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不同波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

电针不同波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

论文摘要

目的: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基础上,运用电针的不同波形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评价电针三种不同波形(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29例Bell面瘫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临床对比研究观察连续波组(45例)、疏密波组(40例)、断续波组(44例)的治疗效果。以H-B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评价为基础,于入组、治疗1、2、3、4周后以及治疗结束后1、3月随访中各进行一次人工量表评定。计算各组痊愈率,并运用秩和检验分析三组间疗效差异,优化电针治疗方案。结果:本课题临床观察发现,电针不同波形治疗周围性面瘫均有显著疗效。4疗程治疗结束后连续波组、疏密波组、断续波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8.89%、60%、65.91%。经秩和检验,组间疗效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同时面神经不同损伤层面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1、3个月随访组间疗效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课题初步研究表明: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各波形组间疗效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说明本组中电针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与波形无显著的关联。有关本病各期的疗效与波形间的关联性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完善临床观察方法。

论文目录

  •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一般资料
  • (二) 疾病诊断标准、分期标准和神经定位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病例的剔除、脱落与处理
  • (六) 观察终止标准
  • (七) 设计类型与原则
  • 二、研究方法
  • (一) 操作方法
  • (二) 器具
  • (三) 观察指标
  • (四) 综合疗效评价标准
  • (五) 观察方法
  • (六) 统计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治疗(4 疗程)结束后三组的疗效比较
  • (二) 面神经不同损伤层面的疗效比较
  • (三) 各疗程结束后三组间愈显率比较
  • (四) 治疗结束后随访(1 个月、3 个月)疗效比较
  • (五)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一、面瘫的选穴依据
  • 二、关于电针治疗机理
  • 三、关于治疗结果
  • (一) 疗效比较
  • (二)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电针不同波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