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伐火烧对杉木林和栲树林碳、氮动态的影响

皆伐火烧对杉木林和栲树林碳、氮动态的影响

论文摘要

作为重要商品林基地的我国亚热带地区,把大面积常绿阔叶林皆伐后进行全面火烧,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经营杉木人工林的主要营林技术环节之一,但大面积火烧将造成迹地养分损失、水土流失、土壤物理性质退化等。营林用火已在温带森林的规定火烧、热带地区的刀耕火种中得到大量研究。早期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火烧对N、P等森林生长限制元素的损失及其对森林长期生产力、水文状况、径流化学的影响上;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关注,皆伐火烧对生态系统C、N循环的影响研究在近十几年逐渐受到重视,但目前有关皆伐火烧后我国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C、N动态的研究未见报道。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主要CO2源的土壤呼吸(约68±4 Pg C·a-1),它的微小变化不但会引起大气中CO2浓度的明显改变,更会影响森林贮存C能力。皆伐火烧后土壤生境条件发生显著变化,土壤呼吸将作出怎样的响应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目前国外对温带林土壤呼吸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研究较多,如何对土壤各组分呼吸(土壤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进行有效分离则研究较少。我国对森林土壤呼吸研究则与国外有相当差距,皆伐火烧下土壤呼吸及各组分呼吸动态更未有涉及。本文以福建沙县异州杉木林和栲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在研究皆伐火烧影响林分C、N库和土壤肥力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土壤呼吸及各组分呼吸对皆伐火烧的响应及机制,这对进一步拓展我国森林土壤研究,深入分析森林C汇能力有所裨益,为正确评价森林用火提供重要基础资料,并对我国亚热带山区森林管理者科学用火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皆伐前杉木林C、N库总量分别为238 t·hm-2和8405 kg·hm-2,栲树林的分别为338 t·hm-2和10223 kg·hm-2。两林分乔木层为主要的C贮库,而林分主要N库存在于土壤层。杉木林和栲树林乔木层C库分别占林分C库总量的53%和62%,矿质土壤层N库则分别占林分N库总量的92%和84%。灌木草本层和枯枝落叶层C、N总贮量分别约占林分C、N总贮量的2%。皆伐后杉木林树干(包括树皮)和粗枝中104 t·hm-2 C和287 kg·hm-2 N移出林地,分别占其林分C和N总贮量的44%和3%;栲树林通过树干(包括树皮)和粗枝迁移的C、N量分别为156 t·hm-2和738 kg·hm-2,分别占其林分C、N贮量的46%和7%。两林分皆伐后,土壤C和N贮量发生损失。皆伐后3个月,杉木林和栲树林土壤有机C贮量分别损失26%和32%;土壤全N分别损失12%和11%。可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
  • 1.2 火烧对土壤的影响
  • 1.3 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
  • 1.4 土壤各组分呼吸区分方法
  • 1.5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杉木林和栲树林C、N 库及皆伐引起的变化
  • 3.2 采伐剩余物火烧对杉木林和栲树林养分迁移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 3.3 杉木林和栲树林采伐剩余物火烧后土壤C 和N 库的变化
  • 3.4 皆伐火烧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3.5 皆伐火烧对土壤各组分呼吸的影响
  • 4. 研究结论及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4.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4.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发表的文章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皆伐周期与林地经营效益的关系——以杉树和桉树为例[J]. 现代园艺 2017(18)
    • [2].人工林皆伐对土壤碳及相关理化性质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09)
    • [3].3种皆伐方式对毛竹林更新生长的影响[J]. 世界竹藤通讯 2017(03)
    • [4].巨尾桉人工林皆伐改择伐经济效益初探[J]. 华东森林经理 2015(03)
    • [5].落叶松人工林、皆伐迹地及农田土壤碳及肥力的差异[J]. 林业科学 2013(09)
    • [6].皆伐结合设置诱木防治松墨天牛效果与分析[J]. 湖南林业科技 2010(04)
    • [7].皆伐方式对小兴安岭低质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09(10)
    • [8].皆伐炼山对华西雨屏区杉木人工林碳库的影响[J]. 四川林业科技 2013(06)
    • [9].区域性皆伐抚育作业对沙柳林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18)
    • [10].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红松调查分析[J]. 现代园艺 2013(16)
    • [11].柚木采伐与更新技术[J]. 致富天地 2014(06)
    • [12].第四纪红黏土区退化马尾松皆伐迹地短期恢复效果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2)
    • [13].杉木人工林皆伐火烧后土壤呼吸研究[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01)
    • [14].秦岭小陇山锐齿栎林皆伐迹地土壤呼吸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2)
    • [15].人工刺槐林更新方式初探[J]. 陕西林业科技 2010(02)
    • [16].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小兴安岭低质林不同皆伐改造模式评价[J]. 林业科学 2011(12)
    • [17].皆伐火烧对亚热带森林不同深度土壤CO_2通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7(04)
    • [18].川南地区丛生竹硬头黄竹带状皆伐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四川林业科技 2019(03)
    • [19].马尾松人工林皆伐1年后新增天然阔叶幼树初报[J]. 林业资源管理 2019(06)
    • [20].不同地类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 2014(12)
    • [21].皆伐火烧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黑碳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9(02)
    • [22].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皆伐后不同更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及恢复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02)
    • [23].大兴安岭白桦低质林皆伐改造后枯落物水文效应[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10)
    • [24].锐齿栎林及其皆伐迹地休眠季土壤呼吸特征[J]. 林业科学 2013(11)
    • [25].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对杉木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6(04)
    • [26].石漠化喀斯特皆伐迹地的土壤侵蚀特征[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8(05)
    • [27].温州山地针叶林景观改造模式研究[J]. 林业科技 2016(04)
    • [28].退化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对近自然经营的短期响应[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03)
    • [29].皆伐与刀耕火种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动态恢复机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10)
    • [30].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07)

    标签:;  ;  ;  ;  ;  ;  ;  

    皆伐火烧对杉木林和栲树林碳、氮动态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