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促进糖类化合物立体选择性Wittig反应研究

微波促进糖类化合物立体选择性Wittig反应研究

论文摘要

Wittig反应是有机合成中构建碳碳双键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双键位置专一、立体选择性好、延长碳链的同时引入适当的官能团等特点;利用Wittig反应可以方便快捷的制备含适当官能团及碳链的糖烯类衍生物,进一步可制备结构各异的高碳糖衍生物。糖烯类化合物尤其是含有α,β-不饱和酯的糖烯化合物,由于可以作为多种复杂的糖类衍生物的合成中间体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对近年来Wittig反应在糖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合成的立体选择性进行了研究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微波辐射条件下含羰基的糖类化合物与含酯基的稳定型叶立德A (Ph3P=CHCOOEt)的反应条件,通过反应结果的比较发现:Wittig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受溶剂、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反应的收率受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影响。进一步以制备的含有α,β-不饱和酯的糖烯化合物为原料,经过选择性还原得到烯丙醇类化合物,再经由Overman重排反应得到氨基糖衍生物。找到了一种合成氨基糖衍生物的便捷方法。产物及中间体的结构通过1HNMR,13CNMR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确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Wittig反应及其在糖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 1.1 引言
  • 1.2 Wittig反应机理
  • 1.3 Wittig反应的立体化学
  • 1.3.1 稳定型叶立德的立体化学
  • 1.3.2 活泼型叶立德的立体化学
  • 1.3.3 半稳定型叶立德的立体化学
  • 1.4 微波辐射条件下的Wittig反应
  • 1.5 糖类化合物的Wittig反应
  • 1.5.1 糖醛的Wittig反应
  • 1.5.2 糖酮的Wittig反应
  • 1.5.3 糖酸内酯的Wittig反应
  • 1.5.4 开链糖的Wittig反应
  • 1.5.5 微波促进的糖类化合物的Wittig反应
  • 1.6 论文的设计思想
  • 第2章 糖类化合物立体选择性Wittig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及药品
  • 2.2.2 中间体的合成
  • 2.2.3 Wittig反应
  • 2.2.4 Overman重排反应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中间体的合成
  • 2.3.2 Wittig反应
  • 2.3.3 Overman重排反应
  • 2.3.4 结构分析
  • 2.4 附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钯(Ⅱ)催化的分子内交叉偶联反应立体选择性合成亚甲基吲哚酮的研究[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2].关于分子特征形状的理论——Ⅲ.分子形貌上指示反应的区位和立体选择性[J]. 中国科学:化学 2020(11)
    • [3].微波促进立体选择性高效合成糖基α,β-不饱和酯类化合物[J]. 有机化学 2012(08)
    • [4].席夫碱-铝配合物的合成及对丙交酯的立体选择性聚合[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4(03)
    • [5].生物催化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中存在问题及其发展策略[J]. 生物加工过程 2008(02)
    • [6].通过定向进化策略提高酯酶立体选择性的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1(02)
    • [7].立体选择性酯酶的基因挖掘、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功能验证[J]. 新余学院学报 2019(05)
    • [8].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薄荷基溴和新薄荷基溴[J]. 有机化学 2010(01)
    • [9].溶剂调控布洛芬乙烯酯酶促水解的立体选择性的热力学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3(05)
    • [10].金催化立体选择性构建β艾杜七碳糖苷键[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S2)
    • [11].(2S,3S)-鞘胺醇的合成[J].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9(03)
    • [12].镍催化的偕二氟芳基乙烯与有机锌交叉偶联反应立体选择性合成(Z)-单氟烯烃[J]. 有机化学 2019(01)
    • [13].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立体选择性催化合成噁唑啉-2-(硫)酮衍生物[J]. 有机化学 2017(12)
    • [14].银催化1-溴代炔烃的功能化反应:高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合成(Z)-β-溴-1-芳基乙烯基芳基酯(英文)[J]. 有机化学 2020(08)
    • [15].3β,12β,20,25-四羟基-达玛烷异构体大鼠肠道立体选择性的吸收[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9(03)
    • [16].苯并呋喃酮对2-苯二甲酰亚胺丙烯酸酯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利用位阻和电子效应参数构建结构-立体选择性关系[J]. 有机化学 2016(07)
    • [17].立体选择性的合成含有吲哚环的中环化合物[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8].立体选择性羧酸酯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优化[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19].三或四取代单氟烯烃的高立体选择性合成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 2017(09)
    • [20].α-氨基酰胺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3(03)
    • [21].L-色氨酸甲酯氢溴酸盐与醛的高立体选择性Pictet-Spengler反应合成手性1,3-二取代-1,2,3,4-四氢-β-咔啉[J]. 合成化学 2009(06)
    • [22].来源于西梅的(R)-醇腈酶促立体选择性转氰合成(R)-酮醇腈[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0(11)
    • [23].薯蓣皂苷的汇聚式合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24].扁桃酸在大鼠、小鼠和兔组织中的立体选择性代谢(英文)[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9(05)
    • [25].烯虫酯的立体选择性全合成[J]. 有机化学 2008(03)
    • [26].酮洛芬可注射植入剂在酸性介质中的立体选择性释放行为[J]. 中国药学杂志 2010(03)
    • [27].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20(R/S)-25-OH-PPD及其立体选择性药代动力学研究[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8(04)
    • [28].克伦特罗在猪体内立体选择性降解行为研究[J]. 中国兽药杂志 2015(12)
    • [29].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合成新型螺羟吲哚类化合物[J]. 有机化学 2009(07)
    • [30].α-氨基酰胺类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新方法[J]. 化学通报 2013(09)

    标签:;  ;  ;  ;  

    微波促进糖类化合物立体选择性Wittig反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