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腐剂对农村垃圾蚯蚓处理的影响研究

促腐剂对农村垃圾蚯蚓处理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在我国,农村每年产生7亿吨秸秆,其中约有70%的秸秆作为生活能源就地焚烧或直接还田,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大气污染,与此同时全国畜禽养殖粪便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粪便作为有机肥在农业上的直接使用会导致大量的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并且也存在病原菌污染土壤的可能性。堆肥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能减少这些有机废弃物的量和体积,破坏其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有机废弃物的蚯蚓处理(vermicomposting)技术则是将传统堆肥法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利用蚯蚓特殊的生态学功能,与环境中微生物协同作用而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和转化的处理技术,是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选用“大平二号”赤子爱蚯蚓,以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原液和有机物料腐熟剂为促腐剂,小麦、玉米秸秆,牛粪等农村垃圾为试验材料,采用添加促腐剂的预堆腐+蚯蚓处理的模式进行试验。分别研究了在相同EM原液添加量的条件下适合蚯蚓生存的最佳物料配比;不同促腐剂添加量对预堆腐的影响;不同预堆腐产品对蚯蚓处理及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对预堆腐和蚯蚓处理过程中的物化指标和微生物酶指标也进行了测定,得到的试验过程参数为指导现场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相同EM原液添加量的条件下,研究了含玉米秸秆(牛粪:玉米秸秆:垃圾1:2:1,1:3:1,2:3:1和0:2:3)及含小麦秸秆(牛粪:小麦秸秆:垃圾2:1:2,3:1:2,4:1:3,0:1:10)的不同堆体预堆腐产品对蚯蚓生存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预堆腐初始和结束时,含玉米秸秆的堆体C/N值要高于含小麦秸秆的堆体。预堆腐结束时,八组堆体的C/N值在17-26之间,氨氮浓度基本在200mg/Kg左右,其中,牛粪:玉米秸秆:垃圾(菜叶:纸干重比4:1)1:3:1的预堆腐产品饲养蚯蚓的成活率最高,为87.50%。(2)在不同促腐剂EM原液(按湿重比)和有机物料腐熟剂(FU)(按干重比)添加量的条件下,采用牛粪:玉米秸秆:垃圾(菜叶:纸干重比4:1)1:3:1的比例进行预堆腐,研究不同促腐剂添加量(3‰EM、4‰EM、5‰EM;3‰FU、4‰FU、5‰FU;对照CK)对预堆腐的影响。结果表明:至预堆腐结束时,各堆体pH值为7.60-7.90,C/N比为28-35,氨氮浓度为270mg/Kg-440mg/Kg,纤维素酶、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均稳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符合蚯蚓生长繁殖pH值6.00-8.50,C/N比25-35的要求。同时,5‰EM的堆体C/N比值最低,为28.02,NO3--N/NH4+-N比值最高,为10.25,说明5‰EM原液的添加量更有利于物料中有机质的矿化。(3)以不同预堆腐产品为原料,进行蚯蚓处理试验,研究不同促腐剂添加量得到的预堆腐产品对蚯蚓处理及蚯蚓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EM原液的堆体蚯蚓处理过程中有机碳含量要低于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的,且5‰EM组蚯蚓处理后的C/N比值最低。各组堆体蚯蚓处理后的氨氮含量在350mg/Kg左右。5‰EM组中蚯蚓处理后的氨氮含量最低,为314.52mg/Kg;硝态氮的含量最高,为10857.36mg/Kg;NO3--N/NH4+-N最大;脲酶活性及纤维物酶活性最低;5‰EM组中蚯蚓的生长稳定,日繁殖率最高,为1.55。说明5‰EM原液的添加量不仅能得到适合蚯蚓处理的预堆腐产品,而且该组中微生物与蚯蚓的联合作用更有利于促进有机质的腐熟、矿化和稳定化。(4)通过对4‰FU、5‰EM和对照CK组蚯蚓处理初始和结束时样品进行细菌和真菌的PCR-DGGE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在4‰FU和5‰EM组的样品细菌群落中占有优势的种群属于滕黄单胞菌属和梭状芽孢杆属。在5‰EM组和CK组中出现的起主要作用的真菌种群分别是轮枝孢属和曲霉属。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绪论
  • 1.1 农村垃圾的来源
  • 1.2 农村垃圾的污染危害及传统处理方法
  • 1.2.1 农村垃圾的污染危害
  • 1.2.2 农村垃圾传统的处理方法
  • 1.3 蚯蚓处理废弃物的研究进展
  • 1.3.1 蚯蚓处理的原理及优势
  • 1.3.2 蚯蚓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 1.3.3 蚯蚓处理农业废弃物的研究现状
  • 1.4 促腐剂的应用现状
  • 1.4.1 促腐剂的应用研究
  • 1.4.2 促腐剂的作用原理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预堆腐物料配比的确定
  • 2.1 试验目的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温度的变化
  • 2.3.2 pH 值的变化
  • 2.3.3 有机碳和碳氮比的变化
  • 2.3.4 氨氮的变化
  • 2.3.5 不同预堆腐产品对蚯蚓成活率的影响
  • 2.4 小结
  • 3 不同促腐剂添加量对预堆腐的影响
  • 3.1 试验目的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温度的变化
  • 3.3.2 pH 值的变化
  • 3.3.3 有机碳和碳氮比的变化
  • 3.3.4 矿化指标的变化
  • 3.3.5 脲酶的变化
  • 3.3.6 纤维素酶的变化
  • 3.3.7 蔗糖酶的变化
  • 3.4 小结
  • 4 不同预堆腐产品对蚯蚓处理的影响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蚯蚓接种时间的确定
  • 4.3.2 含水率和pH 值的变化
  • 4.3.3 有机碳和碳氮比的变化
  • 4.3.4 矿化指标的变化
  • 4.3.5 脲酶活性的变化
  • 4.3.6 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
  • 4.3.7 蔗糖酶活性的变化
  • 4.3.8 不同预堆腐产品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
  • 4.3.9 优势菌群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物联网技术下的垃圾堆体安全监测预警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0(02)
    • [2].老港综合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堆体稳定性理论评估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19(05)
    • [3].城市垃圾填埋场污泥对堆体边坡稳定的影响研究[J]. 广东建材 2013(11)
    • [4].某穿越岩堆体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及仿真分析研究[J]. 铁道建筑技术 2018(07)
    • [5].2010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二等奖)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堆体稳定性评价及加固措施研究[J]. 建设科技 2013(Z1)
    • [6].不同回灌堆体和回灌方式对纳滤浓缩液回灌效果的影响[J]. 环境卫生工程 2012(05)
    • [7].岩堆体成因分析与探讨[J]. 公路 2019(04)
    • [8].岩堆体特征及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J]. 四川建材 2015(02)
    • [9].某高速公路岩堆体特征及对路基工程影响分析[J]. 铁道工程学报 2014(01)
    • [10].渝湘高速公路铁碛坝大桥深厚岩堆体整治工程措施研究[J]. 路基工程 2014(01)
    • [11].基于模拟人工降雨的磷石膏堆体变形监测[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1(02)
    • [12].大尺度碱渣堆体的变形与稳定监测[J]. 中国港湾建设 2008(05)
    • [13].生活垃圾填埋场堆体稳定性降水工程措施探讨[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9(04)
    • [14].填埋场生活垃圾堆体快速排水技术[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9)
    • [15].开挖进尺对岩堆体隧道施工的影响[J]. 低温建筑技术 2015(10)
    • [16].鹰嘴岩隧道岩堆体施工技术[J]. 公路 2013(12)
    • [17].基于堆体坍塌机制的隧道灾变安全控制分析[J]. 现代矿业 2016(04)
    • [18].西北地区某填埋场堆体滑移过程监测与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09)
    • [19].应变硬化垃圾堆体抗局部沉陷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2(07)
    • [20].不同添加物对海鲜菇渣堆体腐熟效果的影响[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04)
    • [21].生物发酵法处理病死猪后堆体温度及微生物含量的跟踪监测[J]. 中国动物检疫 2015(08)
    • [22].垃圾堆体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 化工管理 2019(05)
    • [23].翻抛对城市污泥好氧发酵过程中堆体温度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11)
    • [24].隧道洞口段过岩堆体的防坍技术[J]. 西部探矿工程 2008(01)
    • [25].堆体结构对次生硫化铜矿柱浸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7(11)
    • [26].污泥膜覆盖好氧发酵堆体流场模拟及应用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01)
    • [27].浅析填埋场垃圾堆体自燃灭火方案[J]. 环境卫生工程 2016(03)
    • [28].贵州喀斯特岩溶洼地内岩堆体成因分析及稳定性分析[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29].利用垃圾堆体中侧渗现象强化渗沥液导排途径探讨[J]. 环境卫生工程 2012(06)
    • [30].不同辅料对蚕沙堆肥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3)

    标签:;  ;  ;  ;  ;  

    促腐剂对农村垃圾蚯蚓处理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