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五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与身体素质特征的分析

对我国五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与身体素质特征的分析

论文题目: 对我国五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与身体素质特征的分析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 梁耀

导师: 张英波

关键词: 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特征,身体形态,身体素质

文献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对参加全国田径大奖赛南宁站女子链球决赛5名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了三维测试和分析。在获得大量运动学参数和综合前人研究和发表的各种文章的基础上,对我国优秀女子链球投掷技术行了量化分析,揭示我国优秀女子链球投掷技术的本质特征,并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教练员的训练手段阐述我国优秀女子链球教练员对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训练手段的价值取向,为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1.我国五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在基础力量上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但在速度力量尤其在肌肉爆发力上,有待进一步提高。2.在我国五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中,链球旋转速度增量与各圈轨迹中双支撑与单支撑的比值有关,增大链球各圈轨迹中双支撑与单支撑的比值有助于链球旋转速度增量的提高。3.加大投掷动作的幅度;增大各圈旋转中运动员的肩链角﹑肩髋角﹑髋膝角﹑膝关节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增大双支撑与单支撑阶段肩链角﹑肩髋角﹑髋膝角﹑膝关节角的平均值的差值有利于提高链球速度增量。差值大有助于增大双支撑与单支撑的时间比例,对链球速度增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动作速度能力及肌肉爆发力有助于加大这些关节角的差值。4.从四圈技术运动员的技术特征看,张文秀的链球技术各项数据较为合理,而其第三圈的速度增量偏小;从顾原的技术来看,她有较佳的一般速度能力和较好的肌肉爆发力素质,这使她有较好的链球加速能力,从顾原的链球出手速度较高,但出手点较低和出手角较小影响了她的成绩;刘瑛慧的技术各环节衔接比较合理,使链球增速比较顺畅,不足之处是选择的预摆速度偏大,造成其第一圈旋转链球减速。5.从三圈技术运动员的技术特征看,赵巍和赵文姜的投掷技术表现出了三圈旋转投掷技术的基本特征,但赵巍的最后用力的扇面角相对较小,用时较长。从赵魏的链球轨迹上看,其预摆轨迹倾斜较小,同时,链球轨迹向前性不理想。赵文姜具有较好的一般速度能力和较好的肌肉爆发力素质,但这些能力没能在成绩上充分表现出来。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1 前言

1.1 链球运动综述

1.2 90 年代国内外女子链球运动的发展状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三维摄像

2.2.3 录像解析

2.2.4 符号说明

2.2.5 专家调查法

2.2.5.1 设计问卷

2.2.5.2 效度﹑信度检验

2.2.5.3 数理统计法

2.2.5.4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五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情况

3.2 链球飞行的初始条件

3.2.1 女子链球运动员链球飞行的初始条件

3.2.2 链球飞行的条件与飞行的距离的关系

3.3 投掷过程中链球速度变化

3.3.1 链球速度变化曲线

3.3.2 链球速度的极值

3.3.3 运动员在各圈旋转中链球速度的增减及速度的增量

3.4 投掷过程中链球轨迹特征

3.4.1 链球运行轨迹高低点

3.4.2 链球轨迹的倾斜度

3.4.3 链球运行的轨迹长度

3.4.4 各个关键点之间身体质心到器械质心长度的最大值、最小值

3.4.5 运动员投掷过程中人体质心到链球质心距离变化

3.5 链球运行的时间特征

3.5.1 各阶段链球运行的时间

3.5.2 各圈单支撑、双支撑阶段链球运行的时间

3.6 运动员投掷过程中最后用力阶段的扇面角、速度、时间、角速度

3.7 运动员投掷过程中方位角的变化

3.8 肩、髋、链的运动特征

3.8.1 运动员投掷过程中肩链角的变化

3.8.2 投掷过程中运动员肩髋角的变化

3.8.3 投掷过程中运动员髋膝角的变化

3.9 运动员膝关节角度的变化特征

3.9.1 运动员左膝角的变化

3.9.2 运动员右膝角的变化

3.10 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参数和专门身体素质指标模型

4 结论

5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附表一

发布时间: 2007-12-27

参考文献

  • [1].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动作技术分析及动作技术分析系统的初步建立[D]. 霍科林.北京体育大学2004
  • [2].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技术分析[D]. 刘瑛慧.北京体育大学2005
  • [3].对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 李运涛.北京体育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和最后用力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D]. 苑威威.苏州大学2007
  • [2].对我国部分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冬训训练情况的记录与分析[D]. 韩永锋.北京体育大学2005
  • [3].国家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冬训期间身体机能的生化指标监控[D]. 唐玉成.北京体育大学2005
  • [4].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技术分析[D]. 刘瑛慧.北京体育大学2005
  • [5].对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的技术运动学特征及其专项能力指标的分析[D]. 王效红.北京体育大学2005
  • [6].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张文秀备战第28届奥运会训练安排的研究[D]. 张毅.北京体育大学2005
  • [7].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主要身体素质及技术特征的对比研究[D]. 张利锋.北京体育大学2005
  • [8].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的研究[D]. 周睿.武汉体育学院2007
  • [9].链球投掷技术的分析及主要训练指标评估模型的研究[D]. 王志意.武汉体育学院2007
  • [10].我国部分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旋转及最后用力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D]. 刘昌亚.苏州大学2006

标签:;  ;  ;  ;  ;  

对我国五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与身体素质特征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