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之动物学溯源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之动物学溯源

论文摘要

这篇论文以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为研究对象,以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法则,以植被—动物(家畜和野生动物)—人群这一链条为研究主线,以动物学与民俗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大量史料和文献,剖析蒙古族牧业生产生活方式中动物这个核心环节的生物学属性及其衍生出的精神内涵,追溯动物在草原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揭示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动物多样性与文化多元性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作为生物学与民俗学相结合的初步尝试,本论文集中探讨了蒙古族传统游牧生活方式及其形成的传统生态文化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及制度层面的表现形式,并追溯这些物质和精神内容的动物学渊源,进而从动物这个牧业经济的核心环节阐述如何从动物学角度保存并弘扬蒙古族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本文分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归纳如下。第一章,引言。系统回顾了蒙古族传统文化及生态文化研究的现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目前蒙古族生态文化研究尚缺少生物学的观点,特别是动物学途径的研究内容,并认为,从动物学角度追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继承,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切入点,有利于客观分析蒙古高原草原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内因,弥补草原生态文化研究的学科局限性。第二章,蒙古高原的自然地理概况。列出并分析了蒙古高原的地形地势、土壤、气候、水文及植被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在空间尺度上界定了本研究的地理范畴,框定了蒙古族传统文化产生、发展的生物地理学舞台。同时,时间上,将研究内容置于蒙古族古代游牧经济时期至清朝末期的范围内。第三章,蒙古高原游牧部族物质文明的动物学基础。首先,从生态地理学及动物学角度提出了蒙古族先民选择游牧生产方式的必然性;其次,从动物学途径分析了蒙古族游牧经济及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再者,概括了蒙古族游牧经济与草原重要动物类群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解读蒙古族物质文明与动物学的内在联系。第四章,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及习俗之动物学溯源。通过分析蒙古族传统文化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从精神层面上探询蒙古族生态文化及习俗的动物学本源,挖掘这种文化对现今社会的启迪意义。第五章,蒙古族传统生态观之渊源及传承。通过对蒙古族朴素生态观的来源及其升华为习惯法、成文法的分析,解读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其制度层面与动物因素的联系。第六章蒙古族朴素生态观的启示与传承。通过对蒙古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传统与现代的比较,提出了牧业与农业及牧业与工业的互补型链接对策,以期对解决现今草原出现的生态危机有所裨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北方游牧民族与蒙古高原
  • 1.2 蒙古族历史的史料记述
  • 1.2.1 国内史料
  • 1.2.2 国外史料
  • 1.3 蒙古族文化及生态文化的研究
  • 1.4 本项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2 蒙古高原的自然地理概况
  • 2.1 地理范畴
  • 2.2 地形地势
  • 2.3 土壤类型
  • 2.4 气候概况
  • 2.5 水文状况
  • 2.6 植被资源
  • 2.7 野生动物
  • 3 蒙古高原游牧部族物质文明的动物学基础
  • 3.1 蒙古高原游牧生产方式的必然性
  • 3.2 游牧经济及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
  • 3.2.1 游牧要素的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 3.2.2 游牧经济要素的空间特征分析
  • 3.2.3 游牧经济要素的时间特征分析
  • 3.2.4 游牧经济要素的脆弱特征分析
  • 3.3 游牧经济与重要动物类群的关系
  • 3.3.1 游牧与主要动物类群的关系
  • 3.3.2 游牧生产方式与狩猎业关系
  • 4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及习俗之动物学溯源
  • 4.1 蒙古族对动物的爱护、喜爱及崇拜辨析
  • 4.1.1 关于动物图腾崇拜的辨析
  • 4.1.2 人们爱护的动物
  • 4.1.3 人们喜爱及崇拜的动物
  • 4.2 蒙古族传统丧葬习俗与动物学的联系
  • 4.2.1 蒙古族主要的丧葬习俗
  • 4.2.2 蒙古族丧葬习俗的生存环境分析
  • 4.2.3 动物在蒙古族丧葬习俗上的作用
  • 4.3 蒙古族古代战争理念与动物学的联系
  • 4.3.1 蒙古族古代战争的起因和目的
  • 4.3.2 蒙古族古代战争与游牧生产组织
  • 4.3.3 蒙古族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动物
  • 4.4 蒙古族传统游艺民俗与动物学的联系
  • 4.4.1 蒙古族传统游艺民俗产生的背景
  • 4.4.2 蒙古族传统游艺民俗之动物因素分析
  • 4.5 蒙古族日常生活习俗与动物学的联系
  • 4.5.1 游牧生产方式的动物产品
  • 4.5.2 游牧生活习俗的动物因素
  • 5 蒙古族朴素生态观之溯源
  • 5.1 蒙古族朴素生态观的来源分析
  • 5.1.1 人们敬畏和爱护的自然要素
  • 5.1.2 人们保护和控制的自然要素
  • 5.1.3 人们极少关注的自然要素
  • 5.2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朴素生态观的升华
  • 5.2.1 敬天地万物的宗教仪式
  • 5.2.2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保护草原的制度化
  • 5.2.3 保护野生动物的习惯法
  • 6.蒙古族朴素生态观的启示与传承
  • 6.1 蒙古族传统游牧与现代牧业的比较
  • 6.1.1 牧业生产方式的异同
  • 6.1.2 人群生活方式的异同
  • 6.1.3 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性
  • 6.2 蒙古族朴素生态观传承的线性思维
  • 6.2.1 牧业生产的流动性
  • 6.2.2 物质输出的有限性
  • 6.2.3 生存理念的继承性
  • 6.3 蒙古族朴素生态观传承的环式思维
  • 6.3.1 草原畜牧业的定位
  • 6.3.2 草原与外界的链接
  • 6.3.3 经济文化的互补性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之动物学溯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