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伐干扰对大兴安岭北坡兴安落叶松林的影响

采伐干扰对大兴安岭北坡兴安落叶松林的影响

论文摘要

陆地上80%的生态系统都已受到了来自人类和自然的各种干扰,森林生态系统也不例外。干扰影响到森林的各个水平。由于近代人类对森林掠夺性的开发利用,使人为干扰远大于自然干扰。采伐干扰是最重要的人为干扰之一,重点研究采伐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择伐一次的兴安落叶松林、择伐二次的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从三种森林类型的林分结构、物种组成、更新、粗木质残体特征、土壤的化学性质方面研究采伐干扰对大兴安岭北坡兴安落叶松林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采伐干扰对森林结构、物种组成的影响:项级树种兴安落叶松的数量在三种森林类型中差异明显。择伐后的森林中山杨和白桦的数量比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中的数量更加丰富,而且它们的胸高断面积在择伐后兴安落叶松林所占的比重也更高。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和伐后兴安落叶松林在物种多样性上或异质性上有差异。(2)采伐干扰对森林更新的影响:采伐干扰影响森林的更新,择伐一次兴安落叶松林在更新个体数量、更新物种组成上都高于天然林,择伐二次兴安落叶松林更新个体数量低于择伐一次兴安落叶松林。(3)采伐干扰对林分、粗木质残体的影响:采伐干扰改变了林分的结构,择伐后森林的蓄积量明显降低,不同树种材积所占比例发生了变化,择伐后兴安落叶松林中阔叶树种材积所占比例有较大程度的增加,而针叶树种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相反。择伐后森林的粗木质残体组成发生了改变,伐桩成为重要的粗木质残体组分,中小径级粗木质残体数量占有绝对的比重。(4)采伐干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采伐干扰改变了大兴安岭北坡兴安落叶松林土壤pH值、C含量和其它养分含量。随着采伐干扰次数的增加,土壤表层C:N、C:P的比值逐渐升高,但C:K比值逐渐降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干扰的定义、特征及类型
  • 1.1.1 干扰的定义
  • 1.1.2 干扰的特征
  • 1.1.3 干扰的主要类型
  • 1.2 采伐干扰概述
  • 1.2.1 我国森林采伐方式的演变历程
  • 1.2.2 采伐干扰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条件
  • 2.4 植被类型
  • 2.5 经营历史
  • 3 研究方法
  • 3.1 样地、标准地设置
  • 3.2 样地因子调查
  • 3.2.1 基本因子
  • 3.2.2 林分结构、树种更新调查
  • 3.2.3 粗木质物残体的调查和腐烂等级的划分
  • 3.2.4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3.3 基础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3.1 样地基本因子统计及计算
  • 3.3.2 物种多样性指标及计算
  • 3.3.3 粗木质物残体材积的计算
  • 3.3.4 土壤数据测算
  • 3.3.5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三种森林类型的林分结构与物种组成
  • 4.1.1 林分的结构
  • 4.1.2 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 4.1.3 小结
  • 4.2 三种森林类型的更新
  • 4.2.1 幼苗和幼树更新数量
  • 4.2.2 各树种更新数量
  • 4.2.3 小结
  • 4.3 三种森林类型的林分与粗木质残体特征
  • 4.3.1 林分活立木特征
  • 4.3.2 粗木质残体的类别与蓄积
  • 4.3.3 粗木质残体的径级分布
  • 4.3.4 粗木质残体的腐烂等级
  • 4.3.5 粗木质残体的覆盖面积
  • 4.3.6 小结
  • 4.4 三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
  • 4.4.1 土壤 pH 值的变化
  • 4.4.2 土壤 C 的变化
  • 4.4.3 土壤 N 的变化
  • 4.4.4 土壤 P 的变化
  • 4.4.5 土壤 K 的变化
  • 4.4.6 土壤营养元素间比值的变化
  • 4.4.7 小结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兴安落叶松林缘天然更新与立地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黑河林区兴安落叶松林碳储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0)
    • [3].黑河林区兴安落叶松林生物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9)
    • [4].冻土之上的兴安落叶松林研究进展[J]. 林业科技通讯 2018(02)
    • [5].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的火灾特征分析[J]. 林业劳动安全 2014(03)
    • [6].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02)
    • [7].兴安落叶松林美学因素分析[J]. 林业建设 2009(02)
    • [8].毕拉河石塘—兴安落叶松林生长分析[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8(05)
    • [9].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雪水文特征[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6)
    • [10].兴安落叶松林降雨再分配及其穿透雨的空间异质性[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11].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酶活性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12].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群落演替状况[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05)
    • [13].兴安落叶松林分直径结构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 2010(04)
    • [14].春季解冻期不同纬度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09)
    • [15].兴安落叶松林水热通量变化特征及空间代表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09)
    • [16].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季节分布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6)
    • [17].不同强度火烧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铵态氮的影响[J]. 林业科技 2015(03)
    • [18].小兴安岭北坡兴安落叶松林天然更新的研究[J]. 林业科技情报 2009(01)
    • [19].重度火烧对兴安落叶松林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6)
    • [20].林火对大兴安岭偃松—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养分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07)
    • [21].兴安落叶松林林分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1(05)
    • [22].火干扰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林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J]. 森林工程 2009(06)
    • [23].不同采伐方式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吉林农业 2018(08)
    • [24].火后不同年限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的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03)
    • [25].兴安落叶松林两种主伐迹地天然更新特征及生长因子分析(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06)
    • [26].小兴安岭北坡兴安落叶松林群落分布及经营[J]. 林业科技情报 2008(04)
    • [27].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及组分的变化特征[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6)
    • [28].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的根系呼吸[J]. 吉林农业 2012(04)
    • [29].大兴安岭北部不同类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特征[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2)
    • [30].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林下分布主要经济植物的经济价值及开发与利用[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4(02)

    标签:;  ;  ;  ;  ;  

    采伐干扰对大兴安岭北坡兴安落叶松林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