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论文摘要

进入21世纪,癌症取代心脑血管病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长期以来,癌症一直以其高死亡率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鉴于癌症较难治愈,很难用治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生存率的作用也有限,因此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生命质量研究的主流。本论文主要研究癌症患者生命质量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心境状况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并得出生命质量与各变量关系的结构模型;根据关系模型中的显著路径,用不同干预方式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干预的实验研究对不同干预方式进行效果评估,为进一步改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可靠的实证资料。本研究选取预期生存期超过一年的癌症康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87例;患者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3.28岁;被试中无精神疾患者、无智力障碍者。研究选用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Core,QLQ-C30(2.0)]、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rofile of MoodStates-Short Form,POMS-SF)、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O)、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编问卷,对患者进行测量,根据问卷结果得出生命质量与各变量关系的结构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0周的心理干预实验研究。实验阶段,将120名被试分为3组:①团体心理干预组,共40名被试,男、女患者各20名,患者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8.33岁;以知识讲座、团体辅导、自由讨论、观看影片等方式进行团体干预。②保健信息干预组,共40名被试,男、女患者各20名,患者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9.20岁;保健资料的发放与团体心理干预组的活动同步进行,资料内容以抗癌和心理保健为主。③对照组,共40名被试,男、女患者各20名,患者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9.03岁:实验期间不进行任何方式的干预。三组被试在人口学资料上基本匹配。实验结束后一周,用调查问卷分别对三组被试同时进行重测,最后评估不同干预方式的干预效果。在本研究条件下,根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①男女患者的生命质量、心境状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总体而言无显著性别差异;②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并不显著;③经济状况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心境状况的重要因素;④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境状况对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均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实验研究结果较好的拟和了生命质量与各变量关系的结构模型;⑤团体心理干预有利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保健信息可以有效的缓解癌症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但对于提高生命质量,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照组生命质量呈下降趋势。根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心境状况和主观支持是影响生命质量的直接变量,同时,心境状况是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影响生命质量的中介变量;②社会支持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③改变癌症患者的应对方式,是提高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④团体心理干预是提高癌症患者生命质量、促进癌症患者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生命质量概述
  • 1.1.1 生命质量的概念
  • 1.1.2 生命质量的构成及评估维度
  • 1.2 生命质量的研究历史
  • 1.3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概况
  • 1.4 心理应激理论与癌症心理干预
  • 第2章 问题提出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假设
  • 第3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程序
  • 3.1 研究对象
  • 3.1.1 问卷调查阶段研究对象
  • 3.1.2 实验研究阶段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问卷调查法
  • 3.2.2 实验法
  • 3.3 研究程序
  • 3.4 测量工具
  • 3.5 心理干预实验过程
  • 3.5.1 团体心理干预组活动实施记录
  • 3.5.2 保健信息干预组活动实施记录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问卷调查阶段研究结果
  • 4.1.1 人口学变量对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 4.1.2 人口学变量对癌症患者心境状况的影响
  • 4.1.3 人口学变量对癌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 4.1.4 人口学变量对癌症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
  • 4.1.5 生命质量与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 4.1.6 心境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 4.1.7 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 4.1.8 生命质量与各变量关系的结构模型构建
  • 4.2 实验研究阶段研究结果
  • 4.2.1 团体心理干预组实验研究结果
  • 4.2.2 保健信息干预组实验研究结果
  • 4.2.3 无干预组(对照组)实验研究结果
  • 第5章 讨论
  • 5.1 各变量在人口学因素上的差异
  • 5.1.1 各变量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 5.1.2 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文化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 5.1.3 经济状况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心境状况的重要因素
  • 5.2 社会支持对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 5.3 应对方式对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 5.4 心境状况对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 5.5 团体心理干预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 5.5.1 团体心理干预是提高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
  • 5.5.2 团体心理干预是改善癌症患者心境状况的有效方法
  • 5.5.3 团体心理干预是改进癌症患者应对方式、增加社会支持的有效方法
  • 5.6 保健信息干预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局限性
  • 5.7 无干预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呈下降趋势
  • 5.8 心理干预实验研究对各变量关系模型的验证结果分析
  • 5.8.1 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
  • 5.8.2 应对方式、心境状况与生命质量
  • 5.9 两种干预手段干预效果的评估分析
  • 5.9.1 团体心理干预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取得显效
  • 5.9.2 保健信息干预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取得微效
  • 5.10 本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创新之处
  • 5.1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