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株型桃树枝叶内源激素与根系形态研究

不同株型桃树枝叶内源激素与根系形态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对标准型、柱型和垂枝型3种不同株型的桃树品种进行生长形态调查,通过进行主要内源激素间的多重比较,分析导致桃树不同生长形态的化学信号变化,着重对不同生育时期桃树枝条生长状况、根系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时期不同株型根系的生长特性及根系活力,明确植株地上部性状与根系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垂枝型、柱型、标准型桃树枝条的生长形态调查说明,在桃树枝条的生长过程中不同株型枝条角度发生了变异,垂枝型枝条下垂,而柱型直立生长显著。在分枝角度上,3种株型桃树枝条的基角与延伸角在5月并无显著差异,从7月中旬开始垂枝型主枝延伸角逐渐增大,标准型和柱形桃树的主枝延伸角增大幅度较小,至9月垂枝型桃树主枝延伸角均值达到92.7°,标准型桃树主枝延伸角为67.5°,而柱型桃树主枝延伸角为55.1°,垂枝型、柱型、标准型桃树枝条的基角变化幅度基本一致,由此说明这3种株型桃树枝条芽萌发后一段时间内的生长方向虽然是一致的,但由于生长过程中主枝延伸角的差异,导致其株型的不同。(2)5月垂枝型、柱型、标准型在叶片和枝条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差异不显著,随着幼叶、枝条的生长,7月枝条上部上侧GA、IAA、ZR含量升高,而相同部位的ABA含量下降,9月枝条中除ABA含量升高,IAA、GA、ZR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7月对于同一枝条来讲,其梢端、中部、基部三者的激素含量则有着明显的区别,IAA、GA、ZR在梢端含量高于基部,而ABA的含量基部高于梢端,7月在柱型桃枝中同一枝条上、下侧的激素含量相差甚小,在垂枝型枝条中上、下侧的激素含量差别明显,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其上侧GA、IAA、ZR含量明显高于下侧,ABA含量与之相反,导致垂枝枝条下侧生长速度低于中部上侧,从而发生弯曲。(3)通过对垂枝型、柱型、标准型根系生长性状进行比较看到,不同类型的桃树株型,其根系的生长特性有显著差异,5月3种株型桃树根系性状存在一定差异,但在根体积、根干重、主根粗度上差异均不显著,从7月中旬开始3种株型桃树品种根系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在根体积、根表面积、主根长度上,垂枝型远低于标准型和柱型,9月3种株型在根系性状上差异更加显著,由大到小表现为标准型、柱型、垂枝型。(4)3个株型间不同时期的根系活力大小不同, 5月垂枝型、柱型、标准型根系活力差异不显著,7月根系活力显著高于5月,且垂枝型、柱型、标准型根系活力差异显著,标准型根系活力最高,其均值为242.8mg/g.h,而垂枝型根系活力均值仅为197.6mg/g.h; 9月垂枝型根系活力均值为262.6 mg/g.h,显著低于标准型与柱型。根系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标准型、柱型、垂枝型,各株型间的差异性均达到显著水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桃树株型的概念及分类
  • 1.2 植物内源激素概述
  • 1.2.1 影响植株形态的内源激素种类
  • 1.2.2 其他天然植物生长物质
  • 1.3 内源激素对植株生长形态的影响
  • 1.3.1 内源激素在叶片生长中的作用
  • 1.3.2 内源激素对枝条生长形态的影响
  • 1.4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 1.5 不同株型桃树根系的研究
  • 1.6 根系与地上部的相关性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3 种株型桃树枝条的生长形态调查
  • 2.2 3 种株型桃树不同部位叶片、枝条中四种内源激素含量
  • 2.2.1 试验材料采集与制备
  • 2.2.2 IAA、GA、ABA、ZR 的提取与测定
  • 2.3 3 种株型桃树根系生长性状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3 种株型桃树枝条的生长形态调查
  • 3.2 3 种株型桃树不同时期叶片、枝条中内源激素含量分析
  • 3.2.1 5 月3 种株型不同部位IAA、GA、ZR、ABA 的含量
  • 3.2.2 7 月3 种株型不同部位IAA、GA、ZR、ABA 的含量
  • 3.2.3 9 月3 种株型不同部位IAA、GA、ZR、ABA 的含量
  • 3.3 3 种株型桃树中四种激素间的两两比较分析
  • 3.3.1 IAA/GA、ZR/GA、ABA/GA 的含量变化
  • 3.3.2 ZR/IAA、ABA/IAA、GA/IAA 的含量变化
  • 3.3.3 IAA/ZR、ABA/ZR、GA/ZR 的含量变化
  • 3.3.4 IAA/ABA、ZR/ABA、GA/ABA 的含量变化
  • 3.4 3 种株型桃树根系生长性状分析
  • 3.4.1 5 月3 种株型桃树根系生长性状分析
  • 3.4.2 7 月3 种株型桃树根系生长性状分析
  • 3.4.3 9 月3 种株型桃树根系生长性状分析
  • 3.5 3 种株型桃树根系活力变化
  • 4 讨论
  • 4.1 3 种株型桃树枝条的生长形态调查
  • 4.2 3 种株型桃树不同部位叶片、枝条中内源激素含量比较
  • 4.3 3 种株型桃树中四种激素间的两两比较分析
  • 4.4 3 种株型桃树根系生长性状分析
  • 4.5 3 种株型桃树根系活力变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家养盆花的株型控制[J]. 中国花卉盆景 2008(03)
    • [2].水稻产量与株型演进特点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5)
    • [3].玉米株型与主要性状关系的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 2013(03)
    • [4].抗虫棉多茎株型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
    • [5].玉米新品种“长糯6号”通过审定[J]. 农村百事通 2012(09)
    • [6].仙客来盆花的株型培养[J]. 北方园艺 2011(20)
    • [7].我国棉花株型性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5)
    • [8].那些盛极一时的小株型君子兰[J]. 中国花卉盆景 2013(06)
    • [9].不同株型玉米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J]. 草业学报 2020(02)
    • [10].油菜株型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2)
    • [11].玉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株型性状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9(S2)
    • [12].作物株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宁夏农林科技 2012(04)
    • [13].优质棉‘沧198’多茎株型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8)
    • [14].玉米株型育种研究进展[J]. 种子 2010(02)
    • [15].西葫芦品种的株型研究及评价[J]. 西北农业学报 2010(11)
    • [16].河南省60a来小麦品种株型和光合特性的遗传改良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12)
    • [17].海禾玉25号[J]. 湖南农业 2009(12)
    • [18].氮胁迫对不同株型水稻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12)
    • [19].加工番茄穴盘苗的株型调控[J]. 新疆农垦科技 2013(03)
    • [20].2007年棉花株型调控试验总结[J]. 河南农业 2008(13)
    • [21].基于玉米F_(2:3)群体株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 2016(06)
    • [22].水稻氮高产高效与低产低效两类品种株型特征差异研究[J]. 作物学报 2010(06)
    • [23].少分蘖多产出调控水稻好株型[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24)
    • [24].少分蘖多产出调控水稻好株型[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01)
    • [25].玉米的耐密性与耐密株型的性状选择[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04)
    • [26].芝麻三系杂交品种皖芝12号株型特征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0)
    • [27].黄土高原棉区棉花高光效密矮群体株型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20(04)
    • [28].玉米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回归分析[J]. 考试周刊 2012(15)
    • [29].比久、多效唑、根太阳对金叶假连翘株型的控制效应[J]. 热带作物学报 2010(04)
    • [30].玉米产量性状与株型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04)

    标签:;  ;  ;  ;  ;  

    不同株型桃树枝叶内源激素与根系形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