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私人化写作现象的思考

对私人化写作现象的思考

论文摘要

私人化写作(也称个人化写作)是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陈染、林白等开启而被卫慧、棉棉等延续的个体写作,其标志性事件是1996年陈染长篇小说《私人生活》的出版,她们一出现便在文坛上引起强烈的反应,一时间众说纷纭,毁誉参半,成为最引人瞩目也是最招人非议的独特存在。一个文学现象的存在必然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合理性,任何全盘的肯定和一味的批判都有失偏颇。如今走过20世纪,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我们再次把私人化写作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进行重新审视,对其写作理论本身进行回顾与反思,可以发现它的存在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由于理论上的缺失造成其在现实发展中困难重重,最终难以为继。由此启发我们关键在于对它进行正确的理论引导,以期望它早日走出目前发展的困境,以推动新世纪文学发展走向普通人,走向多元共生的文化,走向更彻底的人文关怀。本文首先运用马克思关于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对私人化写作进行分析和观照,肯定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是私人化写作的到来意味着劳动异化的消除,作家的创作活动成为生命意志的自由表现,由手段上升为目的本身二是吻合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理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了文学对人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全面关怀与尊重;其次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历史语境,它的出现弥补了一直以来公共化、代言式写作独占文坛的局限,在丰富九十年代的多元文化格局,拓展文学探索和表现丰富复杂的人性深度方面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最后指私人化写作发展的困境在于私人化作家在写作中陷入了绝对的二元对立,一方面抹杀了个人与社会辨证统一的关系,把个人与群体、社会、公众完全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忽视了文学自身具有私人性与公共性相统一的特点,从而使写作走向极端的个人化,强调纯粹的私人性,最终导致作品出现重复雷同,流于浅俗。由此反思其得失并对其未来可能提升的方向提出自己的构想。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私人化写作的界说
  • 第一节 私人化写作出现的背景
  • 第二节 私人化写作的特征
  • 第二章 私人化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 第一节 私人化写作的理论价值:在根本上与马克思人类解放的思想相一致
  • 一、劳动异化的消除
  •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 第二节 私人化写作的现实意义:在中国历史语境下意味着一种新的写作方式的出现
  • 第三章 私人化写作存在的悖论和局限
  • 第一节 二元对立的悖论
  • 一、人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 二、文学的公共性与私人性
  • 第二节 缺乏深邃的精神境界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机关重重的家居隐藏空间[J]. 环境与生活 2017(01)
    • [2].基于散文私人化特征的语境词义教学[J].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2017(03)
    • [3].论私人化写作产生的背景及缺陷[J]. 北方文学 2017(29)
    • [4].私人化写作[J]. 诗潮 2016(07)
    • [5].论陈染“私人化”写作[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 [6].陈染到林白——从“私人化写作”到“后私人化写作”[J]. 青年文学家 2011(09)
    • [7].农村家庭互动中“理”的私人化——基于冀东南H村的实证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19(09)
    • [8].共有的名字[J]. 视野 2008(14)
    • [9].“私人化”写作的超性别意识[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0].关于《一个人的战争》中私人化小说的创作特征思考[J]. 中国市场 2011(01)
    • [11].“非私人化教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J]. 教育科学研究 2008(12)
    • [12].“私人化写作”重识[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9)
    • [13].私人领域的凸现与当今媒介文化的“私人化”[J]. 国际新闻界 2009(10)
    • [14].晚清军队私人化问题研究述评[J]. 军事政治学研究 2015(03)
    • [15].宗教私人化的现代反思[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6].私人化、市场化、大众化与文学边缘化[J]. 湖北社会科学 2011(11)
    • [17].晚清至民国“军队私人化”问题的衍生及其调控逻辑[J]. 军事历史 2020(02)
    • [18].个人和私人──论私人化写作之正名及写作私人化之因[J]. 作家 2011(10)
    • [19].元代中后期诗坛的私人化创作心态与“逸”趣的追求[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0].以社会性别理论突破90年代以来女性私人化写作与研究的瓶颈[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12)
    • [21].论林白小说的私人化特征[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2].宗教信仰交往及其私人化特征——基于福建海滨社区信仰关系的研究[J]. 世界宗教研究 2018(01)
    • [23].中国式“身体解放”[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05)
    • [24].书写自己的故事:疫情记忆的私人化[J]. 光彩 2020(07)
    • [25].解析关乎健康的“屁”事[J]. 长寿 2009(09)
    • [26].温总理的希望[J]. 今日新疆 2009(01)
    • [27].温总理的希望[J]. 国外测井技术 2008(06)
    • [28].性感之下,需要灵魂的支撑[J]. 人像摄影 2016(10)
    • [29].“公共领域私人化”视角下的电视新闻[J]. 媒体时代 2011(03)
    • [30].当代女性写作中的空间意识——以王安忆、陈染和林白小说为例[J]. 天中学刊 2012(06)

    标签:;  ;  ;  

    对私人化写作现象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