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素、细胞周期蛋白D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存活素、细胞周期蛋白D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论文摘要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surviv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宫颈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cervixuteri,S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在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54例宫颈鳞癌组织中,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traptavidin biotinperoxidase SP法)检测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1)在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survivin mRNA和CyclinD1蛋白几乎未见表达。在CIN组和SCC组中survivin mRNA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强度增高,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组和SCC组之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SCC组中随着临床分期增加,survivin mRNA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强度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早期宫颈癌中survivinmRNA的表达强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侵犯深度有关(P<0.05)。(4)surviVin mRNA、CyclinD1蛋白在SCC组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3,P<0.05)。结论:(1)survivin mRNA、CyclinD1蛋白在CIN组和SCC组中表达强度均增高,二因子在SCC组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上述因子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2)survivin mRNA、CyclinD1蛋白在SCC组中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有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
  • 2 研究方法
  • 2.1 组织学观察,蜡块筛检
  • 2.2 实验观察指标
  • 2.3 结果判定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附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效果对比[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02)
    • [2].中西医结合治疗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J]. 湖南中医杂志 2020(01)
    • [3].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16)
    • [4].两种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12)
    • [5].410例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08)
    • [6].2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 2020(19)
    • [7].一体化健康管理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09)
    • [8].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85)
    • [9].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因及诊断的相关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 2018(02)
    • [10].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锥切术对妊娠及孕期宫颈管长度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34)
    • [11].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14)
    • [12].不同的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05)
    • [13].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疗效观察[J]. 浙江创伤外科 2016(02)
    • [14].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14)
    • [15].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9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18)
    • [16].对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的认识与管理[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4(12)
    • [17].宫颈环形电切术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J]. 青海医药杂志 2015(04)
    • [18].老年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的临床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20)
    • [19].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评价[J]. 健康之路 2017(08)
    • [20].宫颈上皮内瘤变应用干扰素联合LEEP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 健康之路 2017(10)
    • [21].未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患者的随访结局评价[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04)
    • [22].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临床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01)
    • [23].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治[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9(04)
    • [24].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分级转化及其临床意义[J]. 当代医学 2018(03)
    • [25].联用血清糖类抗原19-9和人端粒酶RNA基因检测法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03)
    • [26].不同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08)
    • [27].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术后随诊情况及其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06)
    • [28].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分级转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51)
    • [29].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治[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93)
    • [30].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术后随诊情况及其临床结局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19)

    标签:;  ;  ;  ;  

    存活素、细胞周期蛋白D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