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钙调节蛋白在心肌缺血预适应及药物诱导预适应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细胞膜钙调节蛋白在心肌缺血预适应及药物诱导预适应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论文题目: 细胞膜钙调节蛋白在心肌缺血预适应及药物诱导预适应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内科学

作者: 奚群英

导师: 祝宝华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心肌,药理性预适应,钠钙交换蛋白,细胞膜钙酶,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腺苷,白花前胡丙素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对缺血预适应(IPC)现象产生机制的研究有望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途径。前人的研究显示细胞内钙离子([Ca2+]i)的变化与IPC有密切关系。心肌缺血早期即发生的细胞内钙浓度增高是IPC必不可少的触发因素;维持细胞内钙稳态是IPC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以往认为细胞膜L-钙通道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内钙超载的Ca2+来源,近来研究发现钠钙交换蛋白(NCX)是缺血/再灌注时Ca2+进入细胞内的主要途径,且在缺血早期阻断NCX钙流入模式(外向电流)可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但目前对于细胞膜钙调节蛋白在缺血/再灌注及IPC各阶段中具体的作用机制包括基因表达及蛋白活性的改变并未完全明确。利用IPC作用机制中的活性产物模拟的药理性预适应虽在动物实验中可取得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但临床疗效欠佳。本研究从基因转录及蛋白活性方面观察细胞膜钙调节蛋白在IPC及药理性预适应中功能的改变,以探讨其在IPC始动环节中的可能作用。并采用中药白花前胡的有效单体前胡丙素诱导IPC样的心肌保护作用,以寻找安全有效的保护心肌药物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以改良的Simpson等的方法进行SD乳鼠心肌细胞培养建立缺血/再灌注及IPC模型及腺苷、前胡丙素干预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台盘兰染色法记数细胞死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检验模型的有效性。2.设立缺血/再灌注组、IPC组、腺苷预处理组、前胡丙素预处理组、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 CaMKⅡ)抑制剂KN-93+IPC组、KN-93+腺苷预处理组、KN-93+前胡丙素预处理组及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LDH漏出量;半定量RT-PCR检测NCX基因转录改变;液闪仪测定Na+依赖的Ca2+摄取率的方法检测NCX蛋白活性改变,定磷比色法检测细胞膜钙ATP酶(plasma membrane calcium atpase,PMCA)蛋白活性变化。结果: 1.模拟缺血4 h后LDH漏出率、细胞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随缺血时间延长LDH漏出率及细胞死亡率逐步升高。2.培养细胞以模拟缺血90 min、再灌60 min后进行9 h长时缺血、1 h再灌注,与单纯9 h长时缺血、1 h再灌注组比较显著降低LDH漏出率及细胞死亡率(P<0.01)。长时间缺血/再灌注前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100μmol/L的前胡丙素或终浓度10μmol/L的腺苷预培养1 h显著降低LDH漏出率及细胞死亡率(P<0.01)。透射电镜下观察,单纯缺血/再灌注组见染色质碎裂边集,肌浆网囊泡状变性,线粒体空泡状变;IPC组及腺苷预处理组、前胡丙素预处理组基本保持细胞超微结构完整,少数线粒体空泡状变。3.缺血预适应组与腺苷预处理组、前胡丙素预处理组在降低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时LDH漏出量(P<0.001),同时也降低缺血/再灌注时钠钙交换蛋白转录水平及蛋白活性的上调(P<0.01; P<0.005);这些作用被KN-93阻断。4.各组之间PMCA活性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1.乳鼠心肌细胞对缺血有较强耐受力,模拟缺血4 h以上可有明显损伤;模拟缺血90 min再灌60 min可成功诱导IPC模型。2.前胡丙素可达到与腺苷、IPC相似的良好心肌保护作用。3.降低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时NCX基因转录及蛋白活性是前胡丙素、腺苷、IPC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CaMKⅡ可能参与其中的信号转导。4.在IPC及缺血/再灌注时PMCA活性无代偿性变化。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综述1

综述2

第一章 乳鼠心肌细胞培养缺血预适应及药理性预适应模型的建立及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的改变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心肌缺血预适应及药物诱导预适应中细胞膜钙调节蛋白基因转录及蛋白活性的改变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伊贝沙坦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D]. 陈聿峰.广西医科大学2004
  • [2].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自发再灌注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D]. 熊向晖.中南大学2012
  • [3].缺血后适应与尼可地尔药物后适应对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观察[D]. 孙明月.山东大学2012
  • [4].17b-雌二醇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D]. 王振军.苏州大学2007
  • [5].低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研究[D]. 张红霞.山西医科大学2014
  • [6].心肌缺血后适应循环时间对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影响的研究[D]. 胡浩然.山东大学2016
  • [7].白细胞介素18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作用的基础及临床研究[D]. 陈畅.汕头大学2003
  • [8].雄激素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功能及心肌凋亡的影响[D]. 张中.第四军医大学2007
  • [9].酸处理对老龄大鼠离体再灌注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D]. 乔欣.重庆医科大学2009
  • [10].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肌浆网摄钙功能的初步实验研究[D]. 李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

相关论文

  • [1].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幼鼠心肌钙调节蛋白作用的研究[D]. 米青.重庆医科大学2008
  • [2].在体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中PKC-HSP90信号通路对线粒体内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D]. 何晓琴.福建医科大学2008
  • [3].神经细胞特异性Cre重组酶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研究[D]. 徐瑛.福建医科大学2008
  • [4].出生前后慢性铝暴露对年轻大鼠海LTP及细胞内Ca2+浓度和CaMKⅡ表达的影响[D]. 刘鹏.中国医科大学2008
  • [5].大鼠心肌肌浆网钙-ATP酶启动子在心肌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及机制[D]. 张能锋.东南大学2006
  • [6].内质网应激在内源性心肌细胞保护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 祝筱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
  • [7].心肌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 王红刚.河北医科大学2007
  • [8].曲美他嗪联用左旋精氨酸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D]. 韩辉.郑州大学2007
  • [9].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对巨噬细胞TLR信号转导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D]. 刘星光.第二军医大学2006
  • [10].CaM及CaMKⅡ在心脏L型钙通道钙依赖性激活和失活中的不同作用[D]. 聂宏光.中国医科大学2004

标签:;  ;  ;  ;  ;  ;  ;  ;  

细胞膜钙调节蛋白在心肌缺血预适应及药物诱导预适应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