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思考

对我国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思考

论文摘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制度。但是目前,这一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相对滞后的制度建设也难以适应我国现阶段民主政治体制建设的发展要求。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成细胞,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但在现阶段以“兼职代表”为主体的人大代表制度体系下,人大代表履职状况不理想已经形成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成为影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下,究竟是推行代表“兼职”制好还是“专职”制好?从理论到实践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和看法,不论是哪一种主张,都需要我们结合国情,用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去论证可行性。本文正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渊源、人大代表制度的发展及其具体内涵,重点分析了目前的人大代表制度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人大代表角色缺位、数量过多、意识淡薄、履职不力和缺乏监督等问题;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提出过程,并针对学术界有关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或兼职制度的争论进行总结,据此概括了三个方面的论点,即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主张,推行人大代表兼职制度的主张以及二者兼并的主张;第三部分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我国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意义,包括符合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强化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的需要以及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需要,从而论证推行这一制度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提出了目前在我国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面临的五大难题,包括立法、意识、代表素质、关系以及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引述了国外议员制度的相关规定,重点阐述了国外议员制度立法完善、制度健全以及机构专业这几方面的内容,为在我国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及相关改革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借鉴参考;第六部分重点分析了我国的现实改革路径,从完善立法、健全机构、缩减名额、经费单列、加强培训、强化监督六个方面阐述我国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方向和改革途径。总而言之,全文从分析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现状出发,针对我国现行人大代表制度存在的问题,对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进行深入思考,并在参考国外议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进行改革探索,力求提出一种渐进的改革方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一) 人大代表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 (二) 人大代表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角色缺位
  • 2. 数量过多
  • 3. 意识淡薄
  • 4. 履职不力
  • 5. 缺乏监督
  • 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提出与争议
  • (一) 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提出
  • (二) 有关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争议
  • 三、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意义
  • (一) 符合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 (二) 强化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 (三)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
  • (四)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的需要
  • (五) 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需要
  • 四、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面临的问题
  • (一) 立法中的问题
  • (二) 意识问题
  • (三) 代表素质问题
  • (四) 关系问题
  • (五) 体制问题
  • 五、国外议员制度的参考借鉴
  • (一) 立法完善
  • (二) 制度健全
  • (三) 机构专业
  • 六、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途径
  • (一) 完善立法
  • (二) 健全机构
  • (三) 缩减名额
  • (四) 经费单列
  • (五) 加强培训
  • (六) 强化监督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8(06)
    • [2].新时代背景下政治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切入点分析[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8(12)
    • [3].政治体制改革的边界与走向[J]. 管理观察 2019(18)
    • [4].新起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趋势研究[J]. 改革与开放 2018(01)
    • [5].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中的政治体制改革[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6].改革开放40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8(03)
    • [7].40年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脉络[J]. 人民论坛 2018(28)
    • [8].全面现代化亟需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J]. 人民论坛 2018(28)
    • [9].司法改革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J]. 人民法治 2018(21)
    • [10].戈尔巴乔夫对改革受阻的体认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抉择[J]. 俄罗斯学刊 2017(02)
    • [11].列宁晚年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四)[J]. 史林 2017(03)
    • [12].协商民主路径推动政治体制改革[J]. 团结 2017(02)
    • [13].政治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4)
    • [14].浅谈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J]. 才智 2015(35)
    • [15].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01)
    • [16].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7].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浅析[J]. 改革与开放 2016(12)
    • [18].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J]. 才智 2016(25)
    • [19].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政治体制改革[J]. 改革与开放 2016(18)
    • [20].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思想指南[J]. 行政管理改革 2014(10)
    • [21].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4(01)
    • [22].重温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4(04)
    • [23].依法治国推动政治体制改革[J]. 探索与争鸣 2015(01)
    • [24].从政治体制改革大思路认识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J]. 世纪行 2015(03)
    • [25].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J]. 四川统一战线 2015(04)
    • [26].古巴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赤子(上中旬) 2015(15)
    • [27].中苏政治体制改革方略比较研究——兼论邓小平渐进式改革的一般意义[J]. 学理论 2015(25)
    • [28].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5(05)
    • [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与经验[J]. 青年与社会 2019(07)
    • [30].浅析中国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J]. 山西青年 2018(22)

    标签:;  ;  ;  ;  

    对我国推行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