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视角下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供求视角下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论文摘要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向,国际范围内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不断发展,资本和信用的国际化交流日益加剧,从而使各国的经济和发展与他国紧密相连。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程度已经大为提高,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的交流,而70%的经济信息来源于会计信息的披露,银行业作为连接世界经济发展的纽带,其信息披露显的尤为重要。信息披露是市场监管制度的基石,是确保建立公平、公正、公开市场的根本前提。随着一系列会计丑闻的曝光,信息披露问题越来越受世人关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在当前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和金融工具创新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问题日趋复杂和日益重要,传统的信息披露理论和制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争论。未来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将以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条件,以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和变化为导向。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经营业绩优良的商业银行纷纷上市,使其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2006年底我国的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正在迅速进入我国市场,一种前所未有的竞争局面正在形成,这又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商业银行披露信息的内容、方式、程序的不规范,向社会披露信息的范围较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在中国很不健全。特别是当前银行业经营巨变的环境中,银行业信息屏蔽已成为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根源。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是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水平,规避外部性问题,规范信息披露的有效路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作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强化银行市场约束、提高金融透明度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银行监管部门和广大存款人、投资者以及其他相关利害关系人所关心的现实问题。从理论上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但是以往的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第一,研究的重心要么侧重于信息需求角度,要么侧重于信息供给角度(如财务报告的改进),而很少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第二,即使有对信息供求的研究,也比较零星分散,缺乏系统的总结和深入的剖析。有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商业银行对外信息披露的需求和供给状况,指出健全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关键除了改进信息供给之外,更重要的是培育信息的有效需求,需求带动供给。目的在于构建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需求导向型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以达到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同时达到保护投资者及债权人利益的作用。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是本文的开篇,从总体上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现实意义、文献综述和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章,论述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该章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供求理论,它是本文的灵魂所在,本文便是通过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供求双方的关系,来构建文章框架;其次介绍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会计学理论基础,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和会计控制论;最后介绍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其他经济学理论基础,主要有委托代理理论、公共物品论、信息的不对称性。这些理论贯穿全文,从而为本文核心部分的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需求现状研究。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需求,同时将信息需求分为三个问题:一是谁需要银行披露的信息,即信息需求的主体问题,主要将其信息需求主体分为:所有者、债权人、投资者三类,着重分析了这三类主体的需求现状;二是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信息,即信息需求的客体问题,提出了银行信息需求者对信息的内容和质量要求;三是信息需求的环境问题,主要是通过国际和国内金融业发展现状,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提出要求;最后提出我国信息需求的缺陷—有效需求不足,并分析了信息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第四章,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供给现状研究。首先也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供给,同时将信息供给分为四个问题:一是银行披露信息的目标,即银行为什么要披露信息,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目标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统一;二是银行披露信息的内容,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信息、资产负债表外项目、商业银行治理信息、管理信息等方面披露的不充分;三是银行披露信息的质量,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在真实性、可比性、滞后性等方面的缺陷;四是银行披露信息的数量,主要是通过2001年的对商业银行的抽样分析结果来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数量是严重不足的。最后提出信息供给存在的内容、质量、数量方面的缺陷,并分析了产生信息缺陷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第五章,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供求矛盾研究及政策建议。首先也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所出现供求矛盾的原因,从三方面提出信息披露供求的缺陷,即:总量信息的供不应求、无效信息上的供大于求和有效信息上的需求不足导致供给不足。最后针对所提到的供求方面的缺陷,制定三点政策建议:一是培育有效需求,建立需求导向型的信息披露;二是改进信息供给方面的措施;三是适度发挥政府的刚性作用。本文的主要贡献主要在于以下几点:1.选题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现实性。从经济学供求理论的视角出发,构建信息需求与供给这个简单的框架对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不足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信息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建立需求导向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2.本文在研究商业银行信息需求主体问题时,认为信息的有效需求主体是不完善的,进而提出了对商业银行信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通过对所有者、债权人、投资者三类需求主体进行分析,提出了机构投资者才是真正的有效信息需求主体。3.在具体的改革建议上,不局限于财务报告方面的改进,同时提出了信息需求者外在影响力的作用以及银行作为信息供给者内在动力的发挥以及政府作为监督者的刚性作用。本文的不足之处:尽管本文为以上研究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限于本人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时间,本文仍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缺陷。1.本文针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在供求方面的缺陷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建议,而未对具体的操作进行详细的研究和阐述,这方面的研究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2.本文主要采用的是规范研究方法,对现实情况的分析也只是演绎归纳和逻辑推理,缺少相关实证数据来验证我的某些设想和结论。3.没有将经济学理论与会计学理论更进一步融会贯通,也是写作过程中的一大遗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理论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理论的研究综述
  • 1.2.3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2.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供求理论
  • 2.2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会计学理论
  • 2.2.1 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 2.2.2 会计控制论
  • 2.3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其他经济学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公共物品理论
  • 2.3.3 信息的不对称性
  • 3.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需求现状研究
  • 3.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需求的经济学阐述
  • 3.2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需求现状
  • 3.2.1 信息需求的主体及现状
  • 3.2.2 信息需求的客体及现状
  • 3.2.3 信息需求的环境及现状
  • 3.3 信息需求方面的缺陷:有效需求不足
  • 3.3.1 信息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
  • 3.3.2 信息有效需求不足的不利影响
  • 4.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供给现状研究
  • 4.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供给的经济学阐述
  • 4.2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供给现状
  • 4.2.1 商业银行信息供给的目标
  • 4.2.2 商业银行信息供给的内容
  • 4.2.3 商业银行信息供给的质量
  • 4.2.4 商业银行信息供给的数量
  • 4.3 信息供给方面的缺陷:内容、质量、数量上的不足
  • 4.3.1 信息供给方面缺陷的成因分析
  • 4.3.2 信息供给方面缺陷的不利影响
  • 5.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供求矛盾研究及政策建议
  • 5.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供求矛盾的经济学阐述
  • 5.2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供求矛盾的会计学分析
  • 5.2.1 总量信息上的供不应求
  • 5.2.2 有效信息上的需求不足导致供给不足
  • 5.2.3 无效信息上的供大于求
  • 5.3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 5.3.1 培育有效需求,建立需求导向型的信息披露
  • 5.3.2 改进信息供给方面的措施
  • 5.3.3 适度发挥政府的刚性作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供求视角下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