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省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

国家在有关学校体育教学的文件和要求中,多次强调要保证学生每天1个小时的锻炼时间,而仅从体育课的课时来看国内高校几乎没有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让学生主动在课外时间进行体育运动锻炼是各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生健康现状和高校体育课程的诸多不足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研究课外体育运动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总结了有关课外体育运动的相关理论,系统地提出了课外体育运动与体育课程的关系,并全面梳理了国内有关研究现状。从实践出发,对山东省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现状和影响他们这一行为的因素。旨在提高山东省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为山东省高校建造浓厚的体育氛围提供理论指导,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进山东省高校课外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高校学生较为喜欢课外体育运动,但在参与率上男女生具有较大差异。男生课外体育运动参与率较高,而女生要明显低于男生。2、学生对课外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基本都能认识到,但是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普遍不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目的较为鲜明,男女生基本都以“促进身心健康、通过课程考试、保持良好体形、丰富业余生活和调节紧张情绪”为主。4、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上,男生以篮球、足球和羽毛球等较为激烈的运动项目为主,而女生以跑步、羽毛球、健美操等对抗性不强的运动项目为主。5、课外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多以“自行参与锻炼”为主,其他校级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较为缺乏。6、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的达标情况不是很理想。7、“硬件设施不足”是影响山东省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体育教师应在体育课堂中加强体育锻炼知识的讲解,学校应加大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2、学校在发掘现有硬件设施潜力的同时,加大对新的体育设备的投入。3、合理安排学生的课程时间,错开学生体育锻炼的高峰期。4、加强校内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和管理。5、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培训,使他们了解最新的体育研究成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高校体育教学存在诸多不足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课外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
  • 1.3.1 课外体育运动的概念、组织形式、内容及特点
  • 1.3.2 课外体育运动的理论框架
  • 1.3.3 高校课外体育运动与体育课程之间的关系
  • 1.4 研究现状
  • 1.4.1 对具体地区的高校开展课外体育锻炼运动现状进行的研究
  • 1.4.2 对课外体育运动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
  • 1.4.3 对高校课外体育运动一些具体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山东省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
  • 3.1.1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人数情况
  • 3.1.2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喜欢程度
  • 3.1.3 学生对课外体育运动的认知程度
  • 3.1.4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动机
  • 3.1.5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项目
  • 3.1.6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
  • 3.1.7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场所
  • 3.1.8 学生每次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时间
  • 3.1.9 学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频率
  • 3.1.10 学生每次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强度
  • 3.2 山东省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调查
  • 3.2.1 内部因素
  • 3.2.2 外部因素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对比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5)
    • [2].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学生手机依赖和运动量的比较及启示[J]. 教育现代化 2018(26)
    • [3].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自主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J]. 运动 2017(08)
    • [4].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 2016(01)
    • [5].河南省民办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晨练现状调查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 运动 2016(09)
    • [6].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排球技能提升方法研究[J]. 电子制作 2014(17)
    • [7].浅谈体育教学中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 品牌 2014(09)
    • [8].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排球活动参与困境探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21)
    • [9].非体育专业学生获取体育知识与技能途径研究——以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成功(教育) 2011(06)
    • [10].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以廊坊师范学院为例[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21)
    • [11].对保山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06)
    • [12].地方高师院校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对比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11)
    • [13].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以山西大学为例[J]. 运动 2016(20)
    • [14].对铜仁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2(15)
    • [15].对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08级非体育专业学生三项身体素质的调查与分析[J]. 搏击(体育论坛) 2012(06)
    • [16].浅谈非体育专业学生健身观念的影响因素[J]. 广西轻工业 2009(07)
    • [17].高等院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足球裁判员培养对策研究[J]. 学理论 2009(10)
    • [18].非体育专业学生早操活动项目多样化分析——以新疆师范大学昆仑校区为例[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6(04)
    • [19].吉首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损伤的状况调查[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10)
    • [20].简析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培养[J]. 运动 2017(11)
    • [21].高校不同年级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05)
    • [22].许昌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现状与分析[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16)
    • [23].试析如何提高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能素质[J]. 赤子(中旬) 2014(03)
    • [24].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自我伤害行为比较研究[J]. 运动 2012(06)
    • [25].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开设太极拳普修课的商榷[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0(02)
    • [26].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状况的比较研究[J]. 科技信息 2010(20)
    • [27].浅析高职院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田径投掷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 [28].非体育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0(01)
    • [29].高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比较性调查与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中) 2012(01)
    • [30].同专业背景学生的体成分对比的分析——以湖南科技大学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为例[J]. 体育科技 2014(03)

    标签:;  ;  ;  ;  

    山东省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