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

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带来了从经济形态到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使高校德育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时代课题,高校德育必然要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适应这种变革。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阐释,运用历史研究、文本解读、访谈、个案考察等方法,把特定时期的中国高校德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在社会变革中的演变过程,深入挖掘价值观变迁与高校德育转型的内在机理联系。论文力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在社会变革中发展进程历史经验的揭示,并在对当代高校德育相关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寻找合理的定位,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和社会新道德秩序的重建。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六章。 导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原因,研究的价值所在,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对论文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的视野探讨1978年到1992年这期间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德育的新探索。为应对社会出现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关系的新变化,高校德育适时地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探索德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内容。但总体来讲,此时德育改革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德育实践在“教育危机”中陷入了被动应付的僵局。 第二章着重论述1992年到2005年间,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新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等多元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构成了高校德育改革复杂的内外环境,出现了德育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在既有德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域,出现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与网络兴起相关联的网络德育问题等等,高校德育在改革中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三章从微观的视角,抓住德育结构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德育目标与德育功能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同时德育目标的合理设置也会制约德育功能的发挥。论文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对高校德育目标设置进行解读和特征分析,提出了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从“应然”和“实然”的状态对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进行梳理与反思,指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转变的条件下,应进一步拓展德育功能。 第四章探讨了高校德育的变革与转型是如何体现在德育课程的发展演变中。指出了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课程思想,描述了专门德育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采用课堂观察和调查访谈的方式,对“主渠道”德育实效性不佳的状况进行剖析,提出德育中的教学不等于教育。

论文目录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构想与内容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四、概念的界定
  • (一) “社会变革”释义
  • (二) “德育”与“高校德育”释义
  • (三) “德育转型”释义
  • 第一章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价值主体回归与高校德育新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高校德育环境的转变
  • 一、“改革”带来价值主体的回归与理性精神的张扬
  • 二、“开放”引发权威效应的丧失与自我价值的凸现
  •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构与转型探索
  • 一、新教育方针的确立对高校德育的引导
  • 二、80年代高校德育的实践探寻
  • 三、高校德育研究的启动: 德育的学科化走向
  • 第三节 “教育危机”中的高校德育
  • 一、价值导向的错位与德育工作的弱化
  • 二、高校德育的失误
  • 三、反思: 在社会变革中高校德育何以作为?
  • 第二章 市场经济转轨中的多元价值文化与高校德育的新发展(1992-2005)
  • 第一节 高校德育发展的复杂背景
  • 一、遭遇新挑战: 市场经济的“双刃剑”效应
  •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价值文化
  • 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德育面临的时代性新课题
  •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改革探索
  • 一、高校德育在改革中的新发展
  • 二、开启心灵之门: 高校德育价值指向的新维度
  • 三、人文素质教育: 寻求“精神家园”的重建路径
  • 四、诚信教育: 源自信用经济时代的呼唤
  • 第三节 数字化生存与网络德育的启动
  • 一、网络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冲击
  • 二、高校网络德育的启动
  • 三、“红色网站”的尴尬境遇
  • 四、网络德育中的主体自觉
  • 第三章 德育功能观与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置
  • 第一节 高校德育目标设置的理性反思
  • 一、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发展
  • 二、高校德育目标特点的理性分析
  • 第二节 高校德育功能反思与功能拓展
  • 一、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的历史梳理与反思
  • 二、德育功能观的更新与高校德育功能的拓展
  • 第三节 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
  • 一、确立高校德育目标的依据
  • 二、德育目标应体现先进文化的价值意蕴
  • 三、境界提升: 德育目标设置的维度指向
  • 第四节 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德育功能的创新
  •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决定高校德育功能的转换
  • 二、高校德育功能的时代创新
  • 第四章 德育课程观念更新与高校德育课程建构
  • 第一节 德育课程观与高校德育课程发展进程
  • 一、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二、德育观念变革与高校德育课程的演进
  • 三、《思想道德修养》教材的文本解读
  • 第二节 “主渠道”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分析
  • 一、“两课”: 学生出勤率及其课堂表现
  • 二、“主渠道”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剖析
  • 三、德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之辨析
  • 第三节 不容忽视: 非专门德育学科课程的德育功效
  • 一、德育活动课程: 社会实践
  • 二、校园文化: 一种典型的隐性德育课程
  • 第四节 课程观变革下的高校德育课程改革
  • 一、高校德育课程观念的变革
  • 二、整合德育课程群建设
  • 三、沟通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
  • 第五章 高校德育的日常实践: 辅导员工作之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现状: 日常德育在事务性工作中游离
  • 一、博弈: 管理与教育的选择
  • 二、辅导员的生命样态: 来自一线的诉说
  • 三、学生眼中的辅导员与日常德育
  • 第二节 历史回眸: 缘自日常政治控制的需要
  • 一、辅导员工作的历史溯源
  • 二、辅导员工作模式与日常德育的发展
  • 三、日常德育实践的困境分析
  • 第三节 在交往互动实践中重新诊释日常德育
  • 一、日常德育应回归日常生活
  • 二、在日常交往互动中重构师生德育关系
  • 三、日常德育中制度和教育的和谐统一
  • 第六章 走向未来: 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
  • 第一节 整合中外优秀德育资源
  • 一、文化传统: 德育现代化转型的内源性资源
  • 二、外来优秀德育文化资源的借鉴
  • 三、东西方价值资源的整合
  • 第二节 高校德育现代化转型的文化思索
  • 一、高校德育发展进程的前瞻性反思
  • 二、高校德育立足“整体教育”的视野
  • 三、走出困境: 回归本真的德育价值取向
  • 四、走向未来: 追求德性的可持续发展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如何通过班级家委会促进学校德育工作[J]. 教育革新 2019(04)
    • [2].社区音乐德育研究[J]. 通俗歌曲 2015(11)
    • [3].拓宽德育工作渠道,让学生在行动中成长[J]. 新课程(下) 2014(08)
    • [4].中职生德育现状调查及中职学校阳光德育实践研究[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2019(01)
    • [5].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革新 2019(06)
    • [6].关于“1+1”双主共进式家校德育合作的策略[J]. 教育革新 2017(12)
    • [7].大数据助力学校德育精准化探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12)
    • [8].关于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3)
    • [9].私立高中德育工作的困境和建议[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4)
    • [10].欢迎关注中国德育微信公众号[J]. 中国德育 2019(16)
    • [11].欢迎关注中国德育微信公众号[J]. 中国德育 2019(23)
    • [12].欢迎关注中国德育微信公众号[J]. 中国德育 2019(20)
    • [13].新媒体视域下的道德叙事与德育功能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22)
    • [14].高职院校社团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J]. 科技资讯 2019(32)
    • [15].学校德育现代化的内涵、诉求、困境与路径[J]. 浙江教育科学 2019(06)
    • [16].对话德育:高职院校德育范式的创新与超越[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36)
    • [17].平等交互理念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基于孔子“对话式教学”的考量[J]. 吕梁学院学报 2019(06)
    • [18].童谣的德育意蕴与价值实现[J]. 上海教育科研 2019(12)
    • [19].欢迎关注中国德育微信公众号[J]. 中国德育 2019(24)
    • [20].中国德育2019年总目次[J]. 中国德育 2019(24)
    • [21].新时代下西部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06)
    • [22].初探中职思想政治课中的“快乐德育”[J]. 北极光 2019(12)
    • [23].中职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研究[J]. 才智 2020(03)
    • [24].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 科技风 2020(08)
    • [25].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认知及德育发展现状分析[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0)
    • [26].我们这样做德育:抓大不放小,创新也守本[J]. 华夏教师 2019(34)
    • [27].延伸教育触角,实施无缝隙德育[J]. 华夏教师 2019(35)
    • [28].新中国成立70年数学学科德育的回顾与展望[J]. 课程.教材.教法 2019(12)
    • [29].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36)
    • [30].新形势下师范学校德育功能创新性的几点思考[J]. 华夏教师 2019(34)

    标签:;  ;  ;  ;  

    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