系性能研究[J]. 航空材料学报 2016(02)
    • [9].苯并噁嗪对环氧树脂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J]. 固体火箭技术 2016(02)
    • [10].风电叶片用双酚A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0(09)
    • [11].聚醚酰亚胺/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及相分离行为研究[J]. 合成纤维 2020(04)
    • [12].分子数对交联环氧树脂体系特性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高压电器 2018(05)
    • [13].环氧树脂体系凝胶注模法制备锆英石质材料[J]. 耐火材料 2016(01)
    • [14].新型环氧树脂体系设计及其初步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4(11)
    • [15].干式变压器浇注用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6].阻燃型含硅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进展[J]. 山西化工 2009(03)
    • [17].用于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新型环氧树脂体系[J]. 齐鲁石油化工 2020(02)
    • [18].电抗器用环氧树脂体系配方及固化工艺的研究[J]. 当代化工 2015(04)
    • [19].一种湿法缠绕用环氧树脂体系粘-温关系研究[J]. 应用化工 2014(S2)
    • [20].室温固化湿法缠绕用环氧树脂体系研究[J]. 热固性树脂 2017(03)
    • [21].真空辅助成型工艺环氧树脂体系化学流变特性研究[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6(11)
    • [22].环氧树脂体系在风力机中的应用、回收与更新[J]. 玻璃钢 2009(04)
    • [23].组合固化剂环氧树脂体系的流变性能研究[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5(03)
    • [24].RTM用环氧树脂体系的流变性能研究[J]. 化学与黏合 2018(03)
    • [25].碳纤维预浸料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J]. 合成纤维 2013(10)
    • [26].国外塑料专利[J]. 塑料科技 2019(05)
    • [27].高温条件下固化时间可控的环氧树脂体系[J]. 精细石油化工 2019(03)
    • [28].一种环氧树脂体系的加温固化参数研究[J]. 粘接 2018(01)
    • [29].醇类分子对环氧树脂体系流变及固化行为的影响[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8(11)
    • [30].结构复合材料用耐高温环氧树脂体系[J]. 宇航材料工艺 2011(02)

    标签:;  ;  ;  ;  ;  

    覆铜板用聚苯醚/环氧树脂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