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植物绿玉树快速繁殖研究

能源植物绿玉树快速繁殖研究

论文摘要

绿玉树是一种多用途的植物,也是潜力巨大的能源植物之一,具有非常大的开发价值。而种苗快速繁殖,是绿玉树开发的前提。本试验研究了绿玉树组织培养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繁殖方式,得到了以下结论:1.组织培养繁殖:采外植体的最佳时间为11月份的晴天的午后14:00-15:00;最佳部位为当年生茎段腋芽;最佳消毒处理为用无菌水稀释200倍的消佳净溶液冲洗1 min,再用75%酒精处理30s后,用0.1%的HgC12处理10 min,加一滴吐温-80。这时,污染率和死亡率较低,存活率为86.67% ,外植体损伤小,萌发较快。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NAA 0.1+6-6-BA 0.4+2,4D 0.1。萌芽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 0.02+6-BA 1,24d后萌芽率可达89.7%;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 0.02+6-BA 0.6+AD 3,这时,试管苗生长较快,有效芽多,增殖倍数平均可高达5.7;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 0.4+IBA 0.4 ,这时,试管苗主根多而长,且须根较多,移栽成活率达80%。2.扦插繁殖:以长约20cm的绿玉树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L9 (34)研究扦插密度、复合肥用量、复合激素浓度三因素对株高增长率、主茎直径增长率、主茎表面积增长率、主茎体积增长率等形态指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单株重增长率、总鲜重(含根系)、地上部分鲜重、分枝鲜重等进行比较,筛选出繁殖速度较快的处理组合(A3B2C1),即扦插密度250000株/ha,复合肥用量300 kg/ha,复合激素浓度1.5 mg/L。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肥用量300 kg/ha和复合激素1.5 mg/L已分别是两因素各水平的顶点。但扦插密度在250000株/ha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繁殖速度。3.嫩枝生根诱导:分别用250 mg/L、500 mg/L的NAA和IBA浸泡短嫩枝(4-5 cm)和长嫩枝(6-7 cm)的形态学末端5 min,扦插后覆盖薄膜,30 d后计数生根率。实验结果表明:6-7 cm长的枝条经浓度为500 mg/L的IBA浸泡5 min,生根效果最好,生长较快。4-5 cm的短的枝条更依赖于生长激素诱导,在500 mg/L的IBA浸泡5 min,诱导生根率最高可达90%;同样条件下,500 mg/L的NAA浸泡5 min,生根率较低。4.绿玉树专用肥促进生长的效果:施用绿玉树专用肥和绿玉树专用液体肥,可明显促进绿玉树生长,效果优于单施复合肥、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等,且减小分枝与主茎夹角13.4°-15.5°,株型紧凑,可适当增加扦插密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生物产量。5.目前条件下,绿玉树的组织培养繁殖技术仍不太成熟,虽可以通过组织培养生产再生苗,并移栽成功。但绿玉树试管苗生长缓慢,繁殖周期太长,且直接移栽试管苗成活率不高,工厂化生产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扦插繁殖技术较成熟,因扦插材料较大,生长起点高,生长快,加之施用我们自行开发的绿玉树专用肥及专用液体肥,不仅可明显促进株高生长和顶芽分化,还能减小分枝与主茎间夹角,使株型紧凑,可增加扦插密度,提高生物产量和繁殖速度,也为进一步优化扦插繁殖方案打下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绿玉树的研究进展
  • 1.1.1 能源现状及能源植物
  • 1.1.2 能源植物绿玉树
  • 1.1.3 绿玉树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 1.1.4 绿玉树乳汁的化学成分及作用
  • 1.1.5 绿玉树的广泛用途
  • 1.1.6 绿玉树抗寒育种的研究现状
  • 1.1.7 绿玉树多倍体的研究进展
  • 1.1.8 绿玉树组织培养技术
  • 1.1.9 绿玉树扦插繁殖研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2 绿玉树组织培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设备与试剂
  • 2.1.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2.1.4 外植体无菌材料的建立
  • 2.1.5 采样时间对污染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 2.1.6 不同年龄外植体对萌芽率的影响
  • 2.1.7 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
  • 2.1.8 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
  • 2.1.9 继代增殖培养
  • 2.1.10 生根培养及移栽
  • 2.1.11 计算公式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
  • 2.2.2 采样时间对污染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 2.2.3 外植体年龄对萌芽率的影响
  • 2.2.4 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
  • 2.2.5 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
  • 2.2.6 初代培养
  • 2.2.7 继代增殖培养
  • 2.2.8 生根培养及移栽
  • 2.2.9 炼苗和移栽
  • 2.3 小结
  • 2.3.1 外植体无菌材料的建立
  • 2.3.2 外植体的选择
  • 2.3.3 培养基的选择
  • 2.3.4 生长调节剂在离体培养中的作用
  • 2.3.5 生长调节剂在诱导愈伤中的作用
  • 2.3.6 褐变及防止
  • 2.3.7 玻璃化及防止
  • 2.3.8 试管苗的移栽
  • 3 扦插繁殖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苗圃扦插繁殖
  • 3.1.2 计算公式
  • 3.1.3 嫩枝扦插苗生根诱导
  • 3.1.4 绿玉树专用液体肥试验
  • 3.1.5 绿玉树专用肥试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扦插密度、复合肥用量和复合激素浓度对形态指标的影响
  • 3.2.3 扦插密度、复合肥用量和复合激素浓度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4 扦插密度、复合肥用量和复合激素浓度对产量的影响
  • 3.2.5 不同浓度的 NAA 与 IBA 对嫩枝生根的影响
  • 3.2.6 专用液体肥对绿玉树生长的影响
  • 3.2.7 绿玉树专用肥对绿玉树生长的影响
  • 3.3 小结
  • 3.3.1 扦插密度、复合肥用量和复合激素浓度对绿玉树生长速度的影响
  • 3.3.2 嫩枝扦插苗生根诱导
  • 3.3.3 专用液体肥
  • 3.3.4 专用肥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沙漠绿玉树靠啥生存[J]. 思维与智慧 2019(06)
    • [2].沙漠传奇绿玉树[J]. 故事家 2019(11)
    • [3].陆地上的“珊瑚”[J]. 天天爱科学 2017(05)
    • [4].树里的“小强”[J]. 青少年科技博览 2017(04)
    • [5].绿玉树应变[J]. 少年文摘 2010(09)
    • [6].能药兼用作物绿玉树的开发与利用[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09)
    • [7].绿玉树的利用价值及其国内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6)
    • [8].绿玉树茎段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摘要)(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03)
    • [9].绿玉树茎段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7)
    • [10].多用途植物绿玉树人工栽培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 2010(04)
    • [11].绿玉树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研究[J]. 北方园艺 2013(01)
    • [12].绿玉树化学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12)
    • [13].绿玉树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 2011(12)
    • [14].绿玉树化学成分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5(02)
    • [15].结缘金枝玉叶[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12(07)
    • [16].不长叶的“光棍”树[J]. 生命世界 2008(11)
    • [17].有不长叶子的树吗[J]. 儿童故事画报 2018(48)
    • [18].绿玉树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6(06)
    • [19].2013年1-2月份适宜种植的花卉品种[J]. 天津农林科技 2012(06)
    • [20].高效能源植物绿玉树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Ⅰ.温度、光长和空气湿度对绿玉树冷害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09(08)
    • [21].狼毒大戟的化学成分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4(01)
    • [22].高产能源植物绿玉树品系间差异研究Ⅰ品系间生长速度差异[J]. 广东农业科学 2009(05)

    标签:;  ;  ;  ;  

    能源植物绿玉树快速繁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