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实验研究

巴基斯坦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考察了具备中级汉语水平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声学特点和偏误表现,并结合当代语言学理论对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针对巴基斯坦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时所产生的偏误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我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10个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发音样本作为对象,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巴基斯坦留学生单字调的基频与时长、双字调的基频进行描写,以北京话的相关数据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出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声学偏误及原因。论文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写作缘起、选题意义与相关研究概述,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实验过程。第二部分,巴基斯坦留学生单字调的实验分析。先根据单字调的基频曲线图考察其调型走势,然后再利用T值数据作出声调格局图,考察声调的主体分布及确定调值,并与北京话单字调调型图和声调格局图做对比分析,最后还考察了单字调的时长。第三部分,巴基斯坦留学生双字调的实验分析。先对双字调的16种声调组合进行调型分析,然后确定双字调各声调组合的调值,并与北京话双字调的调型和调值做对比,考察其偏误情况。第四部分,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第五部分是结论,包括论文的总体结论、主要创新点和不足。本文的结论是:中级汉语水平巴基斯坦留学生在习得单字音声调时,上声和去声的调型基本正确,阴平和阳平的调型错误。四个声调的整体调域偏窄。时长方面阳平稍长,去声时长过短。双字调的发音情况没有单字调的发音情况好,说明巴基斯坦留学生对于动态的声调组合把握上还有所欠缺。双字调中阴平、阳平和上声三者相混淆,是巴基斯坦留学生习得汉语双字调的难点所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写作缘起及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概述
  • 1.2.1 声调实验研究的现状
  • 1.2.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
  • 1.4 本文的实验设计和方法
  • 1.4.1 实验发音人
  • 1.4.2 实验材料
  • 1.4.3 录音过程
  • 1.4.4 实验过程与方法
  • 2 巴基斯坦留学生单字调的声学表现及其偏误分析
  • 2.1 引言
  • 2.2 巴基斯坦留学生单字调调型的声学表现及其偏误分析
  • 2.2.1 阴平调调型的声学表现
  • 2.2.2 阳平调调型的声学表现
  • 2.2.3 上声调调型的声学表现
  • 2.2.4 去声调调型的声学表现
  • 2.2.5 单字调调型的偏误分析
  • 2.3 巴基斯坦留学生单字调调值的声学表现及其偏误分析
  • 2.3.1 阴平调调值的声学表现
  • 2.3.2 阳平调调值的声学表现
  • 2.3.3 上声调调值的声学表现
  • 2.3.4 去声调调值的声学表现
  • 2.3.5 单字调调值的偏误分析
  • 2.4 巴基斯坦留学生单字调时长的声学表现及其偏误分析
  • 2.4.1 单字调时长的声学表现
  • 2.4.2 单字调时长的偏误分析
  • 3 巴基斯坦留学生双字调的声学表现及其偏误分析
  • 3.1 引言
  • 3.2 巴基斯坦留学生双字调调型的声学表现及其偏误分析
  • 3.2.1 "阴平+X"声调组合调型的声学表现
  • 3.2.2 "阳平+X"声调组合调型的声学表现
  • 3.2.3 "上声+X"声调组合调型的声学表现
  • 3.2.4 "去声+X"声调组合调型的声学表现
  • 3.2.5 双字调调型的偏误分析
  • 3.3 巴基斯坦留学生双字调调值的声学表现及其偏误分析
  • 3.3.1 "阴平+X"声调组合调值的声学表现
  • 3.3.2 "阳平+X"声调组合调值的声学表现
  • 3.3.3 "上声+X"声调组合调值的声学表现
  • 3.3.4 "去声+X"声调组合调值的声学表现
  • 3.3.5 双字调调值的偏误分析
  • 4 巴基斯坦留学生声调偏误产生的原因及教学对策
  • 4.1 偏误产生的原因
  • 4.1.1 母语的负迁移
  • 4.1.2 目的语的干扰
  • 4.1.3 教材和教师的误导
  • 4.2 对巴基斯坦留学生声调教学的建议
  • 4.2.1 重视调型的教学,扩大学生的调域
  • 4.2.2 引入声调特征点概念
  • 4.2.3 加强双字调的训练
  • 4.2.4 引进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及设备辅助声调教学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汉语声调实验研究概述[J]. 汉字文化 2020(01)
    • [2].孟加拉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实验研究[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3].基于认知规律的汉语声调教学新认识[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溯因分析——以昌吉学院为例[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04)
    • [5].汉语声调感知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中国康复 2016(06)
    • [6].论音乐感知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J]. 中华文化论坛 2015(02)
    • [7].《广西庆远土司译语》所反映的壮语汉语声调探讨[J]. 南开语言学刊 2016(02)
    • [8].基于唱调的母语为英语者的汉语声调教学[J]. 考试周刊 2017(59)
    • [9].关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假[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7(03)
    • [10].母语重音对意大利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的影响[J]. 语言历史论丛 2010(00)
    • [11].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难点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06)
    • [12].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实验研究[J]. 语文建设 2015(14)
    • [13].换种角度看汉语声调和语调的关系[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5(06)
    • [14].汉语声调的感知及教学策略[J]. 求知导刊 2015(24)
    • [15].基于汉英语音对比研究的汉语声调教学法研究——以英美留学生为对象[J]. 文教资料 2018(17)
    • [16].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难点及教学策略[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9)
    • [17].旁遮普语母语者汉语声调习得实验研究[J]. 新校园(阅读) 2016(01)
    • [18].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新方法探讨[J]. 青年文学家 2015(14)
    • [19].浅析汉语声调和形态的关系[J]. 青年文学家 2011(14)
    • [20].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症结及克服办法[J]. 教育文化论坛 2013(04)
    • [21].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验分析[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05)
    • [22].汉语声调的时长与汉语声调曲拱、音高的相关性讨论[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3].对外汉语声调习得研究综述[J]. 外国语文 2012(S1)
    • [24].近三十年对外汉语声调偏误研究综述[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12)
    • [25].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浅谈[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8)
    • [26].浅议古汉语声调[J]. 文学教育(中) 2011(10)
    • [27].“洋腔洋调”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1)
    • [28].汉语声调的时长与汉语声调曲拱、音高的相关性讨论[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29].俄罗斯学生汉语声调学习[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 [30].谈谈对新疆内高班学生的汉语声调教学[J]. 亚太教育 2016(35)

    标签:;  ;  ;  ;  

    巴基斯坦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