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程编码与相干合成的OCT三维超分辨研究

基于光程编码与相干合成的OCT三维超分辨研究

论文摘要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一种基于低相干迈克尔逊干涉仪和共焦扫描显微术相结合的实现组织内部结构层析成像的新型光学成像方法。分辨率是衡量OCT性能和技术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其轴向和横向分辨率是互为独立的,轴向分辨率由系统光源带宽和探测光束的聚焦条件共同决定,而横向分辨率由系统样品臂的聚焦条件决定。目前提高OCT成像的轴向分辨率的方法主要基于宽带光源技术以及变迹术与相干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设计和选择适当的光瞳滤波器,将OCT系统的轴向响应的强度点扩散函数主瓣缩小到相干门以内,而其旁瓣在相干门以外,并且通过相干门的作用得到有效的抑制。这样有效的提高了OCT系统的轴向分辨能力,也避免了通过提高光源带宽等实现超分辨效果等方法带来的系统结构复杂及费用昂贵等缺陷。但这些方法对轴向分辨率的提高并不显著,而且对于横向分辨率也没有提高。本文提出一种通过光程编码与相干合成的方法,可以同时提高OCT系统的轴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通过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的样品臂中加入光程编码分束器,形成多种对应不同光程延迟的有效响应函数,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术固有的光程分辨能力,可以得到同一样品对应于不同有效响应函数的多幅图像。通过数字控制不同有效响应函数的相对贡献对其进行相干合成,可以同时实现轴向和横向的超分辨效果。与以前的方法相比,光程编码与相干合成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不仅可以避免系统复杂和价格昂贵等缺陷,而且可以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轴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本文针对OCT的结构特点并从三维点扩散函数理论出发,理论推导了光程编码与相干合成对OCT系统点扩散函数影响的可行性,设计二区光程编码分束器和三区光程编码分束器,并优化相干合成系数,最终达到在理论上不同程度同时提高轴向和横向分辨率的要求,根据理论分析及谱域OCT成像原理,对二区光程编码与相干合成进行仿真,并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最后在谱域OCT系统平台上进行三维超分辨初步实验研究。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概述
  • 1.2.1 OCT简介
  • 1.2.2 谱域OCT的基本原理
  • 1.2.3 OCT光源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1.2.4 OCT系统的分辨率
  • 1.3 目前提高OCT轴向分辨率的主要方法
  • 1.4 本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光学超分辨术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基本理论
  • 2.2.1 薄透镜的透过率
  • 2.2.2 菲涅尔近似
  • 2.2.3 透镜焦平面及附近的上光场分布
  • 2.3 OCT超分辨可行性
  • 2.3.1 OCT系统超分辨要求
  • 2.3.2 光学超分辨评价因子
  • 第三章 光程编码与相干合成三维超分辨实现
  • 3.1 二区光程编码与相干合成的三维超分辨
  • 3.1.1 理论分析
  • 3.1.2 轴向响应相干合成
  • 3.1.3 横向响应相干合成
  • 3.2 三区光程编码与相干合成的三维超分辨
  • 3.2.1 轴向响应相干合成
  • 3.2.2 横向响应相干合成
  • 3.3 结论
  • 第四章 光程编码与相干合成超分辨的仿真与实验
  • 4.1 仿真与实验
  • 4.2 实验设计和结果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分辨光学显微的成像原理及应用进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9(24)
    • [2].超分辨望远光学系统像差影响及优化设计[J]. 中国光学 2020(01)
    • [3].可用于活细胞线粒体随机光学重构超分辨成像的分子内可逆环化五甲川菁染料探针[J]. 化学学报 2020(02)
    • [4].基于双轴超构材料透镜的超分辨声场蒙太奇效应(英文)[J]. Science Bulletin 2020(12)
    • [5].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特邀综述)[J]. 光子学报 2020(09)
    • [6].超分辨荧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进展、自主创新研发和开放共享使用现状[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20(03)
    • [7].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图像超分辨处理方法[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22)
    • [8].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图像超分辨算法比较探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07)
    • [9].新型超分辨显微技术浅析[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8(03)
    • [10].我国学者在无标记远场超分辨领域取得突破[J]. 前沿科学 2017(01)
    • [11].“超分辨成像”专题前言[J]. 光学学报 2017(03)
    • [12].超分辨成像方法研究现状与进展[J]. 激光与红外 2017(07)
    • [13].受激辐射耗尽超分辨显微成像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分析科学学报 2019(06)
    • [14].双判别生成对抗网络的红外图像超分辨重建[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20(03)
    • [15].基于一体化微球物镜的超分辨成像系统[J]. 物理学报 2020(13)
    • [16].一种用于线粒体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成像的新型探针[J]. 物理学报 2020(16)
    • [17].序列图像超分辨重建技术研究[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8(08)
    • [18].基于非局部自回归学习的医学图像超分辨重建方法[J].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17(08)
    • [19].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中的计算方法(英文)[J].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7(09)
    • [20].基于压缩感知的多普勒超分辨模型研究[J]. 现代雷达 2016(03)
    • [21].一种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超分辨方法[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0(09)
    • [22].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红外图像电力设备超分辨算法研究[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03)
    • [23].超分辨图像质量评价综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9(04)
    • [24].基于密集连接与激励模块的图像超分辨网络[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9(20)
    • [25].基于拉格朗日的雷达方位超分辨方法[J].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9(05)
    • [26]."超分辨成像技术"专栏前言[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7(11)
    • [27].荧光蛋白与超分辨显微成像[J]. 光学学报 2017(03)
    • [28].频率步进信号距离—方位联合超分辨成像方法[J]. 电波科学学报 2016(03)
    • [29].机载雷达前视探测方位超分辨算法[J]. 信号处理 2014(12)
    • [30].光学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解析[J]. 自然杂志 2014(06)

    标签:;  ;  ;  ;  

    基于光程编码与相干合成的OCT三维超分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