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中医疗效的加权秩和比(WRSR)综合评价

2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中医疗效的加权秩和比(WRSR)综合评价

论文题目: 2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中医疗效的加权秩和比(WRSR)综合评价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内科学

作者: 谢仁明

导师: 王永炎,谢雁鸣

关键词: 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药疗法,证候要素,加权秩和比,综合评价

文献来源: 中国中医研究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微血管并发症作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预后因素之一,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大型糖尿病临床研究UKPDS和DCCT均有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干预研究,而中医辨证论治干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临床研究虽然较多,但能反映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的疗效评价方法学研究还甚少。本研究拟观察中医药对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进程的影响,并用加权秩和比法(WRSR)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中医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探讨。 临床研究采用叠加设计,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半年内新诊断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并发症或有微血管并发症但尚属早期)的患者,通过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西药,以控制血糖为基础治疗,其中一组加用中成药治疗,无并发症者加用益气养阴之降糖甲片,有并发症者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降糖通脉宁胶囊。观察的客观指标有FBG、2hPBG、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主观指标为20项中医症状和舌脉指标,通过临床专家判定后概括为四个证候要素:气虚、阴虚、燥热和瘀血。 对客观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无并发症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西药组进展1例,中西药组进展2例,两组视网膜病变进展为Ⅰ期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UAER变化情况确定糖尿病肾病是否进展为Ⅲ期,结果西药组进展2例,中西药组进展率3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有并发症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改善情况(ITT),西药组改善9例,占8.7%,中西药组改善12例,占10.4%,ARR为1.86%,NNT=54,其临床意义在于,用中西药联合每治疗54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即可使1例得到改善。UAER变化情况(ITT),西药组改善9例,占11.1%,中西药组改善13例,占14.6%,ARR=3.94%,NNT=26,其临床意义在于,用中西药联合每治疗2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即可使1例得到改善。 我们重点进行了2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中医疗效加权秩和比法方法疗效评价及方法学探讨,结果在方法学评价中,中医证候要素WRSR值与中医四个证候要素的得分有显著相关,证明中医证候要素WRSR值很好地综合了四种中医证候要素的控制水平,但并不能反映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而中西医主客观指标综合WRSR值的方差与回归分析中,所观察的主客观指标的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药物治疗临床研究综述

1.1 强化血糖控制

1.2 降压治疗

1.3 纠正血脂紊乱

参考文献

2.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综述

2.1 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基本进程

2.2 脾胃虚弱

2.3 脾肾两虚

2.4 瘀血阻络

2.5 痰湿、痰浊为患

参考文献

3.综合评价方法介绍及秩和比法在临床研究中的运用综述

3.1 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3.2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3.3 秩和比法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4.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影响临床研究

4.1 研究目标

4.2 随机分组方法

4.3 研究对象选择

4.4 分组、给药方法和疗程

4.5 观察指标

4.6 疗效评价

4.7 研究结果

4.8 小结

5.2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中医疗效加权秩和比评价

5.1 研究目标

5.2 观察指标

5.3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5.4 研究过程及结果述要

6.讨论

6.1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证候特征

6.2 中医证候要素

6.3 中医药干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客观指标有临床价值

6.4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整体控制

6.5 中医整体控制水平的加权秩和比(WRSR)综合评价探讨

参考文献

7.结论

个人简历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28

参考文献

  • [1].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疗效指标体系的方法学研究[D]. 郑淑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 [2].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建立与评价[D]. 赵国青.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细胞药理学筛选及整体论证[D]. 韩冰.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
  •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 刘罡.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
  • [3].糖尿病足中医证候学的临床研究[D]. 葛辛.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4].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研究[D]. 宋美铃.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5].基于结构化住院病历采集系统对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D]. 姜兆顺.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
  • [6].糖尿病与消渴病关系诠释及糖尿病辨治理念的探索[D]. 胡春宇.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
  • [7].糖尿病证候要素提取与应证组合规律研究[D]. 黎元元.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 [8].中医软指标疗效评价模式初步研究[D]. 朴海垠.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 [9].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研究[D]. 陈世波.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 [10].运用统计学方法探索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的证候要素的研究[D]. 龚燕冰.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标签:;  ;  ;  ;  ;  ;  

2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中医疗效的加权秩和比(WRSR)综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