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容隐制度的法理分析及当代借鉴

古代容隐制度的法理分析及当代借鉴

论文摘要

容隐制度是一项既具有世界性又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法律制度和道德原则。从古至今,在不同国家、不同法系以及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中都有亲属容隐的理念或者制度。对于一种在历史上或某一特定时期内相对比较长期存在的制度和规则,探察其存在的历史正当性和现实合理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容隐制度之所以能够为中外法律制度所共同选择,除了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原因之外,还有着深层次的人性基础或心理动因,这也正是容隐制度具有普世性、人类性价值的基础之一。本文以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中国人行为和心理本土化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法理学的角度探析容隐制度存在的人文背景,并通过立法层面上的论证和司法实践中典型案例的分析来探究容隐制度产生存续的人性理论根据和现实的心理基础以及与社会信任结构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该制度在当代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理应被吸纳入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体系的结论,并以容隐制度在当前中外法律中的现状为参照,根据我国当前的情况,对其在刑事立法方面的借鉴作一个基本构想。全文分为六个部分:首先,导论部分:笔者对容隐制度在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同时表明笔者对容隐制度的态度。第一章:本章对容隐制度的起源及在我国古代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进而得出结论:容隐制度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朝历代中均有表现。第二章:笔者对导致容隐制度产生、存续的因素从法理学的角度进行了探析,主要从人性、心理、伦理道德和法律价值四个方面进行了考察,探究其产生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第三章:在本章中,笔者对于在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借鉴容隐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支配容隐制度存续的因素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强劲的生命力,并且由于其在当前法治语境下所拥有的正义、人权价值而使这种存在的必要性更加坚挺。第四章:笔者对在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应如何引入容隐制度进行了基本构想,同时明确了借鉴容隐制度所必须设定的必要限制,以期尽量发挥容隐制度的积极作用。最后,结语部分:容隐制度作为中外法律文化的共同传统,蕴含重要的法律价值,它符合刑法的人道性和谦抑性。所以,应该呼唤容隐制度在当代法治社会中的回归,认同其蕴含的价值,这将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大有裨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容隐制度的起源及历史演变
  • 一、容隐制度的起源
  • 二、容隐制度的历史演变
  • (一) 两汉与南北朝时期——容隐制度的发展期
  • (二) 隋唐至明清时期——容隐制度的成熟期
  • (三) 清末至民国时期——容隐制度的转变期
  • 第二章 容隐制度的法理分析
  • 一、容隐制度的人性基础
  • 二、容隐制度的心理动因
  • 三、容隐制度的伦理道德依据
  • 四、容隐制度的价值分析
  • (一) 容隐制度的秩序价值
  • (二) 容隐制度的司法和效率价值
  • 第三章 容隐制度当代借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一、容隐制度当代借鉴的必要性分析
  • (一) 从维护法律的权威性看容隐制度当代借鉴的必要性
  • (二) 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看容隐制度当代借鉴的必要性
  • (三) 从法律的人性基础看容隐制度当代借鉴的必要性
  • (四) 从证人权利保障和社会和谐的价值追求看容隐制度当代借鉴的必要性
  • (五) 从刑事法律制度的国际化看容隐制度当代借鉴的必要性
  • 二、容隐制度当代借鉴的可行性分析
  • (一) 容隐制度符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 (二) 容隐制度符合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
  • (三) 我国的有关司法解释已在一定程度上蕴涵着容隐的理念
  • (四) 我国已具备将容隐制度纳入到现有法律体系中的现实基础
  • 第四章 容隐制度当代借鉴之基本构想
  • 一、容隐制度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构建
  • (一) “容隐”应是权利而非义务
  • (二) 在容隐制度中注入平等精神
  • (三) 容隐制度适用的主体范围
  • (四) 容隐的行为方式
  • (五) 容隐的刑事责任
  • 二、容隐制度当代借鉴的必要限制——对象范围
  • (一) 损害国家利益的犯罪
  • (二)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犯罪
  • (三) 损害亲属利益的犯罪
  • (四) 利用“容隐”从事违法犯罪行为或者基于不当图利的目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亲属相容隐制度及其现实困境[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9(10)
    • [2].我国容隐制度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24)
    • [3].浅析中国古代的容隐制度[J]. 科技经济市场 2014(05)
    • [4].容隐制度的合理性思考[J]. 赤子(上中旬) 2014(09)
    • [5].鉴古明今:容隐制度现代化的维度考量[J]. 中国市场 2015(44)
    • [6].浅析容隐制度在当代的活化[J]. 法制博览 2015(32)
    • [7].日本律对唐律容隐制度的继受与变革[J]. 人民法治 2019(03)
    • [8].浅议刑法引入容隐制度的必要性[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8)
    • [9].论我国古代容隐制度对当前相关法律的启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0].容隐制立法的沿革[J]. 才智 2012(07)
    • [11].中国古代容隐制度的当代价值[J]. 企业导报 2012(11)
    • [12].论亲属间容隐权利在我国法律中的构建[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07)
    • [13].从和谐法治的角度看容隐权及其现代价值[J]. 法制与社会 2010(07)
    • [14].《唐律疏议》容隐制度对我国刑法的启示[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 [15].浅议唐代容隐制度及其现代意蕴[J]. 法制与社会 2009(20)
    • [16].论亲属间的容隐制度[J]. 法制与社会 2009(21)
    • [17].论中西“容隐制度”与当下中国相关法律的完善[J]. 江汉论坛 2009(09)
    • [18].从观念到制度——《唐律》中的容隐制度及其相关问题[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02)
    • [19].容隐现象的发生与容隐制的建构[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02)
    • [20].浅论我国容隐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消费导刊 2008(07)
    • [21].论容隐制度的回归路径[J]. 法制与社会 2008(16)
    • [22].“大义灭亲”一定正当吗?——对当代容隐权制度的反思[J]. 法制与社会 2008(19)
    • [23].浅析中国古代亲属相容隐制度[J]. 华商 2008(11)
    • [24].缘情立法——中西法律中的容隐制的情感本源[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03)
    • [25].“容隐”制度的刑法学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1(12)
    • [26].论容隐制度及其现实意义[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6)
    • [27].论容隐制度在我国刑诉法中的构建[J]. 消费导刊 2008(13)
    • [28].唐律中“同居相为容隐”的法理思想[J]. 思想与文化 2008(00)
    • [29].《悲情母子》与容隐制[J]. 中国社会导刊 2008(14)
    • [30].两种刑事容隐制度的辨与思——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双重考察[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标签:;  ;  ;  ;  ;  

    古代容隐制度的法理分析及当代借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