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评析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评析

论文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腐败的国际化问题也日趋严重,腐败的国际化趋势使得反腐败不再成为某一个国家所能完成的事业。我国在经济融入世界的同时,同样应该借鉴世界各国预防和制裁腐败的策略和措施,积极参与反腐败国际合作,特别是联合国的反腐败行动,打击腐败犯罪。联合国已经加入到积极推动反腐败运动的行列之中。《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于2003年10月31日第五十八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标志着国际社会已经进入联手打击腐败犯罪的新阶段。随着社会进步、高科技发展以及各国交往的日益频繁,各种跨国性活动不断增多,致使贪污贿赂等腐败活动也具有了涉外因素,有的腐败犯罪分子在国内实施了犯罪后,通过各种途径把犯罪所得赃款赃物转入国外的帐户,或携带赃款逃到其他国家,这就给有效惩治腐败增添了困难。《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从三个方面对加强惩治腐败犯罪的国际合作进行了规定,为进一步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提供了国际法的支持。因此,我国应以公约的通过为契机,不断完善国内立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从而更加有效地打击腐败犯罪,还百姓一方净土。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产生及其基本框架
  • 第一节 国际社会对腐败的认识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产生
  • 第二节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基本框架
  • 第二章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法的比较
  • 第一节 我国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差异
  • 第二节 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修改我国刑法的思路
  • 第三章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的国际合作机制评析
  • 第一节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引渡腐败犯罪分子
  • 第二节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腐败资产的追回
  • 第四章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我国加强国际合作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我国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我国加强国际合作的对策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后记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协助转移非法集资犯罪所得的行为定性[J]. 中国检察官 2020(04)
    • [2].收购野生动物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适用困境及立法完善[J]. 中国检察官 2020(08)
    • [3].“犯罪所得投资收益”追缴的影响因素与判断规则[J]. 中国法学 2019(05)
    • [4].论犯罪所得之没收[J]. 法商研究 2018(03)
    • [5].在销赃案中如何推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是犯罪所得[J]. 中国防伪报道 2018(09)
    • [6].浅议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条件限定[J]. 中国检察官 2015(02)
    • [7].台湾地区的剥夺犯罪所得制度——摸索中的立法、学说与实务[J]. 人民检察 2015(10)
    • [8].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应注意四个问题[J].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9(06)
    • [9].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实务处理问题探析[J]. 今日财富 2017(19)
    • [10].腐败犯罪所得跨境追回的法律阻碍因素[J]. 社会科学家 2013(09)
    • [11].组织卖淫、协助组织卖淫犯罪中非法获利、犯罪所得的界分[J]. 人民司法 2020(02)
    • [12].洗钱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区分[J]. 人民司法 2020(02)
    • [13].我国腐败犯罪所得跨境追回:现状、法律困境与对策[J]. 河北法学 2013(08)
    • [14].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不以前行为成立犯罪为前提[J]. 中国检察官 2013(18)
    • [15].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的“明知”问题的再认识[J]. 内江科技 2012(08)
    • [16].论“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06)
    • [17].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其他方法”的认定[J]. 中国检察官 2011(20)
    • [18].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司法认定[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07)
    • [19].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明知”的理解与认定[J]. 中国检察官 2009(03)
    • [20].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罪的行为样态分析[J].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8(02)
    • [21].赃物罪中犯罪所得物赃物性质的丧失[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8(02)
    • [22].犯罪所得物的替代物赃物性质的丧失[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8(05)
    • [23].犯罪所得物的替代物赃物性质的丧失[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24].犯罪所得追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32)
    • [25].浙江首次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追究贪官家属责任[J]. 中国监察 2010(23)
    • [26].论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9(05)
    • [27].犯罪所得保全扣押制度之借鉴──以涉众型经济犯罪中被害人权益保护为视角[J]. 人民检察 2019(02)
    • [28].等值没收及可追缴资产评估规则探析[J]. 比较法研究 2015(05)
    • [29].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的“明知”[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4(01)
    • [30].浙江首次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追究贪官家属[J]. 政府法制 2009(01)

    标签:;  ;  ;  ;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评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