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青少年论文-杨真

后青少年论文-杨真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青少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00后,网络青少年,数字时代,网络赋权

后青少年论文文献综述

杨真[1](2019)在《网络赋权与00后青少年行为、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00后青少年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就是"数字时代的那条鱼"。本文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和网络赋权等理论视角出发,重点梳理00后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及问题,并积极探索网络赋权背景下如何让"那条鱼"能够正确地遨游于"数字海洋"。(本文来源于《扬子江畔论坛优秀论文集》期刊2019-11-01)

王文超,伍新春[2](2019)在《疼在你身,痛在我心:共情在灾后青少年幸存者中的双刃剑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共情是个体重要的人格特质,通过观察、记忆、整合自身经验以及思维推理获得对他人情绪状态、所思所想的共享和理解。共情包含四个维度,观点采择、幻想、个人忧伤和共情关注。一般来说,共情具有适应性,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善意,激发感恩之心,有利于个体在创伤后获得积极的成长。但对于地震后的幸存者来说,共情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加能对他人遭受的苦难感同身受,且容易将他人遭受苦难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因而有可能对灾后青少年幸存者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采用创伤暴露程度问卷、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幸存者内疚量表、感恩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核查表、创伤后成长问卷在雅安地震3.5年后对地震极重灾区的71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共情及其各维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并检验内疚和感恩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共情总分可以同时正向预测PTSD和PTG;共情各维度中,幻想和个人忧伤对PTSD呈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对PTG的预测作用不显着,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对PTG呈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观点采择对PTSD呈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共情关注对PTSD预测作用不显着;PTSD和PTG在模型中的相关不显着。将内疚和感恩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直接预测效应模型后发现,幻想、个人忧伤、共情关注和观点采择都可以通过内疚的中介正向预测PTSD;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可以通过感恩的中介负向预测PTSD,正向预测PTG。说明共情在灾后青少年群体中起到双刃剑的效应;幻想和个人忧伤主要发挥消极作用,而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主要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周宵,伍新春,王文超,田雨馨[3](2019)在《汶川地震8.5年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汶川地震8. 5年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关系,利用社会支持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自尊量表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地震灾区的1185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创伤暴露程度对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均不具有显着影响,但对PTG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而在控制创伤暴露后,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促进PTG,也可以分别通过自我效能感和自尊促进PTG,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经自尊的多重中介作用来促进PTG,表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社会支持与PTG的关系中发挥着显着的中介效应。这些结果说明社会支持对PTG影响的一个重要机制是通过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增加其自尊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陈莉,高铭竺[4](2019)在《00后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培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00后作为我国新时期发展的主力军,将会逐渐步入大学阶段,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发生了改变,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对未来叁年00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了提前性的思考与分析,将00后青少年群体与过去的青少年群体进行对比,以思想教育为出发点,提出了00后青少年思想教育模式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9年06期)

孙世琦[5](2018)在《新兴互联网娱乐对“00后”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的互联网娱乐形式层出不穷。在互联网娱乐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与之匹配的社会与企业自身的监管机制,导致其中充斥了部分低俗内容,对许多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了负面影响。笔者对此现象进行了调研,分析了互联网娱乐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并对互联网娱乐辅助青少年塑造良好的价值观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8年21期)

郑鑫,耿富磊,石绪亮,范方[6](2018)在《震后青少年和成年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网络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近年来,网络模型在创伤相关的精神障碍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其主要揭示症状间的相互作用,为我们理解PTSD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网络结构的差异还没有得到研究。本研究拟通过比较灾后易感青少年和成年人的PTSD症状网络,来进一步探讨青少年和成年人PTSD症状特点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选用"汶川地震大型队列研究中"震后12个月的数据,在震后12个月,研究者采用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elf-Rating Scale, PTSD-SS),一般人口学问卷及自编地震暴露问卷,对都江堰地区受灾青少年及其成年父母的PTSS(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地震暴露及一般人口学变量进行评估。以PTSD-SS得分不低于50分为标准,最终筛选出可能患PTSD的313名青少年(Mean age=15.78, SD=1.11)和292名成年人(Mean age=40.94, SD=6.19)作为本研究的考察对象。统计方法采用高斯图形化网络分析模型(Gaussian Graphical Models, GGMs)。结果:(1)青少年和成年人PTSD的症状网络结构(global structure)存在显着差异(p=0.02),但在网络的整体连通性(global strength)上没有显着差异(p=0.59)。(2)闪回症状、与创伤有关的生理反应及高度警觉症状在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症状网络中均是较为核心的症状。除此之外,在成年人中,与他人疏远、情感麻木及抑郁心境也是核心症状,而在青少年中,与创伤有关的噩梦和易激惹症状的中心度较高。(3)两个网络边权重的顺序相关为0.56(p<0.001),提示在症状间的相互作用上两个网络的相似性较高,但过度惊跳反应与闪回症状间的作用只出现在成年人的网络中。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青少年和成年人在PTSD的网络结构、核心症状及症状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既存在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这提示我们在进行诊断和干预研究时,应综合考虑两人群的PTSD的共性和差异,以达到最好的诊断和干预效果。(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吕碧君,全莉娟,候光海,郑欢[7](2018)在《暴雨后青少年情绪弹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风险认知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被认为是自然灾害后受害者所经历的一种普遍的精神病症,不仅是成年人,青少年在灾难后也有可能发生PTSD。因此,本研究采用了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量表和自编的青少年暴雨风险认知问卷,在芜湖、南京、上海、淮南、巢湖、安庆等地区施测(以上地区经历了特大暴雨侵袭),此次研究中共有1025名青少年完成了以上问卷。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洪涝灾难后的青少年群体的情绪弹性、风险认知与其社会适应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经历暴雨的青少年情绪弹性与暴雨风险认知显着负相关;积极社会适应与情绪弹性显着正相关,与暴雨风险认知显着负相关;消极社会适应与情绪弹性显着负相关,与暴雨风险认知显着正相关。情绪弹性与暴雨风险认知对消极社会适应有预测作用,暴雨风险认知在情绪弹性与消极社会适应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情绪弹性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风险认知来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不仅具有完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可以为灾后心理干预和健康促进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如通过媒体宣传等手段帮助青少年对灾难形成客观的认知和评价,以提高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李霄[8](2018)在《“00后”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00后”青少年作为伴随网络媒体技术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新媒体尤其是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势必融为其成长、生活与社会交往的无形背景,从积极的视角来探讨社交媒体与青少年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深远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主要参照学术界对青少年群体的社交媒体使用、自我同一性、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等相关研究成果,以广州地区的“00后”青少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进行调研,对其社交媒体使用状况、所获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建构及主观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进行实证考察与分析,并探讨“00后”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其自我同一性建构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发现:(1)“00后”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对社会支持有正向影响,其中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中的信息获取、社交认同均对社会支持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中的信息获取、社交认同均对社会支持有显着正向影响。(2)“00后”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对自我同一性建构有显着影响,其中使用动机中的信息获取、社交认同对自我同一性的不同维度起到正向影响,而娱乐放松动机则对自我同一性有负向影响;使用行为中的信息获取与社交认同对自我同一性的不同维度起到正向影响,而娱乐放松行为则对其有负向影响。(3)“00后”青少年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其自我同一性形成有显着正向影响;且社会支持在社交媒体对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4)“00后”青少年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形成有显着正向影响;且社会支持在社交媒体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5)“00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构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着正向影响;且自我同一性在社交媒体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5-25)

易思旭[9](2018)在《震后青少年应激反应:创伤还是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成年人,青少年作为对创伤事件易敏感的特殊群体,受到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青少年在遭遇重度或不可抗的创伤性事件——如地震后会体验到强烈的负性情绪,害怕、无助和恐惧感等,他们的脆弱与敏感可能会加剧这种负性情绪体验的程度。若这些情绪不能有效且及时地排解,长(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5-08)

姜慧丽,徐慰[10](2018)在《江苏盐城龙卷风18个月后青少年身心状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江苏盐城龙卷风18个月后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为青少年的灾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经历盐城龙卷风的青少年,共803名青少年完成此次调查。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量表(CPSS)、学习倦怠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评定其身心状况。结果 (1)龙卷风18个月后青少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为8.2%,青少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57,P<0.01);(2)青少年学习倦怠问卷评分在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76,P<0.01);(3)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发生率为32.3%,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在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0,P<0.05);(4)青少年CPSS评分与学习倦怠问卷评分、PTGI评分均呈正相关(r=0.478、0.088,P<0.05或0.01),学习倦怠问卷评分与PTGI评分呈负相关(r=-0.226,P<0.01)。结论盐城龙卷风18个月后,青少年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学习倦怠和创伤后成长,而年级可能是影响这些变量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四川精神卫生》期刊2018年02期)

后青少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共情是个体重要的人格特质,通过观察、记忆、整合自身经验以及思维推理获得对他人情绪状态、所思所想的共享和理解。共情包含四个维度,观点采择、幻想、个人忧伤和共情关注。一般来说,共情具有适应性,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善意,激发感恩之心,有利于个体在创伤后获得积极的成长。但对于地震后的幸存者来说,共情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加能对他人遭受的苦难感同身受,且容易将他人遭受苦难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因而有可能对灾后青少年幸存者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采用创伤暴露程度问卷、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幸存者内疚量表、感恩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核查表、创伤后成长问卷在雅安地震3.5年后对地震极重灾区的71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共情及其各维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并检验内疚和感恩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共情总分可以同时正向预测PTSD和PTG;共情各维度中,幻想和个人忧伤对PTSD呈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对PTG的预测作用不显着,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对PTG呈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观点采择对PTSD呈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共情关注对PTSD预测作用不显着;PTSD和PTG在模型中的相关不显着。将内疚和感恩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直接预测效应模型后发现,幻想、个人忧伤、共情关注和观点采择都可以通过内疚的中介正向预测PTSD;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可以通过感恩的中介负向预测PTSD,正向预测PTG。说明共情在灾后青少年群体中起到双刃剑的效应;幻想和个人忧伤主要发挥消极作用,而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主要发挥积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青少年论文参考文献

[1].杨真.网络赋权与00后青少年行为、问题研究[C].扬子江畔论坛优秀论文集.2019

[2].王文超,伍新春.疼在你身,痛在我心:共情在灾后青少年幸存者中的双刃剑效应[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周宵,伍新春,王文超,田雨馨.汶川地震8.5年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

[4].陈莉,高铭竺.00后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培育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

[5].孙世琦.新兴互联网娱乐对“00后”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8

[6].郑鑫,耿富磊,石绪亮,范方.震后青少年和成年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网络的比较[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吕碧君,全莉娟,候光海,郑欢.暴雨后青少年情绪弹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风险认知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8].李霄.“00后”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8

[9].易思旭.震后青少年应激反应:创伤还是成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10].姜慧丽,徐慰.江苏盐城龙卷风18个月后青少年身心状况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2018

标签:;  ;  ;  ;  

后青少年论文-杨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