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下行链路干扰抑制接收机研究和低功耗ASIC设计方法探讨

WCDMA下行链路干扰抑制接收机研究和低功耗ASIC设计方法探讨

论文题目: WCDMA下行链路干扰抑制接收机研究和低功耗ASIC设计方法探讨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作者: 朱劲松

导师: 赵春明

关键词: 多址干扰抑制,自适应码片均衡,干扰抵消,低功耗设计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概述了DS/CDMA系统中的干扰抑制技术,最直接有效的是多用户检测技术。然后介绍了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分类和发展历史,以及几种经典多用户检测算法的原理。接着重点分析了WCDMA下行链路多址干扰抑制技术:线性均衡和干扰抵消。首先针对WCDMA下行链路多码传输的特点给出了多址干扰抑制接收机的一般结构。然后针对这个结构分析了LMMSE自适应均衡和干扰抵消的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讨论了干扰抵消和线性均衡技术相结合的可行性。最终得到一个适用于WCDMA下行链路的干扰抑制接收机结构。该接收机在LMMSE自适应均衡器前面和后面分别串接串行干扰抵消器和两级并行部分干扰抵消器来分别抵消多码传输时的多码道干扰和单码传输时的多用户干扰,采用快速哈达码变换估计干扰用户的等效扩频码,经解扩得到等效干扰符号,再重构和抵消多用户干扰。然后依据WCDMA平台,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研究多码传输、LMMSE自适应码片均衡、干扰抵消以及本文建议接收机的整体性能。通过仿真进一步说明采用LMMSE自适应码片均衡和干扰抵消技术相结合的下行链路干扰抑制接收机的性能优势,并确定了影响该接收机性能的主要参数。验证了该接收机能够工作在很多环境中并获得稳定的性能增益,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由于手持终端对功耗的严格要求,论文最后探讨了低功耗ASIC设计和功耗分析技术。结合作者的设计经验介绍了CDMA2000-1x移动终端基带处理芯片的低功耗设计和功耗分析过程,主要讨论了门控时钟技术对改善集成电路功耗的影响。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WCDMA系列标准的演化

1.2 课题背景

1.3 本文内容

第二章 DS/CDMA系统多址干扰抑制技术

2.1 DS/CDMA系统干扰抑制技术

2.2 多用户检测技术

2.2.1 概述

2.2.2 多用户检测技术分类

2.2.3 WCDMA系统下行链路多址干扰抑制技术

2.3 本章小节

第三章 WCDMA下行链路干扰抑制接收机原理

3.1 WCDMA的多速率传输技术

3.1.1 可变扩频比技术

3.1.2 多码传输技术

3.2 接收技术概述

3.2.1 分集技术

3.2.2 均衡技术

3.3 线性均衡器

3.3.1 LMMSE均衡器

3.3.2 自适应LMMSE均衡器

3.4 干扰抵消技术

3.4.1 并行干扰抵消

3.4.2 串行干扰抵消

3.4.3 本接收机结构中的干扰抵消器

3.5 线性均衡和干扰抵消的结合

3.5.1 多码道干扰抑制

3.5.2 多用户干扰抑制

3.5.3 WCDMA下行链路干扰抑制接收机结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CDMA下行链路干扰抑制接收机性能仿真

4.1 仿真平台介绍

4.1.1 仿真模型

4.1.2 仿真参数

4.2 多码传输与单码传输仿真

4.3 线性均衡器仿真

4.3.1 AWGN和单径衰落信道均衡器性能

4.3.2 不同扩频比时均衡器性能

4.3.3 不同信道模型均衡器性能

4.4 干扰抵消器仿真

4.4.1 并行干扰抵消仿真

4.4.2 串行干扰抵消仿真

4.5 WCDMA下行链路干扰抑制接收机整体性能仿真

4.5.1 多码干扰抵消仿真

4.5.2 多用户干扰抵消仿真

4.5.3 下行链路干扰抑制接收机整体性能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功耗ASIC设计方法探讨

5.1 集成电路低功耗设计方法

5.1.1 功耗概念

5.1.2 低功耗设计流程

5.1.3 各个设计层次的低功耗技术

5.1.4 功耗评估技术

5.2 CDMA2000 移动终端基带处理器低功耗设计实例

5.2.1 CDMA2000 移动终端基带处理器

5.2.2 CDMA2000 移动终端基带发射机设计

5.2.3 Noah2000 芯片CDMA处理器的低功耗设计

5.2.4 Noah2000 芯片CDMA处理器的功耗分析

5.3 本章小节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基于GPS接收机的相干干扰抑制技术研究[D]. 李平敏.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
  • [2].室内外无缝导航接收机载噪比估计与互相关干扰抑制[D]. 陈雷.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 [3].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抑制技术研究[D]. 耿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
  • [4].双层异构网中基于资源分配的干扰抑制方法研究[D]. 戴婧.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 [5].阵列信号主瓣干扰抑制算法研究[D]. 唐蘅.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 [6].基于压缩感知的ADS-B信号多种干扰抑制研究[D]. 周思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 [7].认知MB-OFDM系统的干扰抑制技术研究[D]. 石成锋.湖南工业大学2018
  • [8].导航信息寄生转发系统研究[D]. 孙林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 [9].端到端无线通信系统中低复杂度干扰抑制算法的研究[D]. 赵凯.安徽大学2018
  • [10].三维多天线协作系统中干扰抑制及资源分配技术研究[D]. 何超男.北京邮电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基于WCDMA基带信号发生器的研究与实现[D]. 冯虹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 [2].WCDMA系统基站布局规划算法研究[D]. 林黄娜.上海交通大学2007
  • [3].WCDMA系统中Rake接收技术的研究[D]. 刘慧尧.大连海事大学2007
  • [4].WCDMA下行接收技术研究及基站发射模块的硬件实现[D]. 金伟.东南大学2005
  • [5].基于软件无线电的TD-SCDMA和WCDMA数字中频接收机仿真设计[D]. 马晓东.兰州理工大学2007
  • [6].WCDMA系统中的上行功率控制与TFCS选择[D]. 李东良.吉林大学2007
  • [7].基于WCDMA的3G网络优化与实践[D]. 韩则道.吉林大学2007
  • [8].WCDMA HSUPA中的上行接收机算法研究与仿真[D]. 代欣.电子科技大学2007
  • [9].WCDMA系统HSUPA物理层技术研究与仿真[D]. 王艳清.电子科技大学2007
  • [10].WCDMA射频前端集成电路设计[D]. 王晓东.郑州大学2007

标签:;  ;  ;  ;  

WCDMA下行链路干扰抑制接收机研究和低功耗ASIC设计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