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京津冀区域作为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层,其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与长江三角区和珠江三角区两个经济圈相比差距很大。有效的推进和加速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北方经济乃至全国以及东北亚的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其次对有关区域经济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进行总结和评述;三是分析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介绍京津冀区域经济概况、目前京津冀三地的合作现状以及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科研教育状况五个指标对三地经济状况进行实证对比分析,认真地剖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如京津冀整体经济实力较弱、三地经济存在较大差异、产业同构与产业链断裂并存、京津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差、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不强等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全球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对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京津冀地区具有良好的公共设施、资源等基础和机遇以加快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而提出加速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和建议。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也正在密切的进行区域经济的发展。京津冀区域是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地带,其发展必然要通过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来进行。本文通过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以下一些对策及建议:①打破行政壁垒,加强政府合作:要破除地方保护观念的壁垒,构建促进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法律体系,创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②创新区域经济协调机制,主要是统一规划机制、高层协调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等;③规划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明确产业分工与合作的领域;④加快京津冀交通网络建设;⑤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带动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区域经济概念的界定
  • 1.2.2 经济一体化概念的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2.1 区位理论综述
  • 2.1.1 古典区位理论
  • 2.1.2 近代区位理论
  • 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梯度推移理论
  • 2.2.3 中心转移理论
  • 2.2.4 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 2.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2.3.1 配第---克拉克定理
  • 2.3.2 库兹涅茨法则
  • 2.4 区域分工与城市群理论
  • 2.4.1 区域分工理论
  • 2.4.2 城市群理论
  • 3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分析
  • 3.1 京津冀区域概况
  • 3.2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 3.2.1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 GDP)
  • 3.2.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3.2.3 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
  • 3.2.4 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
  • 3.2.5 科研教育状况
  • 3.3 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 3.4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 3.4.1 区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
  • 3.4.2 京津冀三地经济落差较大
  • 3.4.3 产业同构与产业链断裂并存
  • 3.4.4 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差异
  • 3.4.5 京津的“空吸”作用
  • 3.4.6 京津冀区域自然生态条件总体较差
  • 3.4.7 区域经济一体化观念淡薄
  • 3.4.8 京津冀区域市场的统一有待深入
  • 4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1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
  • 4.1.1 全球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 4.1.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路径
  • 4.1.3 经济一体化对京津冀三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4.2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
  • 4.2.1 京津冀具有特殊的地理战略地位和关系
  • 4.2.2 丰富的资源为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力保证
  • 4.2.3 京津冀地区具备完整的基础设施体系
  • 4.2.4 北京具有强大的辐射潜力
  • 4.2.5 京津冀地区初步形成了放射状旅游体系
  • 5 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及建议
  • 5.1 打破行政壁垒,加强政府合作
  • 5.2 创新区域经济协调机制
  • 5.3 规划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 5.3.1 明确区域产业分工
  • 5.3.2 明确区域产业合作
  • 5.3.3 出台科学共赢的区域产业政策
  • 5.4 加快京津冀交通网络的建设
  • 5.4.1 京津冀地区交通一体化已有的基础
  • 5.4.2 打造双核心、双层面的交通网络体系
  • 5.5 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带动作用
  • 5.5.1 滨海新区发展的最新进展
  • 5.5.2 滨海新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带动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共御“寒流” 携手共进 瑞凌股份京津冀区域经销商恳谈会在津召开[J]. 现代焊接 2012(11)
    • [2].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区域经济重心轨迹研究[J]. 中国市场 2019(34)
    • [3].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中节点间相互作用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4].京津冀区域碳排放协同治理及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02)
    • [5].经济效率与京津冀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基于公共政策视角[J]. 中国市场 2020(08)
    • [6].充分依靠法治,推动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评《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政策法律问题研究》[J]. 河北法学 2020(05)
    • [7].京津冀区域低碳交通现状及影响因素[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03)
    • [8].京津冀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模式构建[J]. 财富时代 2020(03)
    • [9].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财政支出政策[J]. 区域治理 2020(03)
    • [10].京津冀区域国土空间协同治理:历程、特征与趋势[J]. 城市发展研究 2020(04)
    • [11].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一体化模式探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2].北京冬奥会助推京津冀区域发展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3].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评估[J]. 统计与决策 2020(04)
    • [14].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河北企业 2020(05)
    • [15].京津冀区域食品药品犯罪治理研究[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0(02)
    • [16].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17].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工具分析——基于2014年~2018年的政策文本[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0(04)
    • [18].京津冀区域经济与金融集聚:集聚水平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19].推动济南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20(07)
    • [20].京津冀区域水污染与保护研究——评《我国跨区域水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 人民黄河 2020(10)
    • [21].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J].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0(03)
    • [22].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与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京津冀区域为例[J]. 文化产业 2020(20)
    • [23].后疫情的京津冀区域服务业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 理论与现代化 2020(04)
    • [24].政策调整变迁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分析[J]. 人口与经济 2020(05)
    • [25].京津冀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28)
    • [26].京津冀区域物流配送体系绿色度评价指标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10)
    • [27].京津冀区域发展历程、成效及协同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02)
    • [28].北京市在京津冀区域内推广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促进措施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14)
    • [29].对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思考[J]. 统计与管理 2017(11)
    • [30].关于推进京津冀区域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利用的研究[J]. 决策探索(下) 2018(02)

    标签:;  ;  ;  ;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