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微观动力研究

大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微观动力研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过程加速发展,由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发展速度更快于一般中小城市,出现了类似于西方大都市区的城市地域空间。同时,大都市区内部地域结构演化速度加快,单中心圈层结构向星状放射结构、甚至多中心结构演变。这种现象引起了城市学者的研究兴趣,出现了针对大都市区的地域结构与空间结构两种概念及研究范式。大都市区是复杂适应性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具有多主体结构(multiagent structure)特征,大都市区内部地域结构的演化机制,均出于同一微观机理,即由大量微观主体非线性相互作用在城市宏观地域上涌现的结果。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采用多主体(multi agent)理论对大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微观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在理论研究过程中,综合了多主体系统理论、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区域经济学、自然地理学等相邻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与城市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经典理论相结合,构建了适用于大都市区的多主体城市系统结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广州大都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历史发展、现状特征、动力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预测了未来演化的趋势,并提出调控对策。全文共分七章,前四章是理论部分,后三章是对广州大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前四章分别是对多主体城市系统的理论构思、及对系统各个层次作用机理的阐述。第一章是对城市多主体系统的理论构思。从复杂适应性系统思想入手,引入复杂适应性系统结构理论——多主体理论,构建了城市多主体系统的结构框架,提出城市多主体的四个层次:主体层、环境层、调控层、交流层。第二章是对环境层的研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及不同尺度不同性质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形成发展、主体区位与建设行为的影响。第三章是对城市地域系统的调控层进行分析。重点引入西方政体理论分析了不同政府战略及其对城市空间及微观主体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中国城市政体结构及政府调控行为特征。第四章是对城市地域系统的主体层与交流层运作机制的阐述。主要分析了各主体性质、行为特征、相互关系及空间影响。最后一节综合多主体系统各层次研究结果,归纳了城市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几种动力类型,并讨论其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和对各类主体的利益影响。后三章是对广州地域空间结构演化动力的实证研究,四个章节分别是历史演化过程、环境、主体与调控层研究、预测与对策建议。第五章确定了研究对象及其空间范围。并对广州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进行回顾,初步分析各个时期的地域空间结构状态及其动力系统。第三节是对广州地域空间结构现状特征的分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大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微观动力研究是经济地理学不可回避的命题
  • 二、宏微观结合的区域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是规划实践的迫切需求
  • 第二节 相关领域研究成果评述
  • 一、大都市区研究理论述评
  • 二、空间结构研究理论述评述
  • 三、城市地域结构研究理论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和框架构建
  • 第一章 多主体城市系统的理论构思
  • 第一节 复杂适应性系统对城市研究的意义
  • 一、复杂适应性系统的核心思想
  • 二、城市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
  • 第二节 多主体系统——社会经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
  • 一、主体(Agent)
  • 二、多主体系统
  • 三、多主体系统的结构
  • 第三节 多主体城市系统理论框架
  • 一、城市系统的多主体系统特征
  • 二、多主体城市系统的结构
  • 第四节 多主体城市系统理论研究的意义
  • 一、多主体城市系统的理论意义
  • 二、多主体城市系统对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实践意义
  • 第二章 城市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背景
  • 第一节 对环境的概念与性质的认识
  • 一、环境
  • 二、地理环境
  • 三、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城市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关系
  • 一、自然地理条件与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关系的宏观分析
  •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微观主体区位和建设行为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技术经济发展过程对城市地域空间系统的影响
  • 一、经济发展
  • 二、技术进步
  • 三、文化演变
  • 第三章 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政府调控
  • 第一节 西方政体理论的主要观点概述
  • 一、政体结构
  • 二、战略模式
  • 第二节 我国城市政府及其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调控
  • 一、我国城市政体现状及其政府战略
  • 二、我国城市政府对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控手段
  • 三、我国政府调控战略变化过程
  •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政府空间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城市微观主体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一节 居民居住区位行为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 一、居民居住需求的影响因素
  • 二、居民居住区位选择原理
  • 三、居住区位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作用
  • 四、居民的日常活动与城市地域空间圈层结构
  • 五、我国城市居民居住区位特征及空间结构
  • 第二节 企业主体与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
  • 一、制造业区位与城市空间关系
  • 二、零售业企业选址理论与商业空间
  • 三、批发业用地分布类型
  • 四、我国企业区位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开发商主体行为及其影响
  • 一、开发商区位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 二、开发商主体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的作用
  • 第四节 城市房地产市场——主体交流机制
  • 一、城市土地级差地租的形成
  • 二、房地产市场运行
  • 三、我国土地供应制度与土地市场结构
  • 第五节 大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类型
  • 一、制造业区位导向型
  • 二、开发区导向型
  • 三、开发商导向型
  • 四、交通引导型(TOD)
  • 五、交通与公用设施双重引导型(TOD 与SOD)
  • 第五章 广州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
  • 第一节 广州城市地域范围的确定
  • 一、行政区
  • 二、景观地域
  • 三、功能地域
  • 第二节 广州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 一、古代时期
  • 二、近代时期
  • 三、计划经济时期
  • 四、改革开放以后
  • 第三节 广州大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现状特征
  • 一、圈层式的城市地域结构
  • 二、“块面形”城市中心商务区
  • 三、双轴并行的城市公共空间
  • 四、多组团的城市功能地域
  • 五、高密度的城市土地利用
  • 六、城中村现象
  • 第六章 广州多主体城市系统结构分析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地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 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 二、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交通系统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 一、水运人力车及原始人行路网
  • 二、铁路及近代交通路网
  • 三、公共汽车及现代交通路网
  • 四、私人小汽车和高速路网
  • 第三节 企业对广州地域空间结构影响
  • 一、制造业企业
  • 二、商业企业
  • 第四节 广州居民特征及其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 一、人口变动空间类型及其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影响
  • 二、广州外来人口特征及其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发商行为特征及其对广州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 一、开发商行为特征
  • 二、房地产开发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
  • 第六节 广州地域空间结构系统的政府调控
  • 一、城市规划
  • 二、土地供应
  • 三、开发区的设立
  • 四、行政区划的调整
  • 第七章 广州地域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及其调控
  • 第一节 演化背景
  • 第二节 主体行为发展趋势及影响的判断
  • 一、企业
  • 二、居民
  • 三、开发商
  • 四、广州地域空间结构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 第三节 对未来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调控
  • 一、建立城市空间拓展的土地管理策略
  • 二、建立城市空间拓展的交通与设施导向策略
  • 三、建立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控制战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大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微观动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