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向Mie散射的烟尘浓度测量方法研究

基于后向Mie散射的烟尘浓度测量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针对烟尘检测的需要,当前主流的检测手段有:过滤称重法、预测流速法、光衰减法、光闪烁法等。这些主流的方法都存在一些缺陷:过滤称重法需要人工操作,测量周期长;预测流速法还需要测量温度、压力、流速等,仪器构成复杂,操作繁琐;光衰减法不能测量低浓度的环境;光闪烁法不能测量浓度较高的环境。本论文结合当前的烟尘浓度检测需要,以后向Mie散射为理论基础,设计制造了一个烟尘浓度检测样机系统。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方式,该样机系统适用于各种浓度的烟尘环境,测量光程可以调节,自动化程度高,可以长时间在线测量,并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论文首先对当前的主流的检测手段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它们的优缺点。详细分析了Mie散射的原理,了解后向散射的特性,得到烟尘浓度与后先散射信号之间的一次线性关系。根据这个关系设计了样机系统,根据后向散射的信号同参比浓度的数据,通过线性拟合得到测量的结果。论文设计了大量的实验来验证样机的性能。首先实验了样机的灵敏度和重复性;接着通过大量的参比浓度和样机输出信号数据,对它们进行线性拟合,验证了烟尘浓度和输出信号之间的一次线性关系,并对测量的结果的误差进行了评估,结果比较满意。最后对样机系统的零点和满量程漂移进行了测试,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经测试,此样机系统可以调节光程、灵敏度高、测量结果较准确,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烟尘的危害及研究烟尘检测方法的意义
  • 1.1.1 烟尘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 1.1.2 研究烟尘浓度检测的意义
  • 1.2 当前的烟尘浓度检测的研究现状
  • 1.2.1 采样法的原理及应用
  • 1.2.2 光电(非采样)法的原理应用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MIE散射的理论及应用求解
  • 2.1 光的散射形式
  • 2.1.1 瑞利散射
  • 2.1.2 Mie散射
  • 2.1.3 弗朗禾费衍射
  • 2.2 Mie散射理论
  • 2.2.1 Mie散射公式的推导及其物理意义
  • 2.2.2 Mie散射数值求解
  • 2.2.3 Mie散射的散射系数、吸收系数及消光系数
  • 2.2.4 Mie散射的特性的模拟
  • 2.3 小结
  • 第三章 后向散射烟尘浓度测量系统的研制
  • 3.1 样机的整体设计
  • 3.2 样机的光学系统
  • 3.2.1 系统光路图
  • 3.2.2 校准光路图
  • 3.3 样机的机械结构
  • 3.3.1 光程调节装置
  • 3.3.2 模拟烟道的设计
  • 3.4 样机的电路构成
  • 3.4.1 电源部分
  • 3.4.2 探测光源的选择及其驱动电路
  • 3.4.3 光电接收器
  • 3.4.4 单片机模块
  • 3.5 嵌入式软件系统
  • 3.6 总结
  • 第四章 后向散射烟尘浓度检测系统样机的实验
  • 4.1 实验原理及算法
  • 4.1.1 单个微粒的后向散射计算
  • 4.1.2 烟道内的区域后向散射
  • 4.2 实验装置的安装及预测试
  • 4.2.1 样机的安装调整
  • 4.2.2 样机软件系统及预测试
  • 4.3 后向散射烟尘浓度检测系统样机的综合测试
  • 4.3.1 单一浓度的重复性实验
  • 4.3.2 跨量程测试及校准曲线的拟合
  • 4.3.3 测量结果准确度的计算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优质护理服务在MIE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09)
    • [2].小口径便携式Mie散射激光雷达的研制和应用[J]. 光学技术 2008(04)
    • [3].Mie散射偏振特性对平板介质内辐射换热的影响[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0(06)
    • [4].小型Mie散射激光雷达信号校准及能见度测量[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9(01)
    • [5].1.06μm激光仿真测试中Mie散射影响分析[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8(03)
    • [6].聚苯乙烯微球的Mie散射特性分析[J]. 物理测试 2009(03)
    • [7].基于Mie散射苏州大气气溶胶的激光雷达探测[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8(03)
    • [8].含Mie谐振颗粒复合材料辐射特性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08)
    • [9].Mie散射参量与球形粒子相对折射率规律的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10].根据Mie氏理论对单个泡沫球的体积消光性能的研究[J]. 红外 2008(10)
    • [11].Mie散射激光雷达大气回波信号经验模式分解算法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激光 2009(05)
    • [12].带电粒子的Mie散射研究[J]. 电波科学学报 2015(03)
    • [13].一种对毫米波的Mie散射测试与研究[J]. 光电技术应用 2013(03)
    • [14].Mie散射激光雷达研究成都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J]. 激光杂志 2008(02)
    • [15].紫外光通信中的Mie散射机制[J]. 应用科学学报 2012(03)
    • [16].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食管鳞癌MIE术中胸腔部分手术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20(20)
    • [17].基于Mie散射理论的白光发光二极管荧光粉散射特性研究[J]. 物理学报 2012(20)
    • [18].基于Mie理论的四种典型水云的光散射计算[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 [19].基于Mie散射理论对氧化锡光子晶体光散射强度的研究[J]. 光电子技术 2013(03)
    • [20].利用紫外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澳门地区沙尘暴事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03)
    • [21].微米镍粉在太赫兹波段的Mie散射特性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11(03)
    • [22].基于平面激光Mie散射技术的乙醇喷雾特性研究[J]. 内燃机工程 2011(02)
    • [23].基于Mie散射的卷云光学特性[J].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8(01)
    • [24].基于MIE和SVM算法的无级变速器故障诊断研究[J]. 机械传动 2010(12)
    • [25].基于mie理论的全电介质纳米颗粒的谐振效应[J]. 信息通信 2017(05)
    • [26].Mie散射向前递推连分式算法及其数值模拟[J]. 光学技术 2009(04)
    • [27].基于Mie级数的金属球被双负介质覆盖的电磁散射[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8(11)
    • [28].基于改进的Mie散射理论计算SiC红外遮光剂对气凝胶辐射传热的影响[J].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16(06)
    • [29].基于Mie散射理论对砷化镓光子晶体安德森定域化研究[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10)
    • [30].基于Mie散射理论的光子晶体安德森定域化研究[J]. 光子学报 2010(01)

    标签:;  ;  ;  ;  ;  

    基于后向Mie散射的烟尘浓度测量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