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

王东满

(湖州市中心血站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目的为了解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分析献血反应分布特点,为采取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有献血反应者,按照轻度、中度、重度分级,分析献血反应与枸橼酸钠中毒和精神精张等各种诱因的关系。结果本组调查的机采血小板1520人次,共发生献血反应51人次,发生率为3.36%,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34人、13人、4人。枸橼酸钠中毒和精神精张是献血反应的主要诱因,占总发生率的74.51%。献血反应经相应处理后均得到缓解和消除。结论枸橼酸钠中毒和精神精张是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可以对机采献血者给予预防性口服钙剂的同时,加强与献血者沟通,消除其紧张情绪;避免空腹机采血小板;适当降低血液采集或输入的速度等措施,将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预防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132-02

随着现代输血技术的迅速发展,成分血的应用比例不断上升,特别是机采血小板以其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越来越被临床所接受。但由于机采血小板所需时间较长,献血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为了解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机采血小板1520例,其中男916例,女604例。献血者均符合卫生部颁布《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要求,且机采前外周血PLT≥150×109/L,HCT≥38%,HB:110-170g/L,2次采集时间间隔≥14天,5天内未服用阿司匹林等含水杨酸制剂的药物。

1.2使用材料使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MCS+血细胞分离机及其配套的一次性配套耗材。使用抗凝剂为:ACD-A。

1.3采集方法采集前将供血者血小板计数、性别、身高、体重等数据输入血细胞分离机并设定程序,设置全血:ACD-A抗凝剂的比例为10-11:1。预采血小板产品:单治疗量血小板剂量为2.5×1011/L,容量为250ml左右,双治疗量血小板剂量为5.0×1011/L,容量为500ml左右。献血者随机选择机器采集。严格执行机采血小板操作规程。

1.4不良反应判断标准[1]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心跳加快,口唇麻木、眩晕或连续呵欠等症状。中度:除轻度症状外尚有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血压下降等。重度:除轻、中度症状外,还可出现意识模糊,晕厥,惊厥,心律不齐等症状。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

2结果

1520人次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者51例,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6%。其中轻度反应34人,中度反应13人,重度反应4人,枸盐酸盐中毒和精神紧张是血小板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共39人,占76.5%,具体情况见表1;其中献血者体重和献血次数对献血反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具体见表2。

表1献血不良反应情况统计(n,%)

3讨论与分析

3.1献血反应原因分析

从统计结果看,献血反应以轻度为主,精神紧张和枸橼酸盐中毒是献血反应的发生主要原因。特别多见于初次机采献血者,他们对相关的献血知识不了解,思想顾虑大,且献血人员活动范围受限,机采血小板时间较长可能使献血者产生焦虑,进而诱发献血不良反应[2]。枸橼酸盐中毒也是机采血小板一个常见的不良反应,这主要是枸橼酸盐血中钙离子形成难解离的可溶性络合物,使血中钙离子减少而出现枸橼酸盐中毒的低血钙症状。表现为口周发麻、恶心、腹部不适、面色苍白、心率下降等症状[3]。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空腹等,使机体处于应急阶段,通过迷走反射,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4]。部分献血员对于快速采血与输注的耐受力不好,采血人员的采血技术水平较差、采集过程中遇到问题处置方式不当或慌张都可能会诱发献血反应的发生[5],另外身材瘦长体重较轻人员,耐受力较差,也容易导致献血反应。

3.2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

3.2.1做好采集前宣教对参加机采血小板者特别首次参加者要做好充分做好的宣教工作,给献血者以心理安慰,向其详细解释机采的全流程、机采原理、机采的安全性、采集大约需要的时间等,增进与献血者的感情,可有效降低精神因素引起的献血反应的发生率[6]。由于一次捐献2个治疗量所需时间太长,对于首次参加血小板捐献者一般不动员其捐献2个治疗量,以减轻献血员的焦虑情绪。

3.2.2预防枸橼酸钠中毒在采集过程中,枸橼酸盐的输入,会结合血液内的部分钙离子,导致口周发麻、恶心、腹部不适、面色苍白、心率下降等枸橼酸盐中毒导致的低血钙症状,在采集前适当给予预防性口服钙剂,以可预防或减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3.2.3选择合适的机采献血者由于机采血小板要反复多次的快速采血和输注,一般考虑到血容量的因素,尽量不选择体重刚达标,而身材相对瘦长的献血者,因为这部分人的耐受力可能相对较差[7]。同时选择的献血员的手臂上静脉要足够粗大,以保证能保证机器采集和血液回输的速度。

3.2.4营造温馨舒适环境血站要加强硬件建设,要保证机采捐献环境能有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在献血员休息室提供种类丰富的点心和电视或电脑等设备,缓解献血员等候时的焦虑。

3.2.5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采血人员应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确保一针穿刺成功,要沉着冷静的处置各种突发状况。

参考文献

[1]梁方飚,唐荣才.建立献血反应标准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9):711-713.

[2]车火娇,符雪丽.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7):68-69.

[3]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40.

[4]梁芬.献血不良反应防治措施[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21:27.

[5]陈丽丽,王照军.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淮海医药.2010,28(6):510-512.

[6]周燕,吴晓东.整体护理在流动采血车上的实施体会[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2):141.

[7]陈义柱,严根兴.等.湖州市献血者献血反应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8):781-782.

标签:;  ;  ;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