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维稳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维稳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维稳是当前中国基层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即新旧社会问题的交汇期,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增长不可避免,给维稳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强调维稳,意味着社会秩序在某种程度上的不稳定,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国家制度在某种程度上的失灵。这种失灵表现为利益表达渠道不正常,政府不具备解决利益问题的足够权威和实际能力,利益严重分化等等。社会矛盾和冲突无法在正常渠道获得解决,就只能在法外寻求其他解决之道,而每一次法外解决又将国家的基本制度进一步边缘化,使维稳工作的边际效应递减,维稳成本攀升,政府权威下降,越来越失去公信力。从我国基层稳定的现状看,影响基层稳定的最主要问题在于群体性事件。基层政府直接面对群体性事件的破坏力,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这不仅给基层政府带来极大的考验,也挑战着基层维稳机制的有效运行。基层不稳的原因有许多,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中国正处在一个体制变革、社会转型、利益博弈的时代,非均衡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导致利益主体及其诉求的多元化,这也是公众利益表达行为出现数量扩大、规模增加、行为激烈、诱发点多、涉及面广、对抗性强等特点的根本原因。而关于基层维稳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对策研究的文献虽然已具备一定数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却并不多见,多是一些就事论事,或在旧的矛盾调处机制下的一些问题研究,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基层维稳现状。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借鉴国外的经验,却不能照搬别人的研究成果,而必须立足本国进行探索。因此如何在社会转型、利益博弈的背景下研究基层维稳机制,研究如何克服其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优化这一机制,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从研究方法看,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基层维稳的实际情况为逻辑起点,突出中国基层的特点进行研究,并针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具体包括:资料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与演绎推理法、实地调研与访谈法等等。从研究内容看,主要内容是基层维稳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对策,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方法等基本内容;论文研究框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了基层维稳的现实状况,分类别、分层次分析了基层维稳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从利益、机制、成本、目的四个层面出发,通过认真剖析、实地走访,较为全面的揭示现阶段基层维稳面临的各类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在维稳工作中漠视法治,用行政代替司法,以个人权威代替法治权威,过度依赖经历,暴力压制群众,或者“花钱买平安”,无底线的容忍和退让。这些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不仅增加了处理社会矛盾的成本,还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公正。维稳本是为了一方平安,许多基层政府官员却将其看做纯粹的政治任务,并且在过程中追求觉得的“稳定”。由此导致越是强调稳定,强化维稳,越是不能容忍民众的利益诉求,并将维权与维稳对立,将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为意识形态化的政治问题。维稳本是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为了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目前维稳却与官员的政绩考核挂钩,或者成为地方政府犯错的遮羞布,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达到维稳目的,并且牺牲法治,社会矛盾和冲突无法得到化解,就算获得暂时的稳定,这种稳定也最终会失去。第三部分对产生各种维稳现实问题的原因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纳、总结;本文认为,我国基层维稳现状不容乐观,各类矛盾和冲突引发的不稳定事件频发,基层维稳成本激增的同时地方政府却陷入了“越维越不稳”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维稳体制存在缺陷,造成长期以来民众正常利益难以表达,以及基层地方政府维稳手段简单粗暴,常常激化矛盾冲突等。最后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基层维稳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为根本目的,研究新的制度化矛盾调处模式。本文根据新的社会背景,深层发掘基层维稳现状存在的根本原因,力求在维护社会动态平衡上,求证合法合理的新的矛盾调处机制,并结合社会发展规律提出新的矛盾调处理念,探索以制度化代替现行的体制化,从而畅通民众利益表达渠道,维系社会动态平衡,实现长治久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的与方法
  • (四) 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基层维稳面对的主要问题
  • (一) 利益问题
  • (二) 机制问题
  • (三) 成本问题
  • (四) 目的问题
  • 二、基层维稳面对问题的成因
  • (一) 社会矛盾产生背景变化
  • (二) 民众利益表达机制不畅
  • (三) 治理模式导致成本激增
  • (四) 维稳目的严重偏差异化
  • 三、基层维稳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 变革落后观念
  • (二) 灵活僵化体制
  • (三) 改变工作方式
  • (四) 维稳法治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形势下国企信访维稳工作分析及思考[J]. 当代电力文化 2019(S1)
    • [2].新常态下企业信访维稳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20(05)
    • [3].战“疫”背景下基层维稳的法治困境与强化路径[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04)
    • [4].图书馆参与文化维稳的可行性研究[J]. 传媒论坛 2019(13)
    • [5].关于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12)
    • [6].探索新时期公安信访维稳工作新思路[J]. 领导决策信息 2016(46)
    • [7].基层维稳工作现存问题及完善措施[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24)
    • [8].新时期科研单位信访维稳工作[J]. 中外企业家 2016(29)
    • [9].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做好维稳工作[J]. 政策 2017(03)
    • [10].农村征地拆迁维稳异化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7(09)
    • [11].对企业信访维稳长效机制完善策略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 2017(10)
    • [12].基层维稳工作中的结构与行动者[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 [13].阆中:“四则运算”夯实信访维稳新局面[J]. 四川劳动保障 2017(06)
    • [14].公安机关维稳工作的现状和因素分析[J].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7(04)
    • [15].浅谈如何做好企业信访维稳工作[J]. 内江科技 2017(05)
    • [16].企业信访维稳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改善措施[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0)
    • [17].海洋维权与海洋维稳的平衡与互动[J]. 世界知识 2017(19)
    • [18].论公安维稳及其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发展[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7(05)
    • [19].盘县林业信访维稳工作现状与创新机制研究[J]. 农技服务 2015(11)
    • [20].构建多元共治的基层维稳新机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01)
    • [21].法治时代的中国维稳变革探析[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6(01)
    • [22].中国基层“维稳怪圈”生成的两种解释路径[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 [23].督察调研信访维稳工作[J]. 人民之友 2013(04)
    • [24].探讨做好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有效途径[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07)
    • [25].以问题为导向 以法治为引领 不断推动科学维稳[J]. 政策瞭望 2015(01)
    • [26].用法治思维破解维稳难题[J]. 今日浙江 2015(03)
    • [27].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信访维稳工作[J]. 才智 2015(11)
    • [28].做好新形势下信访维稳工作探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05)
    • [29].“维稳难”现象的剖析[J]. 党政论坛 2015(08)
    • [30].地方领导如何应对“维稳难”[J]. 领导科学 2015(22)

    标签:;  ;  ;  ;  

    基层维稳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