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机联合循环电厂天然气增压站的组成与功能分析

燃机联合循环电厂天然气增压站的组成与功能分析

关键词:燃机联合;天然气增加站;组成;优化

截止目前,燃机联合循环电厂逐渐成为了我国各大电厂内部实际运行环节最为常见的能量供给方式,并被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的电力运行环节。这一模式不仅仅具备体积小、重量轻、运行容易、安装快等优势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原有电厂的实际运行效率情况,进而为我国电厂的高效运行作出帮助。其中,天然气增压站作为燃机联合循环电厂中最为重要的组成环节之一,其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问题逐渐成为了我国电力系统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下面将以我国某燃机联合循环电厂的天然气增压站为例进行分析:

一、背景简介及燃机联合循环电厂对天然气的需求情况

(一)背景简介

该目标实验区域位于我国中部某省会城市的中心区域,这一区域的社会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比较繁华,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相对比较大,是该省会区域供电需求较为迫切的区域之一。20xx年来,随着我国“西气东输”政策的推广和落实,该区域的供电企业抓住这一机遇,将原有的运行结构进行了较为大型的调整,首次将燃机联合循环装置引入实际的供电模式中,并将更加洁净的天然气能源作为原有煤炭能源的替代,从而实现燃机联合循环装置的首次建立,以期在根本上保证我国人民基础电力需求的同时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绿色、科学化发展。

(二)燃机联合循环电厂对天然气的需求情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天然气作为新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情况愈发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天然气作为燃机设备中最为重要的燃料之一,根据其天然气原产区域的同时其性质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所以,在实际的应用环节为了燃机联合循环装置能够更好的针对天然气进行合理的应用,其管理者们针对用于其中的天然气性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首先,就天然气的压力情况来说,通常情况下会标定进入天然气设备的压力应控制在每克250-260兆帕之间,同时为了保证燃气运行的稳定性应该针对天然气输送环节的波动情况进行控制,使得其天然气的压力变化、瞬时速率等均小于百分之一;其次,在实际的天然气输送环节还应针对天然气的过热度情况进行控制,避免因气体燃料中含有的少量滴液而造成燃机内部喷嘴的损坏或混合区域的燃烧;第三,根据对原有天然气的探究可以发展,天然气中所含的杂质,也会随着天然气产地的差异而出现一定的差异,由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针对杂质问题也应作出相应的控制。

二、燃机联合循环电厂中天然气增压站的功能

随着燃机联合循环电厂的应用,人们逐渐发现在其应用环节天然气增压站的重要性,其主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天然气增压站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原有天然气中所包含的杂质问题,在这一环节应用惯性分离、过滤等物理方法将原有天然其中所包含的固体、液体杂质进行分离,从而满足上述天然气的需求。

其次,天然气增压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输送过程中呈现为不同压力状态的天然气压力进行稳定,并将压力存在明显不足的天然气进行增压处理,从而使其满足燃机运行的标准参数,从而在保证燃机正常运行的同时优化实际使用效率情况。

最后,天然气增压站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如后续的管道、设备等提供安全防护,例如,在当燃机出现运行问题时,天然气增压站中的控制系统可以及时的进行筛别,从而出发紧急控制装置,阻断天然气的来源同时避免后续问题的出现和恶化。

三、燃机联合循环电厂中天然气增压站的组成

截止目前,我国常见的燃机联合循环电厂中应用的天然气增压站装置大都由入口环节、一次过滤阶段、二次过滤阶段、计量阶段、增压冷却阶段以及出口阶段这六个环节共同组成的。

首先,就入口环节来说,通常情况下该方案的设计者们会将紧急处理模块放置在这一区域,从而实现天然气增压站与外界不稳定因素的隔离,从而可以在出现紧急事项的同时通过远程控制系统的操作及时的切断天然气的输出口,保证最大限度遏制后续恶劣事故的发生。

其次,一次过滤阶段,是天然气在经过入口环节后首先进入的粗过滤区域,能够将传输过来的天然气中包含的大颗粒、物理性质杂质等进行一次过滤,从而避免该类型杂质的流入,进而影响实际的天然气运行情况。

第三,二次过滤阶段,是当通过一次过去后的二次精细过滤阶段,能够将输入的天然气中小杂质、滴液等可能会对后续运行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过滤,进而提供更加清洁的天然气。

第四,计量环节,在这一环节天然气可以通过超声波计量的方式将进入的天然气流量进行色谱分析,从而确定这一环节进入天然气的热率情况。

第五,这一环节一般可以认为整个系统运行环节中最为重点的环节之一,有这一环节压缩装置和冷却装置的应用能够将符合标准的天然气输送的电力系统中,从而实现后续的电力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研究的不断深入,热机联合循环电厂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一新型的供电模式通常情况下将人类无法充分利用的燃烧热能通过其电厂内部的器械进行转换,从而形成可以为人类所充分利用的机械能,进而带动发电机设备进行大规模的发电操作。

参考文献:

[1]朱啟明.M701F4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调试问题及优化措施[J].工业设计,2018(02).

[2]王涛.孟加拉波拉电站联合循环机组性能试验全过程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8(01).

[3]谭鹏翔.三菱M701F4燃机IGVSET及对联合循环效率的影响[J].中国高新科技,2017(11).

[4]赵虹,王承斌,裘寒,吴书泉,张添宝,杨建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热电协调产出模型及经济性平衡点分析[J].能源工程,2017(04).

[5]厉剑梁.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6]刘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分析平台开发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7]徐明.燃机联合循环电厂天然气增压站的组成与功能分析[J].华电技术,2009(08).

[8]汤建荣.9E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节能降耗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3).

标签:;  ;  ;  

燃机联合循环电厂天然气增压站的组成与功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