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生物接触氧化与膜分离组合工艺研究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与膜分离组合工艺研究

论文摘要

在传统的MBR研究和实践中,膜污染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膜污染不但使MBR无法正常运行,还使膜的使用寿命缩短,使MBR的运行费用加大。产生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污泥在膜表面的局部沉积下来,其中的细菌分泌物对凝结菌胶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还附着于膜表面或进入膜孔道,造成膜污染。本课题利用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代替活性污泥工艺,以减少膜污染,形成了多级生物接触氧化与超滤膜的组合工艺,并自制了多级生物接触氧化与膜分离组合工艺设备。本课题研究了操作真空度和膜分离池内曝气量对膜通量的影响,从而确定超滤膜的最佳运行条件,在18-22℃下操作真空度为0.014-0.02MPa、曝气量在0.2m3/h-0.3m3/h时对应的膜通量较为适宜,为26-40L/(h·m2)。本试验选择操作真空度0.02MPa,膜分离池内曝气量0.3m3/h,此时膜通量为40L/(h·m2)。该组合工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表明,其对低浓度和较高浓度的生活污水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Cr和氨氮容积负荷分别可达到4.4kg/(m3·d)和0.13kg/(m3·d),且运行稳定。当进水CODCr浓度低于1200mg/L,进水氨氮浓度低于50mg/L时,出水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本课题考察了该组合工艺对豆制品废水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优于大连市中水水质标准。本课题对实验运行期间的膜通量进行了监测,在实验进行到135天的时候,超滤膜才进行第一次清洗,清洗之后膜通量可恢复到原来的95%,在以后进行的实验中,膜通量尚未出现明显的变化。与传统的膜生物反应器相比,确实达到了减少膜污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资源现状
  • 1.2 生物接触氧化法简介
  • 1.2.1 生物接触氧化法进展
  • 1.2.2 生物接触氧化法特点
  • 1.2.3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点
  • 1.3 膜生物反应器法简介
  • 1.3.1 膜简介
  • 1.3.2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及特点
  • 1.3.3 改进的膜生物反应器
  • 1.3.4 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前景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运行方式
  • 2.3 分析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滤膜运行参数确定
  • 3.1 实验启动阶段的控制和运行
  • 3.1.1 反应器挂膜启动实验
  • 3.2 超滤膜运行参数确定
  • 3.2.1 真空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 3.2.2 曝气量对膜通量的影响
  • 3.2.3 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与膜分离组合工艺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
  • 4.1 低浓度模拟生活污水研究
  • 4.1.1 低浓度模拟生活污水水质
  • Cr 研究'>4.1.2 低浓度模拟生活污水CODCr研究
  • 4.1.3 低浓度模拟生活污水氨氮研究
  • 4.2 高浓度模拟生活污水研究
  • 4.2.1 高浓度模拟生活污水水质
  • Cr 研究'>4.2.2 高浓度模拟生活污水CODCr研究
  • 4.2.3 高浓度模拟生活污水氨氮研究
  • 4.3 模拟生活污水去除效率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与膜分离组合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研究
  • 5.1 豆制品废水水质
  • CR研究'>5.2 豆制品废水CODCR研究
  • 5.3 豆制品废水氨氮研究
  • 5.4 豆制品废水浊度研究
  • 5.5 豆制品废水SS 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膜污染研究
  • 6.1 膜污染及其机理
  • 6.1.1 膜污染的形式
  • 6.1.2 膜污染机理分析
  • 6.2 膜通量随时间的衰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连市中水水质标准
  • 附录B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物接触氧化+植物一体化装置处理小城镇污水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09)
    • [2].生物接触氧化填料在梁滩河综合治理中的应用[J].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2(06)
    • [3].生物接触氧化+土地渗滤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云南化工 2018(04)
    • [4].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处理头孢菌素废水中的应用[J]. 工业水处理 2018(08)
    • [5].水解酸化-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水生植物法截污试验研究[J]. 环境工程 2015(09)
    • [6].厌氧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紫外线消毒处理医院污水[J]. 广州化工 2019(11)
    • [7].一体式生物接触氧化/土地渗滤系统处理农村污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12(24)
    • [8].生物接触氧化与超滤膜联用工艺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18(03)
    • [9].一种驳岸斜坡式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J]. 环境与发展 2020(07)
    • [10].生物接触氧化-潜流型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J]. 应用化工 2018(10)
    • [11].两段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高盐度废水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11)
    • [12].低温对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硝化性能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8(11)
    • [13].三维电解-厌氧-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医药废水的研究[J]. 环境科技 2018(05)
    • [14].生物接触氧化-臭氧氧化消毒工艺处理医院废水[J]. 辽宁化工 2013(06)
    • [15].A/O生物接触氧化-超滤膜工艺中水回用的研究[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5(04)
    • [16].生物膜脱除方式对受污染源水生物接触氧化修复系统除磷性能的影响[J]. 中国科学:化学 2011(07)
    • [17].风光电能驱动的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水净化系统的研发[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S1)
    • [18].ABR-二级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活性炭过滤工艺处理豆沙馅废水工程[J]. 水处理技术 2011(01)
    • [19].ABR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除磷性能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 2009(11)
    • [20].生物接触氧化—过滤分离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J]. 能源与环境 2009(03)
    • [21].ABR-生物接触氧化-BAF工艺处理中药提取废水实例[J]. 广东化工 2018(09)
    • [22].阶式生物接触氧化对富营养化太湖水源水中溶解有机物的去除性能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11)
    • [23].FCR技术在国内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展望[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8(12)
    • [24].间歇曝气对微污染源水生物接触氧化修复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4)
    • [25].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滤布滤池深度处理校园污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20(02)
    • [26].生物接触氧化-蔬菜型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J]. 水处理技术 2019(05)
    • [27].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轻工科技 2019(03)
    • [28].玄武岩纤维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J]. 工业水处理 2016(01)
    • [29].白酒生产废水处理工程改扩建[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4(06)
    • [30].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工艺在煤矿矿井水处理中应用[J]. 能源环境保护 2010(03)

    标签:;  ;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与膜分离组合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