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检查在心律失常的中西结合诊断中的应用及活血、益气药实验电生理作用的研究

无创检查在心律失常的中西结合诊断中的应用及活血、益气药实验电生理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 1.临床研究目的 (1)应用心电图技术预测阵发性房颤发生的规律,(2)探讨以心电图 ST-T 分析协助对中医血瘀证量化的诊断, 2.实验研究目的 活血、益气中药提取物川芎嗪和黄芪甲苷对心肌梗死大鼠离体心脏的电生理作用特点研究。方法 临床部分 ⑴总结我院近 5 年来收治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资料,测量舒张终末期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功能;P 波最大值(Pmax)、P 波最小值(Pmin) 、P 波离散度(pd)。⑵用美国 MORTARA12 导联数字 Holter 记录器记录患者 24 小时心电图,然后回放分析结果。⑶心电图异常与血瘀证的关系研究:从我院 2002-2004 两年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随机选 12 导联心电图检查具有心律失常编码 8-,明尼苏达码中有主项编码1-,4-,5- ,亚项编码 3-1,8-1,8-3,9-2 的患者 491 名(男 230 名,女 261 名,年龄(27-88 岁)、平均(67.51±13.79)岁,进行血瘀证轻、中、重分级诊断,按心血管病有无分为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进行心电图缺血(ST-T 改变,Q 波异常)和血瘀证等级的相关性分析。 实验部分 采用首都医科大学钮伟真教授“小动物离体灌流心脏心电信号研究设备”的方法,记录研究正常及心梗大鼠离体心脏灌注黄芪甲苷、川芎嗪前后心电图、His 束图、MAP(单相动作电位)、冠脉流量及心率变化。观察指标 A-H、H-V、ERP 、APD90、ERP/APD90 以及冠脉流量、心率变化情况。结 果 临 床 部 分 ⑴ 两 组 病 例 ( 房 颤 组 vs 非 颤 组 ): (LAD,43.07 ±6.77 vs36.96±5.54)mm、(Pmax,123.07±9.94 vs 113.01±10.86)ms、(Pd,63.65± 9.49 vs52.61±11.82)ms 均 存 在 非 常 显 著 差 异 P<0.001 ; 年 龄 ( Age,69.5±8.3 vs65.9±11.1)岁 P<0.05;左室舒张功能、P 波离散度及左房内径与房颤关系密切。⑵HOLTER 记录到一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从室早到室速再到室颤的全过程。⑶心脏病组心电图缺血表现程度(ST-T 改变,Q 波异常)和血瘀证轻重等级呈线性相关关系(线性相关分析 P<0.05,偏离线性相关分析 P>0.05),说明心电图异常越严重,心脏病组的血瘀证等级越严重。非心脏病组心电图异常程度和血瘀证等级无相关性,心律失常在两组中多存在于中重等级的血瘀证病人中。实验部分:心梗大鼠与正常大鼠离体心脏比较 心梗大鼠 ERP 和 APD90 延长,而ERP/APD90 缩小。比较灌注川芎嗪前后,各项指标 ERP、APD90、ERP/APD90、A-H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灌注高浓度川芎嗪时 H-V 改变也呈显著性差异 (P<0.05)。灌注黄芪甲苷前后各项电生理观察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部分 ⑴对于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左室舒张功能、P 波离散度及左房内径可能是预测阵发性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⑵非心脏病者心电图 ST-T 异常(ST 下移,T 波低平倒置)与血瘀证等级无关,心脏病人心电图缺血表现程度和血瘀证轻重等级呈线性相关关系,其心电图异常越严重,他们的血瘀证等级越高、越重。 实验部分结果提示:川芎嗪抗心律失常作用有阻滞钙离子通道的作用特点:即负性频率、负性传导和明显增加冠脉流量的特点。黄芪甲苷无抗心律失常作用。

论文目录

  •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英汉对照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心律失常研究的现状
  • 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特征
  • 心律失常基本发病机制的进展
  • 心律失常诊断的进展
  • 心律失常临床分类
  • 心律失常治疗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抗心律失常药物机理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心律失常临床及中药抗心律失常实验研究
  • 前言
  • 临床研究1 无创检查对预测器质性心脏病房颤发生的初步研究
  • (一) 资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2 一例动态心电图记录变异型心绞痛引发室颤导致猝死的分析
  • (一) 资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3 血瘀证与异常心电图关系的研究
  • (一) 资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部分 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研究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心律失常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10)
    • [2].乙亥年末一品梅——遗传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工作委员会隆重成立[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9(06)
    •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分析[J]. 系统医学 2018(23)
    • [4].6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01)
    • [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02)
    • [6].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 2019(07)
    • [7].怕房颤不敢多喝咖啡? 研究表明,一日三杯咖啡,还能防房颤[J]. 现代医院 2019(09)
    • [8].探讨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心律失常心电图的临床表现和特点[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04)
    • [9].老年人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情况的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73)
    • [10].胸外科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要点[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32)
    • [11].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的生殖指导[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8(03)
    • [12].社区常见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其处理原则[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09)
    • [13].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与病因探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07)
    • [14].孙宝贵教授:心律失常常见误区解析![J]. 现代医院 2016(11)
    • [15].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35)
    • [16].肺心病心律失常的特点及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25)
    • [17].动态心电图应用于老年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农村卫生 2017(04)
    • [18].机械张力与心律失常[J].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01)
    • [19].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J]. 临床荟萃 2017(03)
    • [2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6(06)
    • [21].药源性心律失常的离子流机制[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7(02)
    • [22].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及发病机制分析[J]. 当代医学 2017(19)
    • [23].监护室心电监护仪心律失常报警的原因及处理[J]. 全科护理 2017(29)
    • [24].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可行性研究[J]. 江西医药 2017(10)
    • [25].癫痫及癫痫发作与心律失常[J].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5(02)
    • [26].探讨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02)
    • [27].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防治[J]. 实用医技杂志 2016(08)
    • [28].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4(22)
    • [29].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及预防[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08)
    • [30].《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正式发布[J]. 中国医刊 2013(06)

    标签:;  ;  ;  ;  ;  

    无创检查在心律失常的中西结合诊断中的应用及活血、益气药实验电生理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