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罗富生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罗富生

华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我国人口众多,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很多的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导致能源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人们对能源也没有充分的认识,不重视能源,浪费能源,致使能源的利用率比较低。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建筑电气消耗比较多,不利于能源的合理利用。为了节省建筑电气消耗,提出了建筑节能设计,对建筑的设计采用节能的方式,以此来降低建筑电气消耗。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工程,有利于能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必要性;现状;有效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逐渐将节能效果作为衡量建筑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实现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目的,必须从生活需求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地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前的住宅小区常规电气设计都耗能较大,如果在设计阶段加强节能理念,采用先进的节能措施,更有助于减少电能损失。

1我国建筑电气系统节能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在建筑电气系统节能设计、施工、管理、维修、养护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节能设计方案和一些细节性的地方仍旧有许多不足。没有完整的统筹规划,也没用统一的施工标准,各类工程师对建筑缺少实地考察和预算,只能片面地对建筑中的各种设施进行设计规划,往往在细节上不够完美,况且各个建设环节和施工部门往往分工明确,相互间缺少沟通交流,这就导致了整个建筑电气系统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瑕疵和问题,而且国内建筑的电气系统设计中普遍缺少自动化调控设备,许多用电设备间不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导致了不必要的电能耗损。但是统计数据显示,使用自动化楼宇智能化调控设备的建筑物,普遍较无自动化调控设备的建筑物省电25%~35%。而且许多建筑的后期养护和管理机制不完备,产生了不必要的电能损耗。

2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完善,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逐渐转向数字化与综合化方向发展,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与数学技术等先进技术使得建筑电气设计实现了质的飞跃。人们对电气化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电气设计更需要充分考虑电负荷的日益增加,保证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建筑电气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因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就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进行具体分析:

2.1适用性原则

是指在满足为建筑物提供必要能源支持,保证设备有充足的动力的基础上,对配电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节能,要建立在可以正常投入使用的前提下,这样才是有效的,否则就丧失了作用。满足建筑物内部照明需求,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符合人们对于高品质的追求。有的电气设计虽然达到了节能的标准,但是使用效果却不是很好,主要是适用性方面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电气、照明等设备,所以要保证质量,减少不利因素影响,对于提升整体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要有效落实下去。

2.2节能性原则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源紧缺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的使用非常有限。电能是人们生产、生活必须具备的要素,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供求之间的矛盾也凸显出来。由于大部分城市建筑中,都必须配备大型电气设备,虽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给我国电量造成一定压力,各个领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对电能的形式有着不同需求。而电气设计是我国城市建筑电气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注重节能性,根据城市建筑电气的规划路线与施工要求进行的设计电气节能方案。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确保电气节能设计可以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的目标。

2.3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建筑电气系统的节能设计应当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切不可为了节能或是节约建筑用料成本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所用一切设备和所用电器都应是质量合格的产品,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提高整个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4经济性原则

建筑电气设计是一个非常细致而且复杂的过程,包括很多的设计方面与流程,每一个工作设计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资金。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也就是说在电气设计时,必须综合分析与考察各个环节。

3加强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措施

3.1合理选择

节能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合理选择电气照明设备,主要包括电光源、灯具、以及相关组件,倾向于节能品质好的电光源,能够延长使用年限。首先要考虑电光源的特性、用途以及综合能效评价,看是否满足实际情况需求,能够体现出针对性。其次在选择灯具的时候,要考虑类型、使用效率、特征等方面,确保都符合要求。最后是线路组件的使用效率和性价比,保证达到最佳使用效果。市场上电光源种类是非常多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谨慎,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决定,真正的做到万无一失,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为生活更好的服务。

3.2照明节能设计

照明设备在不同的场所有不一样的要求,建筑照明节能不能盲目的使用节能灯具,首先要符合建筑物对照明的要求,在满足基本的需求上,在选择具有节能的设备。比如:灯具安装的位置高低,所需要的灯具就不同,安装位置比较低时,可以选择荧光灯,使用较细的灯管就可以了,安装的位置比较高,那么就选择金卤灯,对显色性有较高要求时可以选用陶瓷金卤灯,一般情况选用高压钠灯;家庭普通照明选用白炽灯,或者选用LED光源,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等特点,是未来理想的照明设备。另外,灯具的效率高才能节能,如果灯具的工作效率低,就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因此,在选择合适的灯具时,也要考虑灯具的工作效率,选择合适的灯具不仅能满足照明的需求,还要具有较高的效率,以此来提高照明的效率,从而减少照明的能耗。

3.3合理分布变电所

一般来说,当变电所的位置位于负荷的中心区域时,可以有效避免线路损耗的情况,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供电的总体质量以及稳定性。在建设变电所时,要尽量选择容量较小的变压器。因为小容量的变压器不仅对电能的消耗较小,而且对供电所的面积需求量也较小。此外,设计人员要尽量增加变电所的布点,从而达到减小供电半径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变电所对电能资源的需求量,还能进一步提高供电的质量。因此,在设计住宅小区的电气系统时一定要核算好设计容量,尽量精准预测备用容量需求,尽量选用小容量的变压器。

3.4减少变压器损耗

变压器损耗主要体现在空载损耗、短路损耗、杂散损耗等方面,但是在计算损耗的时候,往往只考虑铁耗和铜耗,没有关注到其他方面,导致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失误。铁耗是指当线圈产生的磁通在铁芯上流动,由于本身就是导体,在垂直于磁力线的平面就会感应电势,从而形成闭合回路并且产生电流,也就发生了电能的损耗,出现浪费的情况。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要选择合适的铁芯和电阻较小的绕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达到使用的要求。要选择损耗低的变压器,不断优化设备结构,才能发挥出有效作用。

3.5合理划分配电分区

划分配电分区是降低线路损耗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既能保证整个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又能实现节能的效果。在规划配电分区时,设计人员应当遵从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配电分区的大小。若配电分区划分较大,会增加线路的损耗情况,影响住户的用电稳定性,有违节能的设计原则。若配电分区划分较小,则会导致配电系统的运行成本上涨。因此,在划分配电分区时,设计人员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要求:①控制配电分区的负责范围。每1个配电分区以1个配电房和2台变压器为基础标准,并且每1个配电分区所负责的建设面积必须严格控制在2.5×104~4.5×104m2。②控制低压供电半径。将供电半径控制在100~200m,具体的供电半径要根据供电量进行判断。③控制变压器容量。一般来说,变压器的负荷容量控制在630~800kV·A。同时,设计人员还要考虑住宅小区的未来发展情况,并适当为后期负荷容量增加而预留空间。

3.6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

建筑物中必不可缺少的就是空调,空调的消耗是整体建筑消耗的多半,对于空调实行节能是必然趋势,有效地控制建筑能源的消耗。对空调进行节能设计,首先要对空调的变风量、变流量进行控制,合理控制可以减少消耗。另外,空调在冬季和夏季的使用不同,对空调的水泵进行合理的控制,设定空调的参数,结合实际的情况,对空调进行不断地调整,在确保空调高效的工作,同时,又能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的目标。

3.7保证电气设备负荷的平衡性,利用智能化监控系统

电气设备由于其独特的精密性以及特殊性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电气自动化设备不仅受到人为因素的应,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影响着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住宅小区的建筑物间距、配置以及日照方向都会对监控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电气技术人员需要熟悉与掌握电气施工图纸,保证最小负荷电流在标准负荷电流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保证三组电路的平衡性。科学化、全面地选择住宅小区的监控设备和系统,尽量使用智能化系统进行监控,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制定检测措施,并由安装施工质检人员进行检测。

3.8采用先进技术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建筑节能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想要保证设计的效果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这对相关的设计人员来说,必须要增强对于先进技术的研究力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起到节能的作用。相关的设计人员只有不断地研发出先进的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才能够把先进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实际工作当中。例如,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以及高低压电气产品,如果这些先进的节能技术能够得到广泛地使用,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节约能源的设计目的。相关研发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循节能的设计原则,只有通过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才能够提高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虽然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和电力技术水平发展迅速,工程施工技术和水平不断提升,建筑物安全性、运行稳定性、管理维护系统和节能设计趋于完善,但是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不应该忽略环保问题。我国人口较多,建筑覆盖面积大,用电量也很大,因此,建筑电气系统节能设计的发展与改进,是关乎民生和国家科技水平的大事,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陈洋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3543.

[2]姜丙修.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4573-4573.

[3]刘卫军.楼宇智能化在建筑电气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16):146.

[4]梁灼泽.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实现路径研究与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3):1371.

[5]李景色,李铁楠.修订我国《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中的几个问题(之一)[J].照明工程学报.2014(01)

[6]庄美玲.做好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相关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3):1826.

标签:;  ;  ;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罗富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