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淡忘的马兰花 ——师陀戏剧创作综论

被淡忘的马兰花 ——师陀戏剧创作综论

论文摘要

师陀是现当代文学史中一个不同凡响的独特存在,创作风格极具个性,且涉及领域广泛。他在戏剧方面取得的成就虽没有小说那般令人瞩目,却也有诸多可以肯定的地方,但长期以来,关于师陀小说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厚,而对于其戏剧方面创作的探讨却是寥寥无几。鉴于此现状,本文将对师陀戏剧做一个整体详细的探究,理性分析和挖掘师陀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从主题和艺术上对每个剧本做全面的阐释和分析,力求探索师陀在戏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本文对师陀创作的五部戏剧进行详细的研究探讨,内容分以下几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师陀的戏剧创作简况、戏剧作品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一章,对师陀戏剧的创作源泉进行梳理。分别从民族民间文化及西方文化对戏剧创作的影响、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小说创作主题及手法的延伸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寻师陀戏剧创作主题选取倾向的潜伏性原因。第二章,探析剧作《大马戏团》和《夜店》的改编成就。两部戏有着特殊的创作背景和深刻意义,艺术手法上,二者均在保留原作的韵味上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提炼,给俄国戏剧穿上了中国的外衣。本章对两部剧改编的时代背景、创作动因以及改编艺术进行分节探讨,从而揭示作品的改编意义,探索戏剧的改编成就。第三章,分别探讨师陀创作的三部历史剧《伐竹记》,《西门豹》和《列御寇》。这三部剧经历了各自多舛的命运,本章节详细分析了剧本的创作背景和题材的选取,并对每部作品从艺术上研究了其创作手法和喜剧效果。结语部分,笔者认为师陀的戏剧作品虽比不上小说硕果累累,但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故事的曲折上还是在折射人性的深度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充分发挥了作者的艺术领悟力。以本文研究结果来看,改编剧相较而言更为成功,这与中国现代戏剧的特殊性密切相关,是时代激发出作者的热情。历史剧的创作虽存在一些缺陷和瑕疵,但也有其精彩之笔,这是作者追求理想,达成愿望的一种尝试,并展现了对真实历史的个性见解和独特视角。本文从作者的独特体验和心理历程、社会及文化背景对作品的制约影响等方面探讨作家文里文外的丰富内涵,对每一部剧作做以阐释,浅析出师陀戏剧作品的主题表现和艺术风格,多方面把握和领悟作品的内涵,对师陀戏剧做一个整体的探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戏剧创作简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一章 创作源泉之梳理探究
  • 一、民族民间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
  • (一) 民族民间文化的熏陶
  • (二) 对西方文学的接受与活用
  • 二、独特的生命体验
  • (一) 孤单的童年
  • (二) 流浪的旅程
  • (三) 生存的焦虑
  • 三、小说创作主题与手法的延伸
  • (一) 批判中对人性的关怀
  • (二) 死亡的悲剧意识
  • (三) 讽刺的艺术手法
  • 第二章 西方经典剧之“移花接木”
  • 一、非凡的再创造:《大马戏团》
  • (一) 特殊背景和创作意图
  • (二) 从《吃耳光的人》里另辟蹊径
  • 二、合谱的经典之曲:《夜店》
  • (一) 流浪人“在底层”的灵魂悲歌
  • (二) 中国化风格的《夜店》
  • 第三章 历史剧之“沧海桑田”
  • 一、一部真正的喜剧:《伐竹记》
  • (一) 创作背景和主题表现
  • (二) 艺术手法和喜剧效果
  • 二、无情的历史无奈的流离:《西门豹》
  • (一) 题材选取与尴尬遭遇
  • (二) 人物形象塑造与英雄死亡悲剧
  • 三、被击碎的梦:《列御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被淡忘的马兰花 ——师陀戏剧创作综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