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微气象远程观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输电线路微气象远程观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文摘要

输电线路微气象远程观测系统用于测量环境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雪量、气压、日照等,通常安装在易覆冰线路附近,能实时将采集到的气象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以便电力部门及早采取措施,防止产生导线覆冰。本系统设计主要用到数字图像处理、通信原理/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系统分为微气象远程观测系统功能设计和微气象远程观测系统功能实现两部分,微气象远程观测系统功能实现由微气象数据采集与传输单元和微气象数据展示单元组成。系统设计目的是构建一套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微气象站远程观测系统,实现计算机对输电线路特定监测点的微气象条件的实时监测,并通过历年历史数据找寻其中规律,为输电线路的设计、覆冰预测等提供基础数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微气象理论
  • 1.2.1 微地形和微气象的调查重点
  • 1.2.2 设计中的主要技术措施
  • 1.3 输电线路微气象远程观测系统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风速风向数据处理仪
  • 1.4.2 SJI 型虹吸式雨量计
  • 1.4.3 DWJI 型自动温度计
  • 1.4.4 DHJI 型自动湿度计
  • 1.4.5 DYJI 自动气压计
  • 1.4.6 自动气象站
  • 1.5 小结
  • 第二章 输电线路微气象远程观测系统需求分析
  • 2.1 非功能性需求
  • 2.1.1 软件质量需求
  • 2.1.2 运行环境
  • 2.1.3 用户界面需求
  • 2.1.4 灵活性
  • 2.1.5 故障处理需求
  • 2.2 功能性需求
  • 2.3 小结
  • 第三章 输电线路微气象远程观测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输电线路微气象远程观测系统硬件设计
  • 3.2.1 硬件组成
  • 3.2.2 GPRS 模块
  • 3.3 输电线路微气象远程观测系统软件设计
  • 3.3.1 数据采集处理器软件程序
  • 3.3.2 探测器布点
  • 3.3.3 系统概要设计
  • 3.4 小结
  • 第四章 输电线路微气象观测系统的实现
  • 4.1 功能界面实现
  • 4.2 系统开发模式
  • 4.2.1 C/S 模式
  • 4.2.2 B/S 模式
  • 4.2.3 该系统采用的模式
  • 4.3 微气象观测系统功能实现
  • 4.3.1 登陆界面
  • 4.3.2 数据采集功能
  • 4.3.3 通信功能
  • 4.3.4 数据处理
  • 4.3.5 显示方式
  • 4.3.6 参数设置
  • 4.3.7 状态监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第2章 大气观测系统100年进步[J]. 气象科技进展 2019(S1)
    • [2].一种针对便捷设备的观测系统快速显示方法[J]. 物探装备 2019(03)
    • [3].海底观测系统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14)
    • [4].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分析[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5(06)
    • [5].特殊观测系统在三维地震勘探中的设计及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34)
    • [6].在X模式单道成像与观测系统重复性关系下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J].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5)
    • [7].海上时移地震中多道匹配的观测系统重复性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8)
    • [8].探究气象综合观测系统远程监控警报[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07)
    • [9].三维观测系统中纵横向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J]. 西部探矿工程 2012(11)
    • [10].南襄盆地区域大剖面采集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9(01)
    • [11].防水雷观测系统效果评估模型[J]. 水雷战与舰船防护 2008(01)
    • [12].海上全方位观测系统照明[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2)
    • [13].长洲水利枢纽工程鱼道观测系统的设计思考[J]. 广西电业 2012(Z1)
    • [14].滩浅海地区海底电缆地震采集正交束线观测系统分析[J]. 石油物探 2012(03)
    • [15].基于预测状态表示模型和稀疏分布记忆的多观测系统预测[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2(08)
    • [16].观测系统类型及参数对采空区探测的影响[J]. 物探与化探 2012(S1)
    • [17].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构建与优选[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06)
    • [18].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 4:流域观测系统[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08)
    • [19].洛阳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系统防雷改造期间数据干扰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02)
    • [20].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系统及试验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7(06)
    • [21].面向目标与成像的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的评价与优化[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01)
    • [22].谈过障碍物变观的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山西建筑 2014(10)
    • [23].三维观测系统聚焦性能分析技术及应用[J]. 石油物探 2011(02)
    • [24].基于射线理论面向层状介质的三维观测系统聚焦束分辨率计算[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1(05)
    • [25].利用地震物理模拟技术研究井间地震观测系统[J]. 天然气工业 2010(04)
    • [26].黄土塬区半规则束状观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煤炭地质 2008(06)
    • [27].广西回南天观测系统装备与数据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0(02)
    • [28].散射地震二维观测系统研究[J]. 河南科技 2019(02)
    • [29].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照明分析[J]. 石油物探 2016(03)
    • [30].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不同观测系统的观测数据差异性分析[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6(03)

    标签:;  ;  ;  ;  

    输电线路微气象远程观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