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及其动态研究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及其动态研究

论文摘要

植物功能群(Plant Functional Groups, PFGs)把植物的功能特性与环境变化明晰地联系在一起。目前,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研究主要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主,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较为薄弱。植物功能群的提出和研究,为研究复杂的植物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法和途径。现在对植物功能群研究的广度和宽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概念本身。植物功能群整合了功能及对环境响应相似的一类植物,但植物功能特征不是绝对的、单一的,所以对植物功能群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会有不同的定义及划分方法。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尺度来对植物功能群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有不同的针对方向和目的,使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更全面的理解复杂的陆地生态系统。学者们在研究生态系统时,或多或少地总要与植物功能群相联系,这大大拓宽了植物功能群的应用范围。所有前人的研究使植物功能群的概念、划分、方向和应用等诸方面越来越清晰。一个规范、统一和明确的植物功能群研究方案,能对植物功能群的研究更加深入,也能整合全球所有植物功能群的相关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植物种类丰富。对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的植被进行功能群划分可以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优势种左右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优势种为主体划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群,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框架结构及类群分布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部森林样带中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结合点,具有南北气候过渡带的典型特征,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作用下,群落的优势种突出。随着环境梯度(海拔)的变化,优势种变化明显,能较好的反映出植被与环境的动态关系。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对伏牛山南北坡植被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通过计算重要值等方法选择优势种,进而进行植物功能群划分。(1)确定37个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以X2(卡方)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来测定乔木优势种间的联结性。根据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及其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异同来划分植物功能群,结果表明,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短柄枹(Q. glandulifera)、锐齿栎(Q. acutidentata)、华山松(Pinus armandi)依海拔升高分别具有最大的优势性。以这四个优势种为主体将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乔木层划分为四个植物功能群,第一组功能群为:栓皮栎,槲栎(Q. aliena),山槐(Aldizzia kalkora),茅栗(Castaneaseguinii()1100m以下);第二组功能群为:短柄枹,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11001400m);第三组功能群为:锐齿栎,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14001800m);第四组功能群为:华山松,油松(P. tabulaeformis),六道木(Abelia biflor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红桦(B. albo-sinensis)(1800m以上)。分析各功能群沿水热梯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内在联系。可以十分清楚的发现在这四个植物功能群内有一些重要的形态特征是有相似之处的,功能群间的形态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如叶片的大小、树干的栓皮等。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也有着某些关联与差异。(2)草本植物对环境的反应较为敏感,能较好的反映出植被与环境的动态关系。以同样的方法研究了林下草本植物,共划分七组草本植物功能群:Ⅰ“伴人型”,Ⅱ“高山型”,III“阴湿型”,Ⅳ“耐旱型”,Ⅴ“林隙型”,Ⅵ“基础型”,Ⅶ“原始型”。这七种草本植物功能群基本上反映了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结构与功能的草本植被的分布情况。优势种种群的分布格局在不同功能群中多呈集群分布,且空间分布指数沿海拔梯度呈规律性变化。重要值大生态位宽的种群与其它种群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大,相反,重要值小生态位窄的种群与其它种群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小。少数种群间出现重要值大,生态位重叠小;重要值小生态位重叠大的特征。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典型样地测定优势种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特性,分析不同植物功能群优势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乔木和草本植物由于适应机制不一样,光合特性主要是受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同样的光强下,在短时间内草本与乔木物种光合速率相差不大;植物对光强的适应范围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受森林生态系统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植物“光合午休”现象并不明显。森林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及有效磷含量基本代表了土壤的养分状况,这些因素与植物功能群关系也较密切。不同植物功能群(乔木、灌木、草本)的分布与数量与森林土壤有着一定相互关系:南坡的p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及有效磷含量总体上高于北坡;pH值沿海拔梯度变化不大;有机质含量、有效氮含量、速效钾含量随海拔上升而上升;有效磷含量在中低海拔含量较高;土层越深,有机质含量、有效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及有效磷含量越低,pH值变化不明显。森林土壤特性变化的明显程度依次为:有机质>速效钾>有效氮。乔木和草本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多少对森林土壤养分含量具有决定作用,这是由于植被的归还作用引起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 1.2.1 植物功能群概念的发展历程
  • 1.2.2 植物功能群划分的依据及方法
  • 1.2.3 国内外植物功能群研究现状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格局
  • 2.1.2 以优势种为主体的植物功能群分类
  • 2.1.3 不同植物功能群优势种的种内种间关系
  • 2.1.4 研究区南北坡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的生理生态机制研究
  • 2.1.5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2.2.1 群落调查研究
  • 2.2.2 种间联结分析
  • 2.2.3 植物功能群多样性计算
  • 2.2.4 种内种间关系
  • 2.2.5 光合作用特性测定
  • 2.2.6 叶片荧光反应的测定
  • 2.2.7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 2.2.8 森林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特性测定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质、地貌
  • 3.3 水文
  • 3.4 气候
  • 3.5 土壤
  • 3.6 植被
  • 4 研究区沿环境梯度的植被生态特征
  • 4.1 研究区主要优势种及其分布概况
  • 4.2 研究区主要植物群落生态特征
  • 4.2.1 栓皮栎林的群落生态特征
  • 4.2.2 短柄枹林的群落生态特征
  • 4.2.3 锐齿栎林群落生态特征
  • 4.2.4 山顶矮曲林群落生态特征
  • 4.3 小结
  • 5 以优势种为主体的植物功能群划分
  • 5.1 乔木层植物功能群划分
  • 5.1.1 研究对象的确定及分析
  • 5.1.2 乔木层优势种种间联结分析
  • 5.1.3 乔木层植物功能群划分结果
  • 5.2 草本层植物功能群划分
  • 5.2.1 草本层研究对象的确定及分析
  • 5.2.2 草本层优势种种间联结分析
  • 5.2.3 草本层植物功能群划分结果
  • 5.3 小结
  • 6 植物功能群多样性与群落的稳定性
  • 6.1 群落内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 6.2 群落内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 6.3 群落间物种多样性(β-多样性)
  • 6.4 区域内物种多样性(γ多样性)
  • 6.5 小结
  • 7 不同植物功能群优势种的种内种间关系
  • 7.1 种群分布格局
  • 7.1.1 植物功能群优势种的种群数量特征
  • 7.1.2 种群分布格局及分析
  • 7.2 各植物功能群组成种的径级结构特征
  • 7.2.1 南坡各植物功能群优势种的径级结构特征
  • 7.2.2 北坡各植物功能群优势种的径级结构特征
  • 7.3 植物功能群组成种的生态位特征
  • 7.3.1 植物功能群组成种的生态位宽度分析
  • 7.3.2 植物功能群组成种的生态位重叠分析
  • 7.4 小结
  • 8 不同植物功能群优势种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 8.1 优势种叶片叶绿素含量
  • 8.1.1 优势种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分析
  • 8.1.2 优势种叶绿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 8.1.3 同一坡向同一优势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 8.1.4 混交林样地不同优势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 8.2 优势种叶绿素荧光特性
  • 8.2.1 同一坡向同一优势种叶片ΦPSⅡ的日进程
  • 8.2.2 各混交林样地不同优势种叶片ΦPSⅡ日进程
  • 8.2.3 锐齿栎林优势种叶片荧光反应
  • 8.3 优势种光合作用速率与诸光合生理生态影响因子回归分析
  • 8.3.1 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回归分析
  • 8.3.2 光合作用速率与其他诸光合生理生态影响因子回归分析
  • 8.4 优势种光合特性结果及分析
  • 8.4.1 优势种光响应分析
  • 8.4.2 优势种日变化分析
  • 8.5 小结
  • 9 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特性及其与植物功能群的关系
  • 9.1 森林土壤分析
  • 9.2 小结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1.1 格局——植物功能群组成及其分布
  • 10.1.2 格局——植物功能群多样性
  • 10.1.3 过程——植物功能群优势种种内种间关系
  • 10.1.4 机理1——植物功能群动态的生理生态基础
  • 10.1.5 机理2——植物功能群存在的土壤基础
  • 10.2 讨论
  • 11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11.1 创新点
  • 11.2 不足
  • 11.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主要优势种生物学特性简介
  • 附录 II 主要光合指标的计算
  • 附录Ⅲ 博士生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及其动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