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视角的信息研究

基于利益视角的信息研究

论文摘要

在世界信息经济风起云涌的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一国信息资源的富集程度和信息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利益的视角对信息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全面持久的获得更多的信息利益提供帮助。文章围绕信息利益问题逐层深入展开分析,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实践考察和对策展望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本理论分析主要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主要从信息利益概念的界定及理解、信息利益形成与配置的一般过程和信息利益的历史演变三个方面展开对信息利益基本理论的分析。首先,文章在综合考察了利益和信息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信息利益的内涵、特点和分类进行了分析;其次,在解析了信息利益概念的基础上对信息利益形成与配置总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三,从历史发展视角对信息利益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表现做了总体的考察。上述理论分析为下文信息利益实践的考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实践考察主要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的内容,主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来考察信息利益的实践活动。国内层面上,文章以中国的信息利益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的信息利益实践状况进行了考察,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信息利益的总体状况;国际层面上,文章选取国外实践信息利益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分别进行分析,根据他们各自信息利益的实现情况总结出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和引以为戒的教训。第三部分对策展望主要包括第八章和第九章的内容,主要是结合我国信息利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信息利益实践的经验,提出了更好地增进我国信息利益的主要对策,并进一步从更高的理论层面分析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我国信息利益的持久获得指明了方向。文章的新意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章通过信息、信息资源以及利益等概念的梳理,明确界定和分析了信息利益概念及其历史演变,比较完整地建立了信息利益的理论框架,这些工作进一步扩展了利益理论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利益理论的内容;其次,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分别对我国宏观、中观和微观信息利益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在辅助证明了相关信息利益理论的同时,也更为具体的说明了我国各层次信息利益的实现状况,总体上论证较为系统全面;第三,文章在提出增进我国信息利益对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为持久增进我国信息利益提供了理论指导。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四、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注释
  • 第一章 信息利益的理论基础及文献梳理
  • 第一节 信息利益的含义
  • 一、信息及相关概念解析
  • 二、利益概念及利益思想的演变
  • 三、信息利益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信息利益的特征
  • 一、信息利益的动态性和时效性
  • 二、信息利益的渗透性和共生性
  • 三、信息利益的竞争性和共享性
  • 四、信息利益的累积性和系统性
  • 第三节 信息利益的分类
  • 第四节 信息利益相关思想文献综述
  • 注释
  • 第二章 信息利益的形成与配置
  • 第一节 信息利益的创造与形成
  • 一、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的前提
  • 二、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的动力体系
  • 三、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的主要途径
  • 四、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路径的选择
  • 第二节 信息利益的配置
  • 一、信息利益的交换及利益影响
  • 二、信息利益分享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手段
  • 第三节 信息利益的实现与意义
  • 一、信息利益实现的特点
  • 二、信息利益实现的表现
  • 三、信息利益实现的意义
  • 注释
  • 第三章 信息利益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信息活动方式与信息利益
  • 一、农业文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二、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信息活动的特点
  • 三、农业文明时代信息利益的体现
  • 第二节 工业文明时代的信息活动方式与信息利益
  • 一、工业文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信息活动的特点
  • 三、工业文明时代信息利益的体现
  • 第三节 信息文明时代的信息活动方式与信息利益
  • 一、信息文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二、信息文明时代人类信息活动的特点
  • 三、信息文明时代信息利益的体现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信息利益的宏观考察
  • 第一节 信息利益与国家信息安全
  • 一、国家信息安全
  • 二、信息利益与国家信息安全的关系
  • 三、中国信息安全现状
  • 第二节 信息利益与国际信息贸易
  • 一、全球化视野下的信息利益
  • 二、中国国际信息贸易的分析
  • 第三节 信息利益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一、中国信息要素状况的辩证考察
  • 二、中国信息利益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中国信息利益的区域分析
  • 一、信息利益与区域经济发展
  • 二、信息利益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信息利益的中观考察
  • 第一节 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
  •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轨迹的辩证考察
  •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三、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二节 中国传统产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一、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基本理论
  • 二、农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工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四、服务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第三节 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
  • 一、基本数据的准备
  • 二、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一
  • 三、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二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信息利益的微观考察
  • 第一节 信息利益与企业竞争力
  • 一、企业竞争力的含义
  • 二、信息资源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表现
  • 第二节 中国企业信息利益状况的考察
  • 一、企业获取信息利益的前提条件
  • 二、中国企业信息利益现状的考察
  • 第三节 个人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一、个人信息利益的理论分析
  • 二、个人信息利益的实证研究
  • 注释
  • 第七章 国外信息利益的实践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美国的信息政策
  • 二、美国的信息利益状况
  • 三、美国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第二节 日本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日本的信息政策
  • 二、日本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日本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第三节 韩国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韩国的信息政策
  • 二、韩国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韩国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第四节 印度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印度的信息政策
  • 二、印度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印度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注释
  • 第八章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对策
  • 第一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总体思路
  • 一、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基本战略
  • 二、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宏观对策
  • 一、国家全面发展中实现信息利益的对策
  • 二、增进区域信息利益的对策
  • 第三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中观对策
  • 一、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
  • 二、增进传统产业信息利益的对策
  • 第四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微观对策
  • 一、促进企业信息利益实现的对策
  • 二、增进个人信息利益的对策
  • 注释
  • 第九章 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一、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辩证考察
  • 二、信息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第二节 信息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 一、信息化能够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条件
  • 二、可持续发展具体实现路径客观需要具备的条件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信息利益的实现
  • 一、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信息伦理
  • 二、科学发展观引领信息化建设
  • 三、科学发展观引领信息文明建设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基建”将加速信息文明时代进程——专访中建政研集团董事长梁舰[J].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20(04)
    • [2].信息文明:哲学研究的新向度[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9(03)
    • [3].重新理解“发展”的信息文明“钥匙”(英文)[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9(04)
    • [4].重新理解“发展”的信息文明“钥匙”[J].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6)
    • [5].信息化社会下协商民主的发展条件[J]. 知识文库 2016(14)
    • [6].信息文明对档案利用工作的影响[J]. 湖北档案 2015(06)
    • [7].试论信息文明下档案工作变革[J]. 兰台世界 2015(26)
    • [8].从信息文明看中国创新发展理念践行路径[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10)
    • [9].中华文明演进的三大乐章[J]. 人民论坛 2019(21)
    • [10].信息文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J]. 学术月刊 2018(05)
    • [11].信息大于物质:信息文明的价值取向[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12].人生梦想 职业生涯 专业理念 精神诉求——一个图书馆人的漫漫心路 信息文明的价值追求[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09(04)
    • [13].信息文明视阈的群众史观新内涵[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14].当代哲学视野中的信息文明——第十五届《哲学分析》论坛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哲学分析 2017(05)
    • [15].信息文明与共享发展的内在关联[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16].信息文明时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探微[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5)
    • [17].论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34)
    • [18].价值和合 迎接生命文明[J]. 人与自然 2012(07)
    • [19].新冠肺炎疫情的批判性思维启示及信息生态平衡的人工智能应用[J]. 社会科学 2020(06)
    • [20].信息文明与中国艺术语言创新[J]. 中国文艺评论 2018(09)
    • [21].人工智能的信息文明意蕴[J].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7)
    • [22].信息时代需要怎样的信息文明匹配?[J]. 新民周刊 2016(38)
    • [23].杨学山 信息文明的发展势不可挡[J]. 英才 2015(01)
    • [24].政府数据治理与智慧社会前瞻[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23)
    • [25].中国企业转型为什么成功率低?[J]. 商业文化 2014(28)
    • [26].从“知识青年”到“信息青年”[J]. 中国青年研究 2014(09)
    • [27].让残疾人共享信息文明 我们责无旁贷[J]. 江苏通信 2008(S1)
    • [28].论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联[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 [29].信息文明时代档案文化建设现状反思[J]. 档案管理 2013(01)
    • [30].10年后大逆转[J]. 互联网周刊 2008(06)

    标签:;  ;  ;  ;  ;  

    基于利益视角的信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