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溶胶凝胶复合膜层制备及其耐蚀性

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溶胶凝胶复合膜层制备及其耐蚀性

论文摘要

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电子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较差的耐腐蚀性能限制了镁合金的应用。微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公认的最有前途的镁合金表面处理方法之一。它是在普通阳极氧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能够在Al、Mg、Ti等阀金属及其合金表面原位形成陶瓷膜层,极大地提高金属的耐蚀、耐磨等性能。但微弧氧化膜的多孔结构也对其防腐蚀作用埋下了隐患。常用的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质溶液有两大类,一类为以含Cr(VI)化合物为主要组分的电解质溶液;另一类为以磷酸盐和/或氟化物为主要组分的电解质溶液。这些电解质溶液中均含有对环境有极大危害的物质,因此,开发绿色环保型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液体系,深入探讨微弧氧化处理工艺、膜层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其生长过程是十分必要的。为进一步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改善微弧氧化膜的结构,于镁合金表面制备复合膜层并系统研究复合膜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膜层之间的结合机制,对镁合金的广泛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系统讨论了微弧氧化电解液中主成膜剂、辅助成膜剂、添加剂等成分及其浓度对微弧氧化过程和膜层性能的影响,开发出了一种绿色环保型的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液体系,并分析了各成分在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所开发出的绿色环保型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液体系为:铝酸钠30g/dm3,氢氧化钠20g/dm3,蒙脱石3g/dm3,阿拉伯树胶2g/dm3。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微弧氧化膜表面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优化了微弧氧化过程工艺参数。通过扫描电镜、能谱、X衍射、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微弧氧化膜的形貌、组成、结构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最佳微弧氧化工艺条件为:终止电压180V,氧化时间30min,脉冲频率50Hz,占空比30%。优化工艺下所制备的微弧氧化膜为多孔结构,A1、O元素含量较高,膜层主要由MgO.MgAl2O4和Al12Mg17组成,耐腐蚀性能比AZ91D镁合金基体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基础上,采用微弧氧化与溶胶凝胶技术相结合,在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表面制备出了具有一定厚度的溶胶凝胶层,形成复合膜层。通过扫描电镜、能谱、X衍射、差热-热重、红外光谱、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循环阳极极化曲线等分析测试方法,优化了溶胶制备工艺和溶胶凝胶层沉积工艺,系统研究了复合膜的形貌、组成、结构等特征及其耐蚀性。结果表明,最佳溶胶制备工艺为:Si:Zr摩尔比为2:1,水浴时间30min,水浴温度50℃,pH值为3。最佳溶胶凝胶膜层沉积工艺为:采用凝胶化工艺处理,干燥温度控制在80℃右,干燥时间1h,固化温度150℃,固化时间0.5h,浸涂次数3次。优化工艺下所制备的复合膜为微晶与玻璃态的混合结构,表面微观缺陷较少,结合力和致密性都较好,具有较强的耐蚀性。研究了微弧氧化膜的生长过程,分析了处于不同生长阶段氧化膜的形貌、成分和耐蚀性。首次采用Gaussian03分析软件,计算了溶胶凝胶层吸附前后体系中的相关键长、荷电状态和结合能,从分子或原子水平上分析了复合膜层间的结合状态。结果表明,处于不同生长阶段氧化膜的结构形貌与其耐蚀性具有对应关系。溶胶凝胶膜在微弧氧化膜表面的吸附更加稳定,复合膜的层间结合力较好,为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高性能的防腐蚀涂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使用极化曲线与交流阻抗技术,深入研究了微弧氧化膜和复合膜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腐蚀扩展过程。并针对性的建立了不同的等效电路模型,对微弧氧化膜和复合膜在不同腐蚀介质和不同腐蚀时期的腐蚀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3.5%氯化钠溶液、3.5%硫酸钠溶液和模拟海水溶液中,微弧氧化膜和复合膜表现出某些相似的腐蚀电化学行为,也出现一些不同的特征。在不同的腐蚀介质以及不同的腐蚀时期,腐蚀控制过程会发生改变。最后,在镁合金表面成功制备了有色复合膜层,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红外光谱、极化曲线和循环阳极极化曲线等分析测试方法,探讨了有色复合膜的结构形貌、耐腐蚀性能和耐蚀机理。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有色复合膜表面光滑,着色效果较好。其中添加CuSO4·5H2O所制备出的有色复合膜耐腐蚀性能最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镁合金特性及其应用
  • 1.2 镁与镁合金腐蚀现状
  • 1.3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
  • 1.3.1 化学转化处理
  • 1.3.2 阳极氧化处理
  • 1.3.3 金属涂镀处理
  • 1.3.4 有机物涂层
  • 1.4 微弧氧化技术
  • 1.4.1 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
  • 1.4.2 微弧氧化技术的特点
  • 1.4.3 微弧氧化膜的制备方法
  • 1.4.4 影响微弧氧化膜性能的因素
  • 1.5 溶胶凝胶技术
  • 1.5.1 溶胶凝胶法保护性涂层的制备
  • 1.5.2 溶胶凝胶涂层涂覆方法
  • 1.5.3 溶胶凝胶涂层热处理
  • 1.6 镁合金表面膜层的着色技术
  • 1.6.1 化学氧化和喷涂着色
  • 1.6.2 金属涂层着色
  • 1.6.3 阳极氧化着色
  • 1.6.4 微弧氧化着色
  • 1.7 镁合金微弧氧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1.8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液体系选择及各组分的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及检测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弧氧化电解液中主成膜剂的选择
  • 2.3.2 微弧氧化电解液中辅助成膜剂的选择
  • 2.3.3 主成膜剂和辅助成膜剂浓度的选择
  • 2.3.4 微弧氧化电解液中添加剂的选择
  • 2.3.4.1 有机添加剂
  • 2.3.4.2 无机添加剂
  • 2.3.4.3 含不同添加剂电解液中所制得膜层的耐腐蚀性能
  • 2.3.4.4 不同添加剂对微弧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2.3.4.5 不同添加剂对微弧氧化膜成分的影响
  • 2.3.4.6 不同添加剂对微弧氧化膜结构和物相的影响
  • 2.3.4.7 添加剂浓度的确定
  • 2.3.5 单一电解质在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所起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参数对成膜效果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及检测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2.4 实验方法
  • 3.2.5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工艺条件下成膜的微观形貌
  • 3.3.1.1 终止电压
  • 3.3.1.2 氧化时间
  • 3.3.1.3 脉冲频率
  • 3.3.1.4 不同占空比
  • 3.3.2 田口实验设计法优化工艺参数
  • 3.3.2.1 田口实验设计
  • 3.3.2.2 工艺参数优化
  • 3.3.3 微弧氧化膜的结构形态和性质
  • 3.3.3.1 微弧氧化膜的微观形貌
  • 3.3.3.2 微弧氧化膜的成分
  • 3.3.3.3 微弧氧化膜的相组成
  • 3.3.3.4 微弧氧化膜的极化曲线分析
  • 3.3.3.5 微弧氧化膜的交流阻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镁合金表面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及检测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实验方法
  • 4.2.5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2-ZrO2溶胶的制备'>4.3.1 SiO2-ZrO2溶胶的制备
  • 4.3.2 涂层制备工艺
  • 4.3.2.1 凝胶化工艺对复合膜耐蚀性的影响
  • 4.3.2.2 干燥温度对复合膜耐蚀性的影响
  • 4.3.2.3 干燥时间对复合膜耐蚀性的影响
  • 4.3.2.4 固化温度对复合膜耐蚀性的影响
  • 4.3.2.5 固化时间对复合膜耐蚀性的影响
  • 4.3.2.6 浸涂次数对复合膜耐蚀性的影响
  • 4.3.3 镁合金表面复合膜的性能
  • 4.3.3.1 复合膜表面、截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 4.3.3.2 复合膜的X衍射分析
  • 2-ZrO2溶胶粉体的红外光谱分析'>4.3.3.3 SiO2-ZrO2溶胶粉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 2-ZrO2溶胶粉体的差热、热重分析'>4.3.3.4 SiO2-ZrO2溶胶粉体的差热、热重分析
  • 4.3.3.5 点滴实验
  • 4.3.3.6 全浸实验
  • 4.3.3.7 复合膜的极化曲线分析
  • 4.3.3.8 复合膜的交流阻抗分析
  • 4.3.3.9 复合膜的循环阳极极化曲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弧氧化膜生长过程及复合膜结合状态
  • 5.1 引言
  • 5.2 实验及检测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设备
  • 5.2.4 实验方法
  • 5.2.5 测试方法
  • 5.3 镁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生长过程
  • 5.3.1 不同生长阶段氧化膜的形成及结构形貌
  • 5.3.1.1 氧化膜生长过程分析
  • 5.3.1.2 氧化膜的表面微观形貌及成分
  • 5.3.1.3 氧化膜的截面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
  • 5.3.2 不同生长阶段氧化膜的性质
  • 5.3.2.1 氧化膜的厚度及沉积速率
  • 5.3.2.2 全浸实验
  • 5.3.3 不同生长阶段氧化膜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5.3.3.1 极化曲线
  • 5.3.3.2 交流阻抗
  • 5.4 镁合金表面复合膜的层间结合状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和复合膜的腐蚀行为
  • 6.1 引言
  • 6.2 实验及检测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主要试剂
  • 6.2.3 主要仪器设备
  • 6.2.4 实验方法
  • 6.2.5 测试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和复合膜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 6.3.1.1 极化曲线分析
  • 6.3.1.2 交流阻抗谱特征
  • 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6.3.2 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和复合膜在Na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 6.3.2.1 极化曲线分析
  • 6.3.2.2 交流阻抗谱特征
  • 6.3.3 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和复合膜在模拟海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 6.3.3.1 极化曲线分析
  • 6.3.3.2 交流阻抗谱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有色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 7.1 引言
  • 7.2 实验及检测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主要试剂
  • 7.2.3 主要仪器设备
  • 7.2.4 实验方法
  • 7.2.5 测试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不同着色添加剂的着色效果
  • 7.3.2 有色复合膜的结构形貌特征
  • 7.3.2.1 有色复合膜的表面形貌
  • 7.3.2.2 有色复合膜的成分
  • 7.3.2.3 有色复合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7.3.3 有色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
  • 7.3.3.1 有色复合膜的极化曲线
  • 7.3.3.2 有色复合膜的循环阳极极化曲线
  • 7.4 复合膜着色机理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弯管段流速对AZ91D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6(11)
    • [2].冷却时间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J]. 新技术新工艺 2011(01)
    • [3].AZ91D镁合金激光熔凝层的缺陷[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09(04)
    • [4].粗镁直接熔制高品质AZ91D镁合金研究[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09(04)
    • [5].AZ91D镁合金遗传性研究[J]. 铸造技术 2009(12)
    • [6].AZ91D镁合金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构建及其腐蚀行为[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7].挤压压力对液态模锻AZ91D镁合金壳体件组织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13(09)
    • [8].AZ91D压铸镁合金超声振动钻削实验[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2(04)
    • [9].四硼酸钠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特性的影响[J]. 电镀与精饰 2012(10)
    • [10].AZ91D镁合金用复合缓蚀剂缓蚀行为的研究[J]. 电镀与精饰 2012(12)
    • [11].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中电源脉冲宽度的影响研究[J]. 铸造技术 2011(04)
    • [12].AZ91D镁合金铈转化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J]. 功能材料 2011(S2)
    • [13].预处理对AZ91D镁合金化学镀镍的影响[J]. 电镀与精饰 2017(10)
    • [14].漂珠/AZ91D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组织研究[J]. 铸造 2015(11)
    • [15].AZ91D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形貌及磨损特性分析[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5(06)
    • [16].AZ91D镁合金电偶腐蚀的扫描开尔文探针原位表征[J]. 材料保护 2011(03)
    • [17].碳纳米管增强AZ91D复合材料微区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0(02)
    • [18].AZ91D镁合金表面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与性能[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0(12)
    • [19].电磁搅拌工艺对AZ91D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铸造技术 2009(02)
    • [20].AZ91D镁合金在含植酸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21].挤压铸造AZ91D合金工艺参数的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09(23)
    • [22].AZ91D薄板搅拌摩擦焊[J]. 焊接学报 2008(02)
    • [23].AZ91D镁合金自孕育流变压铸组织及性能[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20(07)
    • [24].镁合金AZ91D化学机械抛光工艺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 2017(02)
    • [25].AZ91D镁合金电镀铜前处理工艺研究[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11(04)
    • [26].AZ91D镁合金表面浸锌工艺研究[J]. 航空材料学报 2010(05)
    • [27].液态模锻对AZ91D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09(03)
    • [28].稀土钇对AZ91D镁合金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4)
    • [29].AZ91D镁合金表面覆铝的显微组织及性能[J]. 金属热处理 2009(11)
    • [30].等温热处理对消失模铸造AZ91D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 2008(01)

    标签:;  ;  ;  ;  ;  

    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溶胶凝胶复合膜层制备及其耐蚀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