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酶解棉籽粕的适宜参数及饲喂效果研究

体外酶解棉籽粕的适宜参数及饲喂效果研究

论文题目: 体外酶解棉籽粕的适宜参数及饲喂效果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作者: 王菊花

导师: 张克英,陈代文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蛋白酶,棉籽粕,酶解,断奶仔猪

文献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研究通过两个试验分别研究了用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Alcalase)体外酶解棉籽粕(Cottonseed Meal,CSM)的适宜参数及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体外酶解棉籽粕对断奶仔猪的饲喂效果。 试验一 体外酶解棉籽粕的适宜参数研究 试验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采用一步酶解法,以还原糖生成量为标识,研究了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及二者合用时,酶水平和酶解时间对还原糖生成量的影响。结果为:1)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均可水解棉籽粕释放还原糖,以还原糖生成量为标识,适宜水平分别为:1400U纤维素酶/g棉籽粕、1000U果胶酶/g棉籽粕,适宜酶解时间均为5h;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合用具有协同效应,适宜水平为:800U纤维素酶/g棉籽粕和600U果胶酶/g棉籽粕,适宜酶解时间为5h。 2.采用二步酶解法,即先用相同水平的纤维素酶(800U/g棉籽粕)和果胶酶(600U/g棉籽粕)同时水解5h后,再用蛋白酶水解,以蛋白质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和三氯乙酸氮溶指数(Trichloroacetic acid-nitrogen solution index,TCA-NSI)为标识,研究单独使用中性蛋白酶和Alcalase各酶水平和酶解时间对DH和TCA-NSI的影响。结果为:在先用纤维素酶800U/g棉籽粕和果胶酶600U/g棉籽粕酶水解的基础上,以DH和TCA-NSI为标识,单独添加Alcalase和中性蛋白酶时,适宜酶水平为:中性蛋白酶500U/g棉籽粕,Alcalase0.032AU/g棉籽粕,适宜酶解时间均为5h。 3.采用二步酶解法,研究先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或二者合用时,再用中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500U/g棉籽粕,酶解时间5h)酶解,以还原糖生成量、DH和TCA为标识,研究NSP酶水平对还原糖生成量、DH和TCA-NSI的影响。结果为:在先用NSP酶水解,然后用中性蛋白酶500U/g棉籽粕水解5h时,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均可提高DH和TCA—NSI,适宜酶水平分别为:纤维素酶350U/g棉籽粕,果胶酶250U/g棉籽粕;同时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提高DH具有协同效应,适宜水平为:纤维素酶350U/g棉籽粕和果胶酶250U/g棉籽粕。 试验二 酶解棉籽粕饲喂效果研究 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4个处理,处理1为玉米-豆粕型对照日粮、处理2、3、4分别用普通棉籽粕、保温棉籽粕(处理条件同酶解棉籽粕,只是没有添加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棉籽粕(纤维素酶350U/g棉籽粕,酶解时间为5h;中性蛋白酶500U/g棉籽粕,酶解时间为5h),考察15%的酶解棉籽粕对24±1日龄断奶的DLY仔猪的饲喂效果。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21天。结果表明:15%的酶解棉籽粕对24日龄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无改善作用,但可降低仔猪腹泻。酶解棉籽粕效果不好的原因可能与游离棉酚提高有关。

论文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3 有待研究的问题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研究内容

试验一 体外酶解棉籽粕的适宜参数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试验设计

2.1 NSP酶的适宜酶解参数研究

2.2 蛋白酶的适宜酶解参数研究

2.3 NSP酶对蛋白酶酶解效果的影响及适宜参数研究

3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NSP酶酶解的适宜参数确定

4.2 蛋白酶酶解的适宜参数确定

4.3 NSP酶对蛋白酶酶解效果的影响及适宜酶解参数确定

5 讨论

5.1 NSP酶对还原糖生成量的影响

5.2 蛋白酶对蛋白质酶解效果的影响

5.3 NSP酶对蛋白酶酶解效果的影响

6 结论

试验二 酶解棉籽粕饲喂效果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日粮

1.3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1.4 考察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1 棉籽粕代替豆粕后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指数的影响

3.2 酶解棉籽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指数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27

参考文献

  • [1].豆粕酶解参数及酶解豆粕饲用效果的研究[D]. 何中山.四川农业大学2004
  • [2].白蚁体内产纤维素酶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关基因的载体构建与原核表达[D]. 王智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 [3].蒙古马源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 宋海燕.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 [4].饲用纤维素酶与单宁对肉用湖羊生产性能的影响[D]. 邸凌峰.延边大学2018
  • [5].枯草芽孢杆菌纤维素酶基因整合载体的构建[D]. 聂利波.河南科技大学2017
  • [6].Bacillus subtilis NH的分离及玉米皮发酵参数的优化研究[D]. 张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 [7].耐热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 李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 [8].产纤维素酶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D]. 郭大城.郑州大学2008
  • [9].产纤维素酶兼性厌氧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在动物生产上的初步应用[D]. 吴敏峰.四川农业大学2007
  • [10].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产内切纤维素酶基因工程乳酸菌的构建[D]. 李方正.山东农业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非淀粉多糖酶谱筛选及酶制剂对肉仔鸡日粮代谢能调控效应的研究[D]. 付生慧.华中农业大学2006
  • [2].木聚糖酶制剂在鸡胃肠道作用模式研究[D]. 王永花.南京农业大学2006
  • [3].棉籽饼粕生物发酵脱毒效果的研究[D]. 赵顺红.石河子大学2007
  • [4].豆粕酶解参数及酶解豆粕饲用效果的研究[D]. 何中山.四川农业大学2004
  • [5].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肉仔鸡日粮能量代谢率的调控及其体外评定方法的研究[D]. 侯小锋.山西农业大学2005
  • [6].用蛋白酶体外酶解豆粕的酶解参数及饲喂效果研究[D]. 吕刚.四川农业大学2005
  • [7].脱皮双低菜粕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价值和饲养效果研究[D]. 涂华荣.华中农业大学2005
  • [8].纤维素复合酶、植酸酶和小麦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D]. 袁中彪.四川农业大学2001
  • [9].酶制剂对不同种类和来源饲料养分利用率影响的研究[D]. 张立秀.四川农业大学2002
  • [10].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在生长猪和肉鸭日粮中的应用研究[D]. 余有贵.湖南农业大学2004

标签:;  ;  ;  ;  ;  

体外酶解棉籽粕的适宜参数及饲喂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